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的一个至高点,后世明清两代对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的仿制在明代已尉然成风,造出不宋代汝窑,但是可以仿造,是对宋代艺术的尊敬,明清仿汝釉瓷器很容易鉴别,正是因为不是以假乱真,而是向前人致敬。
明代仿汝釉瓷器特点
在明代,仿烧宋代名窑瓷器始于永乐时期,仿汝釉瓷器是从宣德时期的开始的。釉色有淡青和天青色,施釉肥厚匀净,开细小纹片,釉面橘皮纹明显,外底多署当朝年款。
明代仿汝釉瓷器只注重仿宋代汝窑瓷器的釉色而不太注重仿宋代瓷器的造型,明代宣德仿汝釉器有鸡心碗、盉碗、菱花式洗、蟋蟀罐、盘等都是明代瓷器的造型,所以很容易鉴别明代仿造宋代汝窑瓷器。
故少有乱真之作,如此盘除釉色貌似宋汝窑器外,其造型和歀识都显示出宣德官窑瓷器的特征。明代仿汝釉瓷仅见于宣德官窑。景德镇珠山宣德官窑遗址曾出土与此盘相同的标本。
宋代汝窑瓷器釉色天青色,而明代仿汝釉瓷器釉色灰青闪蓝。
明代仿汝釉瓷器的釉色比宋代汝窑瓷器釉色透亮,釉面具有明代瓷器特有的橘皮纹。对光斜视可看见仿汝釉釉面泛起橘皮纹,这是鉴别明代仿汝釉瓷器又一个方法。

明代仿汝釉瓷器纹片比宋代汝窑瓷器密而规整,布满细碎的纹片。
清代仿汝釉瓷器特点
清代仿汝釉瓷器跟明代仿汝釉瓷器特点一样只是为了慕古,仿汝釉瓷器大部分是对宋代汝窑瓷器釉色的仿烧,而瓷器造型则多为清代流行瓷器造型,掌握了清代瓷器造型很容易鉴别。清代仿汝釉瓷器以清雍正、乾隆两朝最为逼真。
仿汝釉葵花式钵(修复)
雍正、乾隆时期以唐英为督陶官的景德镇御窑厂曾大量仿制宋代五大名窑器物,仿汝釉瓷器主要是仿宋代汝窑瓷器的釉色,造型袭古又有创新,器物外底多有以青花书写或以铁锥刻划的本朝篆体年款。
清代雍正时期仿烧汝窑器,主要有两种,一种仿汝釉瓷器为酱色胎、天青釉,但一种有开片“鱼子纹”均为细开片、灰白胎。釉色匀净光润透亮,釉面多有棕眼,开细小纹片,类似蟹爪纹。
雍正时期仿烧汝窑器另一种则没有开片,而且缺乏宋代汝瓷蕴藉沉静的神韵。
雍正时期仿汝釉中少数有堆花,印花装饰,那就更加容易鉴别了,因为宋代汝窑瓷器中没有。

清代乾隆时期仿汝釉瓷器修胎规整,胎灰泛褐色,目的是为了仿造宋代汝窑瓷器的“香灰胎”。
乾隆仿汝釉瓷器更多标准化、程式化的瓷器,所以乾隆仿汝釉缺少了些许变化和灵气,显得呆板无神。
清乾隆仿宋汝釉圆洗

仿汝釉圆洗,高5厘米,口径16.7厘米,足径8.7厘米。洗圆形、敞口、直壁、口沿下及近足处各有一周凸棱,圈足。通体施天青色仿宋代汝窑釉。底有九个支钉痕,中心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清乾隆仿宋汝釉圆洗造型端庄古朴,胎质细腻,釉色匀净素雅,釉面细密的开片纹纵横交错,是乾隆时期仿汝器的典型之作。
清乾隆仿汝釉直口瓶
清乾隆仿汝釉直口瓶高26.8,口径5.2,底径10.5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