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追求的审美是简约,瓷器香炉也不事雕琢,以简单的线条和釉色为美。瓷器香炉最早出现在东吴,宋代开始流行三足瓷炉,炉是由商周时期的青铜鼎演变而成,所以宋代瓷器香炉主要有鬲式炉(三足炉)、簋式瓷炉、鼎式炉,樽式炉等,但是都离不开三足的造型。
北宋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
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宋,高9.3厘米,口径14.5厘米,足径5.5厘米,足距7.9厘米。
南宋龙泉窑青釉龙耳簋式瓷炉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莲荷纹鼎式炉
南宋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瓷樽
宋代人如何用香炉焚香
焚香是宋代人的雅致之事,使用的瓷器也是雅致,将焚香做到了极致,真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宋代人所用的瓷香炉造型有鬲、簋或鼎形,以青瓷、和白瓷器为主,以简约为美。
香炉内先放用茄子秸烧成的灰,灰中浅埋透烧过的香炭饼,炭饼上放银或玉(云母)质隔火,宋代隔火多用银,称为银叶。叶上置香料饼丸,叶下的热量,使香味舒缓地散发,而无烟气,焚香让整个屋子充满香气,边读书、品茶,弹琴。
宋代香炉追求的素雅,以简单的线条体现器型大雅的文人审美,鬲式炉青青的釉色,三棱出筋的线条成为宋代香炉的标准器。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北宋—金,高4.9厘米,口径6.1厘米,足距3.5厘米。炉唇口出沿,短颈,鼓腹,腹下渐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后配铜盖。
通体施天蓝色釉,足上施酱釉。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三足鬲式瓷炉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三足鬲式瓷炉口径16.3,腹径17.3,高12.6,斜盘口,圆唇,短直颈,鼓腹较扁,口径与腹径相若,三锥形足。肩部有一周浅凸棱,腹部与三足相对处有三道明显的三角形凸棱,略有弯曲和起伏,从肩部延伸到足部。足部与腹部可见接痕一圈,足端平。内底可见螺旋纹。胎骨较为厚重,整个器物造型端庄规整,(不见胎色)通体施梅子青釉,釉层较厚,釉面光洁莹润,仅口沿处可见两道隐约的开片纹路。凸棱和器体折棱处均显出较为明显的浅白色。足端未施釉,呈火石红色。
三足炉是宋代香炉基本造型,但是宋代工匠也在尝试造型创新,下面的香炉鬲鼎式炉就是一种多器型的融合,而且也有雕刻纹饰,这都是南宋工匠在香炉上的改变,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确实是一种尝试。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凸雕花卉纹鬲鼎式瓷炉
焚香是宋代人四大雅事之一,可见宋代人不仅是士大夫,文人平民也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香炉就是宋人生活美学的体现,将一个实用器,提高到了精神层面,这就是宋代人追求的境界,1000后的我们也达不到那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