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创烧于北宋晚期,窑口遗址分布在今河南禹州市周边的山区。宋金元明都有烧造,金元时期进入兴盛阶段,明代仍有烧造。钧窑瓷器由于釉中含有微量的氧化铜,创造性地烧出了紫红色釉,这是宋代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与突破。钧窑以这种青中带红,灿如红霞的釉色闻名当时,并由此进入“五大名窑”之列。
北宋晚期至金代前期钧窑胎色较浅淡,呈白褐色、灰白色或灰褐色,即通常所说“香灰胎”,胎质较细腻坚致。说明这一时期的瓷器在备料、选料上比较精细。
钧窑瓷器釉色以天青色为主,淡雅匀净。釉层较薄,釉的流动性不强。带红彩的极少见,少数器物上有大片的红彩,且与天青釉极好地交融;另有内施天青釉,外施红釉的器物。这是宋代晚期到金代早期钧窑瓷器的时代特征,也是断代的方法之一。釉色以青釉居多,亦有少量白釉、黑釉器。
北宋钧窑天蓝釉碗
钧窑天蓝釉碗高7.9厘米,口径18.9厘米,足径5.7厘米。碗敛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天蓝色釉,足底无釉。此碗圈足处不施釉,露出胎色呈黄铜色。
北宋—金钧窑天蓝釉缸
钧窑天蓝釉缸,高14.6厘米,口径17.9厘米,底径7.9厘米。缸敛口,鼓腹,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口沿、足边呈酱色。
通过以上钧窑青釉瓷器能够很好的理解宋金过渡时期钧窑瓷器特征,通过瓷器比较体会细微的时代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