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创烧格的瓷器,出口东南亚对南洋地区影响深远。随着南宋政权南迁,至南宋时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景德镇窑的青白瓷原以光素者居多,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这种色调符合文人士大夫高洁淡雅,符合宋代人的审美。白胎,青白釉,积釉处呈青绿色。莲瓣纹装饰是宋瓷中最普通的纹饰之一,莲瓣纹碗是南宋时期龙泉窑最为常见的产品。莲瓣纹瓣面丰满凸起,烧成后深浅不一,层次丰富,莲瓣纹隐露在釉色下,似无还有。开起片片青莲,这是对景德镇青白瓷的最美的诠释。南宋青白瓷为什么出现定窑莲瓣纹呢?
景德镇窑自唐代开始就已经开始烧制青瓷,到北宋时始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中略带青色,五代时期,中原动乱,南唐偏安,部分北方白瓷窑的工匠逃往南方,与南方以青瓷见长的工艺相结合,开发出了“青白瓷”这一创新瓷种。靖康之变后,随着宋室南迁,河北定窑的许多窑主和制瓷工匠也随着南下。北方工匠又带来了定窑瓷器新的烧造技术和刻花技艺。其间亦有刻花,受定窑工艺影响,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代替。
南宋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纹瓷盖杯
南宋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纹瓷盖杯盖:径9.2,子口径7.6,高2.3;杯:口径8.5,腹径8.8,足径4.5,高6.5;通高8.2
南宋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纹瓷盖杯由盖和杯两部分组合而成。盖子口,弧顶,中央有一蒂钮,盖内子口作方唇。外壁饰双层刻划莲瓣纹。除盖沿内、外壁通体施梅子青釉。杯母口尖唇,直口微敛,筒腹,腹部较深,圈足。外壁饰双层刻划莲瓣纹。内、外壁通体施梅子青釉,釉层肥厚滋润。莲瓣中部有一道凸脊,口沿和足端未施釉,呈红褐色。足圈不太圆整,浅灰色胎。莲瓣纹装饰是宋瓷中最普通的纹饰之一,莲瓣纹碗是南宋时期龙泉窑最为常见的瓷器。莲瓣纹瓣面丰满凸起,烧成后深浅不一,层次丰富,莲瓣纹隐露在釉色下,似无还有。
南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纹深腹瓷盖碗
南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纹深腹瓷盖碗盖:径12.9,子口径10.1,高2.9;碗:口径11.85,腹径12.1,足径6.1,高7.8;通高9.8
南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纹深腹瓷盖碗由盖和碗两部分组合而成。盖子口,弧顶,中央有一蒂钮,盖内子口作方唇。外壁饰双层刻划莲瓣纹。除盖沿内、外壁通体施梅子青釉。碗母口尖唇,直口微敛,筒腹,腹部较深,圈足。外壁饰双层刻划莲瓣纹。内、外壁通体施梅子青釉,釉层肥厚滋润。莲瓣中部有一道凸脊,口沿和足端未施釉,呈红褐色。足圈不太圆整,浅灰色胎。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莲瓣纹芒口盖碗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莲瓣纹芒口盖碗盖:径16,高4.4;碗:口径16,足径7.7,高8.9;通高13.2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莲瓣纹芒口盖碗瓷器由盖和碗组成。盖弧顶,桥形钮,子口,子口尖唇,盖面饰刻划双莲瓣纹。白胎,除盖沿内、外壁通体施青白釉碗敞口,芒口,方唇,弧壁,浅圈足,薄胎,外壁腹部饰双层刻划莲瓣纹,近圈足饰双层刻划莲瓣纹。白胎,除碗口部内、外壁通体施青白釉碗敞口,足底施釉。有学者认为,此碗具有浅浮雕效果的莲瓣纹装饰应源自金属制品。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芒口铜扣薄胎瓷盖碗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芒口铜扣薄胎瓷盖碗盖:径17.4,高5;碗:口径16.3,足径6.8,高8.4;通高12.9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芒口铜扣薄胎瓷盖碗由盖和碗组成。盖半球形弧顶,桥形纽,宽沿,子口,圆唇,口沿饰铜扣。白胎,除盖沿内、外壁通体施施月白色釉,转折处微泛青色。碗母口,方唇,直口,芒口,弧壁,壁很薄约0.5毫米,透光,圈足,铜扣。白胎,通体施月白色釉,转折处微泛青色。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芒口铜扣说明了芒口工艺在南宋还是一种缺陷,贵族士大夫,还喜欢用金银铜贵金属装饰青白瓷瓷器,可见当时青白瓷瓷器的贵重。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莲瓣纹平底敛口瓷钵
平沿内折,尖唇,斜弧腹,腹部较深,外壁饰刻划莲瓣纹,莲瓣纹位于三道弦纹之间,上层为双层莲瓣纹,下层为单层莲瓣纹,莲瓣均较细长而尖。平底,在足底的外圈斜切出一周凹槽。白色胎,青白色釉,釉色较清谈,施釉仅及口沿、外壁的大部分区域,口沿和外壁下腹的一些部位未及施釉。内壁可见细细的弦纹,底部平整,粘有少量釉,有两处黑褐色灼痕。口沿内侧有几处磕破口。此钵所饰莲瓣纹已进一步简化,体现了莲瓣纹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