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在古代中国是流行于沿海一代的的民窑瓷器,主要是出口,以白瓷著称,德化窑白瓷曾大量远销到日本、印度、伊朗、埃及及欧洲等国家,法国人称之为“中国白”、“鹅绒白”。德化窑的瓷质优异,胎、釉浑然一体,色泽光润明亮,如脂似玉,洁白之中又闪牙黄,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为当时中国白瓷之代表。虽然德化窑还烧制青花和五彩器。但是已经被历史所遗忘。今天分享几件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其中不乏象牙白和猪油白精品瓷器。
明代德化窑白釉觚
明德化窑白釉双兽耳象腿瓶
撇口、圆唇,口沿有冲口,束颈,肩部最宽,肩部堆贴对称的双兽耳,器体由肩往下逐渐内敛,底部外撇,整体细长而稳重,看似大象的腿形。
德化窑白釉兽耳瓶
德化白瓷底足
德化窑白釉兽耳瓶,清,高33.5cm,口径8.1cm,足径8.9cm。瓶身呈筒状,撇口,束颈,细长腹,圈足。腹部两侧置兽耳。通体施白釉。瓶的釉色莹润,乳白如凝脂,因而人们常称德化窑白釉为“猪油白”。德化窑白釉堆梅长腹瓶

德化窑白釉堆梅长腹瓶口径9厘米,高36厘米,底径9.5厘米。瓷器撇口、圆唇,短直颈,双兽耳,滑肩,肩部堆贴一圈如意纹,瓶身堆贴一枝盛开的梅花;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光亮,呈象牙白。器形由肩部向底部逐渐收缩,看上去十分清秀、隽美。
堆塑的德化白瓷瓶很少见,值得收藏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