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瓶造型为康熙时创烧的新器形,因为圆棒槌瓶形似旧时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的审美。
棒槌瓶分为硬棒槌瓶、方棒槌瓶和软棒槌瓶。
棒槌瓶分类
硬棒槌瓶,又称圆棒槌瓶,主要指康熙年间的式样,盘口,短直颈,圆折肩,圆筒状长腹,圈足,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大小不一,高者约70厘米,矮者仅有十几厘米。器腹有高矮和粗细之分;粗腹者,器形庄重,高约40厘米;细腹者,器形秀丽。
方棒槌瓶,撇口,短颈,平肩微折,身成四筒形,长方腹上部略宽,下部稍窄,器底有方形宽足,凹底施釉。现代多叫方瓶。有青花器和三彩器。
软棒槌瓶,是与硬棒槌瓶相对而言,特指雍正初期烧制的一种器形,造型不及硬棒槌瓶挺拔,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尖圆滑。常见青花,五彩。清光绪及民国时期方棒槌瓶的仿品较为多见,然胎体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
清棒槌瓶造型特点
康熙早期的棒槌瓶,器形偏矮,康熙中期以后的棒槌瓶,器形趋于细长,为了与雍正时期的棒槌瓶相区别,取名硬棒槌瓶。常见的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五彩开光等品种。
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
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清康熙,高45.3cm,口径13.3cm,足径14.7cm。器胎体坚硬,胎质缜密,青花色泽青翠艳丽,与莹润洁白的底釉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瓶盘口,短颈,丰肩,长直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口沿绘三角纹,颈部绘如意纹。腹部绘传奇故事《红拂传》。画面居中人物为隋炀帝的重臣杨素,身后站立二歌妓,其中一人为红拂女张凌华。她倾慕前来参谒的李靖的才华,便夜盗令箭偕李奔逃,结为夫妇,并辅李建功立业。这一典故又称为“慧眼识英雄”。
清康熙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
康熙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高44.7厘米 口径12.5厘米 足径13.6厘米。瓶盘口,直颈,丰肩,筒形腹,圈足。器外壁通体施洒蓝釉,上绘金彩纹样,颈部为双龙戏珠纹,肩部锦地开光内绘花卉纹,腹部为缠枝莲纹,胫部为莲瓣纹。
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胎薄坚细,釉质深沉素雅,金彩雍容华贵,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花纹繁密,但布局井然有序,为康熙朝的典型器物。
清康熙青花夜宴桃李园图棒槌瓶
青花夜宴桃李园图棒槌瓶高44厘米,口径12.7厘米,足径11.8厘米。器因形似旧时洗涤衣物的棒槌而得名。瓶洗口,直颈,丰肩,筒形长腹,圈足。腹部通景青花绘《夜宴桃李园图》,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伪托款。
瓷器画片取材于唐代诗人李白的散文《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描绘李白与众兄弟在春际桃李盛开之时,聚会桃李园之景。明月高挂,幽赏夜景,叙天伦之乐事,饮酒赋诗。图侧青花楷书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下钤“木石居”印。
以浅淡的青花勾画描绘纹饰,称为“淡描青花”,此装饰技法始于明代,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至道光均十分流行。此瓶用淡雅宜人的青花描绘,虽无浓艳富丽的色彩,但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文人雅士清高淡泊,洒脱飘逸的风骨。细腻流畅的线条,将李白等人才华横溢、放荡不羁的性格刻划得惟妙惟肖。为康熙民窑青花瓷的代表作。
清五彩开光“二十四孝”图瓷棒槌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