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鹿尊为清代皇室大型陈设瓷器,多见粉彩瓷器和青花,以乾隆时期最为著名。百鹿尊是因为瓷器器身绘山水鹿苑,山峦起伏,溪流回环,花草争艳,大小鹿群玩耍于山石林间,前一只鹿回首张望,后一只鹿追赶鸣叫,或是鹿群在苍松林中奔跑,在草莽间漫步,或卧于草地上嬉戏,或立于山石上踟蹰。百鹿尊见于清康熙时期,俗称鹿头尊。鹿与禄同音,是官“禄”的象征。
清道光官窑粉彩凤耳百鹿尊
粉彩凤耳百鹿尊高45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24.5厘米。直颈,溜肩,鼓腹,腹部对称附螭耳,平底,圈足。底落矾红彩篆书“大清道光年制”款,器身粉彩绘画苍松百鹿纹。这件百鹿尊画面景致丰富,层次清晰,疏密有致,是不可多得的清代陈设用器。
清道光(1821-1850)粉彩百鹿尊
粉彩百鹿尊高45.5厘米、口径16.4厘米,底径24.5厘米。收口,螭耳,鼓腹,圈足。双螭耳施以红、蓝、豆绿彩。器身绘百鹿图案,神态各异,形象逼真,以茂盛的松树、山水作陪衬,施黄、松石绿、褐、黑彩,整体显得壮观秀美。底书红彩“大清道光年制”6字3行篆书款。
道光仿粉彩耕织图鹿头尊
粉彩耕织图鹿头尊高44厘米 口径16.5厘米 足径25.4厘米。器收口,垂腹,圈足。肩饰对称夔耳。器粉彩绘“耕织图”,并配以墨书耕织诗,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伪托篆书款,此尊为道光时期的仿制的瓷器。
“耕织图”描绘农家耕种和纺织的生产场面,又称“田家乐”、“农家乐”。耕织图始见于南宋,刘松年曾作《耕织图》,楼瑧作《耕图》二十一幅和《织图》二十四幅。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命宫廷画家焦秉贞仿南宋楼瑧《耕织图》刊本绘制《御制耕织全图》,图为册装,共六十四页,耕织部分各二十三页。康熙帝三十五年为该图作《圣祖御制耕织图诗》,康熙五十一年《耕织图》木刻殿版刊行。雍正时期以焦氏耕织图为仿本,绘《雍正像耕织图册》,图中的农夫蚕妇均画成胤禛及福晋等人的肖像,艺术风格独特。清代乾隆、嘉庆帝均作有耕织图诗。嘉庆十五年(1810),皇次子旻宁(道光帝)恭和嘉庆帝曾作《御制织图诗》二十三首。《耕织图》绘于瓷器上,始见于康熙时期,有青花、五彩等制品。乾隆官窑有斗彩耕织图扁壶。
此尊仿乾隆鹿头尊形制,但形体较笨,胎质较粗,款式书写不够规整。道光粉彩鹿头尊多见百鹿图,耕织图罕见,其绘制细腻,人物生动形象,为清代道光粉彩器中的佳作。
最后看一件乾隆官窑瓷器鹿头尊,跟晚清瓷器烧造工艺比较一下,体会一下不同。
乾隆官窑粉彩鹿纹尊
粉彩鹿纹尊高44.6厘米 口径16厘米 足径24.3厘米。器广口,圆腹,圈足。颈肩部饰对称双螭耳。器身通景粉彩绘深山群鹿图,远处峭壁山崖险峻奇绝,近处瀑布飞涧,古松参天,傲然挺拔,潺溪萦绕,平湖溪岸,群鹿栖居,或奔跑,或嬉戏,或相偎,或觅食小憩,悠然自得,画面意境幽远,颇具清旷情趣。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篆书款。
鹿头尊为乾隆时期的典型器,有青花、粉彩、仿汝、仿官、仿哥釉等品种。粉彩器多绘百鹿图,故称为“百鹿尊”。因“鹿”与“禄”谐音,意为官运亨通,又称为“百禄尊”。为清代皇室的陈设用瓷。百鹿图装饰在瓷器上始于明万历时期,有五彩制品,清乾隆时期较为流行。除百鹿图外,尚有绘十只或五十只鹿图。
此尊端庄硕大,纹饰华丽繁缛,笔绘生动细腻,寓意吉祥,在乾隆粉彩器中堪称上品。清道光、光绪有仿,制作水平均逊于乾隆之器。光绪器造型拙笨,绘制粗率,偷笔减意,画面呆滞,署款字体粗大且不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