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釉属于瓷器中的高温釉,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故称“天蓝釉”。天蓝釉从天青釉演变而来,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康熙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高22.5cm,口径11.9cm,足径11.7cm。
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造型浑厚、端庄,釉色晶莹淡雅,反映出康熙时瓷器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尊口微撇,口、足径度相若,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螭耳。里施白釉,外施天蓝釉,通体饰仿古铜器纹饰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底白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
清康熙天蓝釉花觚
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状,细颈,鼓形腰,胫部外撇,浅圈足,高18.1cm,口径10.6cm,足径5.9cm。通体施天蓝釉,腰部饰凸乳钉,上下各饰三道凸起的弦纹。外底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雍正天蓝釉瓷器的烧造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深浅不一的两种釉色,深若雨后晴空,淡趋月白。另外,康熙朝的天蓝釉瓷器多为小件文房用具,而雍正时出现行体较大的天蓝釉瓷器,如罐、瓶、缸、花盆等。
天蓝釉双龙耳瓶,清雍正,高51.8cm,口径11.7cm,足径13.7cm。
瓶洗口,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凸起数道弦纹,两侧口、肩之间对称置龙形柄,肩部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装饰。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造型仿自唐代白釉或三彩双龙耳瓶。
清乾隆天蓝釉出戟花觚
天蓝釉出戟花觚釉色匀净淡雅,釉质滋润柔和,是清乾隆朝官窑精美的陈设瓷器。花觚喇叭口,长颈,腹部有束腰,束腰上下各出戟四道,圈足,高16.5cm,口径12.2cm,足径6cm。器内外均施天蓝釉。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瓷制花觚始见于元代,明清时多有烧制。除景德镇烧制外,尚有龙泉窑、德化窑等地制品。主要品种有青花、五彩、颜色釉等,多为陈设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