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清宫造价最高的瓷器品种-珐琅彩瓷器

清宫造价最高的瓷器品种-珐琅彩瓷器

来源:  浏览 1935

清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到巅峰的时期,无论是前代继承的瓷器品种还是大清创烧的瓷器品种在清代都没有这种瓷器品种珍贵,备受皇家重视,这种瓷器是专供皇帝、皇后嫔妃赏玩,可见这种瓷器的稀有,这种瓷器品种就是珐琅彩瓷器。
    珐琅彩瓷器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器是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宫廷控制极其严格,以景德镇御窑厂白瓷胎为本,运送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入炭炉经600℃左右焙烧而成。 珐琅彩是一种模仿铜胎画珐琅而烧制的一种瓷器彩饰,自康熙末年创制成功以来,一直为帝后所珍爱。雍正时期珐琅彩工艺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与雍正皇帝亲自干预珐琅彩器的制作密切相关。雍正皇帝对珐琅彩器的胎体、原料、图案、绘工、釉色要求非常严格,使此时期珐琅彩器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珐琅料是一种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赖从欧洲进口,雍正六年以后,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20余种珐琅料,而且色彩种类比进口彩料更为丰富,遂使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多以烧造赏玩的艺术品为主,生活用器很少。从康熙至乾隆朝宫廷收藏的珐琅器共408件,其中雍正朝珐琅彩器有201件。
康熙珐琅彩瓷器特点

珐琅新瓷是在康熙晚期才创烧成功的,数量极少。康熙珐琅彩瓷和铜胎珐琅器一样多作色地装饰,少见白地画珐琅者。常见色地有红、黄、蓝、紫、绿、胭脂等色。纹饰以缠枝牡丹、菊花、虞美人、折枝大朵花卉及团花中心加寿和开光花卉等为主,画工严谨细腻,具有图案化的效果。

康熙御制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高5.2cm,口径11cm,足径4.4cm。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装饰。足内施白釉,有胭脂彩双方栏“康熙御制”图章式款。
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

  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清康熙,高7.2cm,口径15.2cm,足径5.7cm。
  碗敞口,口沿下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其上以粉、蓝、绿、紫、藕荷等色彩绘8朵盛开的牡丹花。碗底蓝料彩方框内楷书 “康熙御制” 双行四字印章款。
  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的绘画技法已经改变了铜胎珐琅器规矩、呆板的风格而趋于生动写实。其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绘画技巧充分体现出皇家宫廷御用器之精美。

雍正珐琅彩瓷器特点

珐琅彩瓷器到雍正时发展到一个全新时期,它一改康熙珐琅彩多在色地上画图案装饰的风格,而且雍正时期的瓷胎洁白轻薄,在其上用珐琅料直接绘画更能突出彩料的玻璃质感和鲜艳色调,因而雍正珐琅彩瓷大多绘于素白器上,只有少数袭用康熙时期色地装饰,而是在白色釉地上以工笔重彩画描绘花鸟、山水、竹石等,同时配以相应的题诗,使中国传统画中所讲究的诗、书、画、印画法在珐琅彩瓷上得到完美的体现。雍正时善以单一彩料绘画形成画面色调淡雅、柔和的特点。

清雍正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
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
  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盅,清雍正,高3.5cm,口径7.3cm,足径2.9cm。
  盅口微撇,深腹,浅圈足,足内青花双方栏内署“雍正年制”4字楷书款。通体紫红色地上用珐琅彩绘白色梅花,黑色树干。器物小巧,色彩对比鲜明,绘画技艺高超,为雍正珐琅彩中的精品瓷器。

乾隆帝珐琅彩瓷器特点
乾隆帝对珐琅彩瓷器珍爱有加,珐琅彩瓷器的烧制数量超过康雍两朝,造型更加丰富,瓶类就有蒜头瓶、双联瓶、葫芦瓶、双耳瓶等,茶壶、方盒、盘、碗等器皿的数量与样式都明显增多。
乾隆晚期的珐琅彩多以百花图案为地,并在色地上以轧道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案,继而采用仿鎏金效果的装饰技法,风格繁缛华丽,精美异常。其图案装饰一改雍正时期珐琅彩所表现的清秀风格,和同时期的粉彩瓷器在装饰艺术方面基本类同。
玻璃胎画珐琅彩花卉纹瓶

                     清乾隆时期玻璃胎画珐琅彩花卉纹瓶

珐琅彩瓷器是中国古代彩瓷工艺臻达顶峰时期的产物,是经过中国几千年瓷器发展的结果,虽然是瓷器,但是更多的是体现了中国艺术品的魅力。

上一篇:明代嘉靖青花三羊开泰纹仰钟式杯

下一篇:晶莹剔透的宋代影青瓷

更多关于 清宫造价最高的瓷器品种-珐琅彩瓷器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