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二,跟第一的汝窑一样至今未发现窑址,是章生一窑烧造的瓷器,如今已经断烧了一千多年。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金丝铁线,深色的打开片成黑色,浅色的细纹开片为淡黄色,考古发现哥窑瓷片为黑胎青瓷,至今未发现宋代哥窑的窑址,所以有人根据龙泉窑黑胎青瓷推断龙泉窑黑胎青瓷就是北宋哥窑。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认为传世哥窑即宋代修内司官窑。
为了恢复龙泉青瓷的烧造工艺,1950年左右在龙泉窑核心地区的大窑、溪口、金村、溪口骷髅湾和李家山两处窑址也发现7处龙泉烧造黑胎青瓷的窑址,
哥窑碗
一、龙泉窑黑胎青瓷考古发现历程龙泉黑胎青瓷首次被发现于民国时期,关于研究龙泉青瓷最大的问题就是龙泉是不是哥窑章生一窑的烧造地点。小梅镇瓦窑路窑址的考古发掘为龙泉窑黑胎青瓷的研究又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在一个3×2.5平方米,深仅40厘米的探方中,出土了200余件可复原的黑胎青瓷器物,同时也有较多的匣钵、支垫具、窑塞、火照等窑具出土。这些瓷器的胎壁很薄,釉层并不厚,釉质多玻化,而且釉层都开有细碎片纹,片纹多呈灰黄色或灰白色条纹状,而与常见的开片青瓷风格差距较大。器型也十分丰富,在这200余件器物中就有14类20多种器型,包括“河滨遗范”葵口碗、八角碗、菱口盏、盖杯、把杯、多边折腹盘、菱口折腹盘、葵口碟、折沿洗、盖罐、鸟食罐、胆瓶、纸槌瓶、盘口瓶、鬲式炉、带盖粉盒、觚、尊等。
二.龙泉窑黑胎青瓷分布范围、年代与性质
从持续多年对黑胎青瓷考古调查以及最近几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情况来看,龙泉黑胎青瓷的生产中心地区除比较典型的溪口瓦窑垟一带外,尚有大窑,且其分布范围几乎涉及到整个大窑地区,此外在小梅镇瓦窑路、石隆一带乃至龙泉东区都有黑胎青瓷窑场的存在。
黑胎青瓷亦有薄胎薄釉(黑胎青瓷总体上都可归于厚釉类产品,但其本身也有相对厚薄之分)、厚胎薄釉、厚胎厚釉等类型,胎色从灰到灰黑千差万别,釉色亦复杂多样,时代也不仅限于南宋晚期,往上推与向后延的可能性都已存在,黑胎青瓷很有可能在龙泉地区有一个发展、成熟与衰落的过程。
总体来看,大窑地区黑胎青瓷面貌远比溪口瓦窑垟等窑址要复杂的多,既有薄胎薄釉,也有厚釉粉青极其莹澈者既有开片的,也有不开片的。从年代上来看,大窑地区黑胎青瓷的延续时间似乎比瓦窑垟等其他窑场更长,从南宋早期一直延续南宋晚期,甚至到元代。
从瓦窑路窑址、瓦窑垟窑址和大窑各窑址生产的黑胎青瓷比较来看,小梅镇瓦窑路窑址的黑胎青瓷似乎比大窑、溪口两地的黑胎青瓷年代要早些。瓦窑路遗存一类产品面貌独特,开极碎的片纹,具有“百圾碎”的特征,许多产品在胎釉和器型特征、装烧工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早期性,且与文献中哥窑“百圾碎”的特征,更趋一致。
除了上述溪口瓦窑垟和小梅瓦窑路窑址的发掘及大窑区域的调查外,我们还针对以前并不被大家所关注的石隆区域、甚至被划为主要供应下层百姓之龙泉东区,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在这些地区均找到了不同时期的黑胎产品,这既大大丰富了对龙泉黑胎青瓷生产窑场的认识,也对龙泉黑胎青瓷的综合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石隆窑址群存在少量黑胎青瓷窑址,在生产黑胎青瓷的窑址上还发现了釉呈米黄色的产品。此类器物胎色呈土黄或深褐色,胎质较细腻。釉色以米黄为主,深浅不一,均开片纹,片纹亦大小不一,釉层极厚,许多器物断层可以看到至少三层的施釉痕迹,釉面莹润肥厚。器型主要有簋、弦纹瓶、炉、罐、碗、盘等。部分器物如簋,其器型、胎釉与上海青浦任氏墓出土宋代官窑瓷器非常接近。既然龙泉黑胎青瓷的始烧年代大致在南宋早期,那么龙泉黑胎青瓷就不宜称为仿官产品。龙泉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明人文献中所述的哥窑。
尽管在龙泉烧造黑胎青瓷的窑场不算少,但一个时期内,其生产的窑场并不多,烧造黑胎青瓷的窑场在溪口一带也仅有三处窑址有遗物存在。这表明龙泉黑胎青瓷的烧造并不是大规模的存在,而是小范围的小规模地发生。也说明了黑胎青瓷的烧造技术在南宋时期是高端的制瓷技术,没有普及生产的可能性,其性质与宫廷有关。龙泉黑胎青瓷与南宋官窑一样,与宫廷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外观上看,龙泉黑胎青瓷的特征与郊坛下官窑产品非常相似,但釉比郊坛下官窑更透明,而对两处出土瓷器的工艺性质的测试结果表明其也有许多一致的方面,如显气孔率和吸水率都比较低,说明两者胎质都非常致密。对龙泉以瓦窑垟遗址为代表的生产黑胎青瓷的窑场与杭州南宋郊坛下官窑的比较研究,认为两者无论从窑炉结构、制瓷工艺、烧造方法还是产品的胎、釉、器型等方面,均基本一致。但郊坛下瓷器烧造工艺,至少其窑炉砌建技术有可能来自龙泉。
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
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呈六瓣葵花式,浅腹,坦底。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圈足露胎处呈黑褐色。哥窑青釉葵瓣口盘高4.1cm,口径20.2cm,足径7.5cm。
此盘造型优雅、大方,线条富于变化,为哥窑的代表作品。
宋代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的器物,往往在足部无釉处为黑褐色,即所谓“铁足”。成因是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就呈现此色。
既然龙泉黑胎青瓷与南宋郊坛下官窑关系如此密切,但又不是仿官,那么其性质又是如何的呢?我们认为其即是文献中记载的哥窑。
根据明清以来的各种文献关于哥窑器物的描写,还原哥窑特征如下:
1.地点:龙泉
烧造地点:文献资料认为是处州、龙泉县、琉田,这与龙泉黑胎青瓷主要集中在大窑地区是吻合的。
2. 胎:黑胎、紫口铁足、胎骨厚薄不一
黑胎青瓷,是由于泥胎中铁含量高而造成的,铁的多少导致胎色呈从灰到深黑不一;釉色发青,有从淡到深的丰富变化;釉面有纹片,各种纹路皆有;还有紫口铁足的特点。历史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这类瓷器的窑址屈指可数,主要有杭州郊坛下官窑窑址曹昭在《格古要论》“哥窑”条记载:“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结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这是关于黑胎青瓷特点紫口铁足的最早的记载。其中“色青,浓淡不一”,是关于釉色的记载,说明旧哥窑主要是青色的,也具有浓淡变化的区别。“色好者类董窑”,说明发色好的与董窑的釉色相似。曹昭在 “董窑”条说:“董窑,淡青色,细纹,多有紫口铁足,比官窑无红色,质粗而不细润,不逮官窑多矣,今亦少见。”可知在曹昭的眼里,董窑釉色呈淡青色,说明在旧哥窑丰富变化的色泽中以类似董窑及官窑的发色,即青色为好。后句“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说明元末有新烧制的哥窑产品,并且制胎粗糙,与旧哥窑器相比发色不好。结合前述,可印证元末所烧哥窑器的釉色可能很普通,甚至不好,以同句中旧哥窑对釉色的审美取向来看,元末新烧的哥窑可能不发青而发白。
从曹昭记载元末新烧哥窑“土脉粗糙”间接说明“旧哥窑”应该具有“土脉细致”的特点。胎料的细致程度其实是代表了一个窑场的原料加工的工艺水平。而这点在关于龙泉窑的记载中却屡屡出现,并都以土脉细或薄为特点。
《长物志》“官哥汝窑以粉青色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纹取冰裂鳝血,铁足为上,……今假哥窑碎文不能铁足,铁足则不能声”;
3. 釉:色青,浓淡不一,粉青为上
《格古要论·古窑器论》“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
《弇州四部稿·说部·宛委余编》“兄所作者视弟色稍白,而断纹多,号白圾碎”;《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论官哥窑器》“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氷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
4 哥窑总体面貌与官窑类似
根据上述特征,那么,龙泉黑胎青瓷完全符合文献中关于哥窑的特征描述。
首先,龙泉黑胎青瓷之年代,尽管学者们有为北宋晚期、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之争议,但基本处于宋代,是得到公认的。地点当然在龙泉。其次,从器形及胎釉看,龙泉黑胎青瓷制品以陈设瓷为主,可概括为薄胎、厚釉、开片、紫口铁足,这个特征与文献记载哥窑特征类似,尤其是胎釉,紫口铁足。称铁足,主要是胎中含铁量比较高,但只有龙泉地区一直来有称黑胎为铁胎、铁骨等。而从龙泉出土之黑胎青瓷标本看,其含铁量确实较高,甚至在小梅瓦窑路窑址出土的标本中,其散落于地下的经过1200°高温烧制的瓷器之露胎部分竟然生满铁锈。所以把刮釉烧成后的含铁量高之器足称为铁足,恰恰是龙泉工匠们取材于生活的生动写照。另外,从文献中关于开片的描述“白圾碎”、“浅白断纹”等,龙泉黑胎青瓷亦完全符合,也只有在瓦窑路和瓦窑垟的许多产品中,我们才看到类似的情况。瓦窑路产品之开片,明显比一般的纹路要白,要宽,而且是“断纹”、是“白络”,这是其他窑址中所不见的,这也不应是偶然现象。《五杂俎》“定、汝、官、哥四种,皆宋器也。流传至今者,惟哥窑稍易得,盖其质厚,颇耐藏耳”,从《五杂俎》对哥窑瓷器的鉴定特征“质厚”,颇与叶寘《坦斋笔衡》“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合以上,龙泉黑胎青瓷与文献记载之哥窑特征相符。龙泉黑胎青瓷就是正统的哥窑。20世纪60年代,周仁对由故宫博物院提供的传世哥窑瓷标本与浙江龙泉黑胎青釉瓷和白胎青釉瓷以及景德镇仿哥窑瓷标本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传世哥窑’不在龙泉烧造之说是可以接受的,龙泉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正统的哥窑,这种说法也是有相当根据的。”
四.哥窑与传世哥窑诸问题
既然龙泉烧造的黑胎青瓷就是哥窑产品,那如何有效的辨别是研究哥窑的基础,尤其是故宫等各大博物馆的传世品,除了现在两岸故宫等哥窑产品中有部分为真正的宋哥窑产品外,在官窑产品中也有原应是龙泉烧造的黑胎青瓷本应是哥窑产品却被归为官窑的产品。而在现有的传世哥窑产品中,也确有许多器物的年代根本到不了宋;由于对哥窑产品的认同,宋以后历代都有仿制哥窑,从元末新烧的成群队者,到明清直至民国,仿烧哥窑代代相延这也是事实。永乐以后,明代御窑(器)厂仿哥之风大盛,各时期均有仿品,水平高下参差不齐。其中,宣德、成化两朝仿品最为著名。乾隆御制诗“铁足腰圆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而今景德翻新样,复古成不易云云。”的评语,便特别提到了宣德、成化的仿哥之作,还有当朝的翻新。
从古到今是一直存的,“官”、“哥”不分,“官”、“哥”难分,在博物界早有说法。元代孔齐的笔记中更是用到了哥窑“绝类古官窑”的描写,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但汁料不如官窑佳耳”,便细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含糊表达了两者之间相互借鉴的意思。传世品中,也有这类属于亦哥亦官、官哥难分的器物。故宫藏有一件葵瓣口小盘,文物底账的名称是“官窑盘”,而盘底刻有乾隆御制诗一首,诗题为《题哥窑盘子》。看来,今日专家的认知和二百年前的乾隆皇帝便已有了分歧。
哥窑瓷器尽管“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但毕竟是可以细辨的。哥窑和官窑不是同类,不同类的东西就有区别,找出区别就得细辨。故宫藏三足鬲炉,看似与官窑产品相似,但细看其足之出脊到底,哥窑产品有少量是出脊不到底,但多数是出脊到底,而官窑产品基本不见出脊到底的产品,这就是我们判断其应为哥窑而非官窑的依据。
另外,由于哥窑产品,尤其是早期产品,其烧成时,使用垫饼烧造,而且早期是使用泥质垫饼,泥质垫饼与器物本身胎质材料不同,在烧成时,收缩率不一致,使得器物的圈足部分,非常容易变形。而官窑产品烧成时,有许多器物是用支钉支烧,显然一般不会出现圈足变形的情况。即使是使用垫饼烧造的,也都是用瓷质垫饼,由于瓷质垫饼的材料与器物胎泥基本一致,烧成时基本能保持收缩同步,故一般不见圈足变形的,如有一些变形也是比较小。
宋代哥窑青釉鱼耳炉
哥窑青釉鱼耳炉,宋,高9cm,口径11.8cm,足径9.6cm。
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簋,“S”形轮廓线上敛下丰,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腹两侧对称置鱼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朴典雅。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金丝铁线”开片纹,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外底有6个圆形支钉痕。
此件鱼耳炉属于清宫旧藏品,清代乾隆皇帝曾对其颇为赏识,摩挲把玩时曾拟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楷书镌刻于炉之外底。诗云:
伊谁换夕薰,香讶至今闻。
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
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
辨见八还毕,鼻根何处分。
款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题”。
鱼耳炉因可用来焚香且炉身两侧置鱼形耳而得名,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名品。元、明时虽有仿品传世,但均貌似神离,无法企及原作之风韵。
宋哥窑青釉弦纹瓶
瓶撇口,口沿隐现酱紫色,细长颈,扁圆腹,圈足。颈及肩部凸起弦纹4道。器里外及底心满釉,釉面开“金丝铁线”片纹。底足露胎处呈酱褐色。
宋哥窑青釉弦纹瓶高20.1cm,口径6.4cm,足径9.7cm,此瓶颈部细长,腹部虽鼓而不显臃肿,整体具有一种纯朴、典雅的艺术效果。
弦纹瓶是典型的哥窑产品,造型端庄秀美,“金丝铁线”片纹和器身凸起的4道弦纹使单一色釉增添了起伏变化,更具韵律感。哥窑瓷器传世不多,现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哥窑瓷器釉质凝厚,釉色沉稳,因其胎体中氧化铁含量较高,烧成时口沿处釉熔融垂流,釉层变薄,遂隐现酱紫色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