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是因为产于古钧州而得名,民国时期是钧瓷价格最高的时候,形容宋官钧瓷稀有的一句话就是家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而宋代民窑的钧瓷就不那么值钱了,虽然都是有窑变现象,虽然是同一时期的瓷器,但是二者工艺和价格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说明钧瓷窑变的确定性,正是这不确定性决定了钧瓷做为宋代五大名窑的地位,钧瓷是宋代是皇家的御用珍品,钧瓷的出现改变了“南青北白”的格局,从此使中国陶瓷进入了万紫千红的世界,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宋代钧窑分为官钧和民钧,那么如何区分宋代官钧和民钧,如何鉴别二者的区别呢?
1.从钧窑瓷器的底款区分
宋代官钧瓷器底部虽然没有明清的什么纪年款,但是官钧底部刻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数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并且底部还有上釉;而民窑都是生活用品,就没有这么细致了;
宋代官窑瓷器都非常讲究,都是高要求高标准,用料考究,而且都是当时顶尖的窑工烧造的钧窑,所以胎体和釉色都是严格按照工艺来的,窑变也非常稳定,而民钧胎体粗燥,工艺水平也很一般;
3.钧窑釉色
钧窑瓷器之所以名贵,就在于它的釉色,官钧和民钧主要区别也在于釉色的把控,这釉色的不同就通过钧窑瓷器工艺和窑工技术来决定了,官钧釉色变化流畅自然,钧官窑釉色为典型的窑变釉,往往在天青色或紫红色背景上密布着淡蓝至蓝白色的窑变流纹,颜色的变化非常生动美妙。钧官窑瓷器釉色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釉面多有蚯蚓走泥纹。民钧窑瓷器釉色则多为天青、天蓝、月白、豆绿,釉面变化比较少,不见蚯蚓走泥纹,很少有通体呈紫红色釉的;
4.产地不同
宋官窑产地只有一个地方,就是官方御用烧瓷地方,钧州;而民窑钧瓷烧造的地方有很多,北方南方都有多处窑口,据考古调查,目前发现烧造钧瓷的窑口已有4省27个县、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郏县、许昌、新密、登封、宝丰、鲁山、内乡、宜阳、新安、焦作、辉县、淇县、浚县、鹤壁、安阳、林州等地均有烧造。在河北磁县、山西浑源县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烧造钧瓷,都是民钧范围;
5.器型不同
钧官窑的瓷器造型为皇宫御用陈设用品,主要是各式花盆和盆奁、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等。花盆有葵花式、莲花式、方形、长方形、六角形、渣斗式、仰蛊式和海棠式。造型古朴端庄,胎体厚重。民窑的产品则多为民用的盘、碗、碟多是以生活用瓷为主。
北宋钧窑天蓝釉碟
北宋钧窑天蓝釉碟,高2.1cm,口径10.3cm,足径4.7cm。
北宋钧窑天蓝釉碟碟平口外翻,浅弧壁,圈足。通体釉色呈天蓝色,是钧窑最具代表性的标准釉色。圈足底部无釉。
对此钧窑瓷器的用途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日用类的浅碟,有的认为属于文房类的笔掭。而据传世钧窑墩式碗造型的尺寸、大小来看,这种浅碟有可能是墩式碗的盖子,与碗配套使用。
钧窑瓷器真的创烧于宋代吗?经过多年的研究还存在争议,因为在多年的考古发现还为在宋代和元代墓葬中发现钧瓷实物,而在明代才发现钧瓷实物,而宋代五大名窑也是明代人著书提出来的,所以现在多数人认为钧窑是明代时期烧造的,现代西方拍卖公司已经把钧窑改成明代的了,但是故宫还是支持宋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