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颜色是鉴定青花瓷的主要方法之一,因为青花瓷的釉色使用的钴料有进口和国产的,加上青花瓷烧造工艺的不同导致青花瓷的颜色有二十多种。而且青花瓷经过宋元的发展,明代青花瓷的工艺又提高了一个档次,使得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除开设了官窑——“御窑厂”烧制御用器外,民窑也有很大发展,出现了“官民竟市”的欣欣向荣局面。但是也给景德镇青花瓷鉴定增加了难度。
整个明代1368——1644年,先后有十七个皇帝在位执政,共经历276年{南明除外}。其瓷器的制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其中洪武,永乐和宣德为最高峰。
中期: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其中成化最著名。
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其中嘉靖,万历量最大。
景德镇附近瓷土质量好,釉料好,水陆交通比较方便,元末北方战乱,北方很多烧瓷技术工人都迁到南方,手工业工匠集中,技术得到交流和提高。这些都为景德镇陶瓷发展创造了一定有利条件。明代瓷器不仅继承了宋元制瓷的优良传统,而且无论胎骨、造型、釉色、纹饰的装饰上都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有所发明和创造。到目前为止,除洪武、建文、洪熙、正统、景泰、天顺、泰昌七个时期未见代官窑年款的器物外,其他十个年号都已发现代官窑年款的器物。这为我们研究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明代青花瓷釉色的鉴定
在明朝的数百年中,青花瓷生产是主流,所以在很长时间里,不同历史阶段的青料来源和质地不同,再加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于青花瓷的发色的质量、呈色的色调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正因这样,青花所呈现的质量、色调、风格必定有明显的差别,艺术效果也必然出现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差异为鉴定青花瓷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鉴定者对青料来源、品位、发色、呈色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是鉴定青花的基础。当我们拿起一件青花瓷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造型,接着见到的就是青花词的釉色,通过青花瓷的发色和呈色鉴定青花瓷瓷器。
发色是青料在焙烧过程的化学变化,呈色是青料烧成后所呈现的直观感受。发色的制约因素:
第一是青料,
第二是施用技术,
第三是焙烧温度。
施用技术就是在画的时候,画功怎么样。如果蘸的颜料都一样,画线用力均匀,青花烧出来后就是一个颜色,否则青花就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再一个是焙烧温度,应该是1260度。同样的青料,如果温度过高,颜色发黑;温度过低,有点发绿。还有一点特殊的情况,就是单纯的青花瓷,它的发色、呈色都一样时,如果经过二次焙烧,即再进一次炉后,颜色要比没进二次炉的深,像后来的青花红绿彩、豆彩等。再说青料,青料受三方面影响,第一是成分,第二是提纯,第三是配制。我主要说成分问题。成分主要是氧化钴,它发出的颜色是蓝色的,其中含有一定的氧化锰,还有一种三氧化二铁,简称氧化铁。钴的含量越高,蓝色就越正,含量少就发灰。锰含量高时,青花就蓝中泛紫或蓝中泛红。氧化铁含量高时青花的发色就发黑。
呈色的色调有以下几个制约因素:第一是发色,第二是胎骨,第三是釉子。胎骨就是釉里面的胎子,胎子发黄,发白,松软与坚硬都对青花有一定影响。釉子质量的好坏、颜色和厚薄都对呈色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