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认识古代中国,就是通过瓷器认识中国的,因为中国在英文的china就是瓷器意思。中国的外贸出口最早的就是瓷器,也造就了中国瓷器的发展。中国瓷器发展是随着政治和经济中心为转移的,中国瓷器历史上有了的南瓷北白,形成了多个瓷器窑址,让中国瓷器百花齐放。
一,商、周时期原始瓷的烧制成功
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从很早的时候就创造了瓷器,这不仅使先民们自身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瓷器具有优于陶器和金属器的长处。如瓷器由于有一层光洁不透水的釉层,与陶器相比,其具有清洁,坚硬的特点。又由于瓷器是将廉价的矿石材料经过热处理,得到人们需要的各种造型的器物,由于其的加工过程相对简易,与金属材料制成的器物相比,其具有廉价的优点。这是瓷器自然属性方面的优点。
同时,由于其易于塑造的形态,优美多变的釉色和丰富多彩的装饰,使其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含量。因此,瓷器从其生产伊始就既是实用器物,又是艺术品。
1. 什么是瓷器
在汉语里,只有“陶”和“瓷”两个概念,而英语里则有三个等级,即porcelain,表示完全达到现代陶瓷标准的瓷器;stoneware,有中国学者将其译为炻器,但这个词始终不能推广流行,有的学者则干脆称之为半陶半瓷的器物;再有就是earthenware或pottery,意思是陶器。实际情况是,中国在相当长时间里生产的器物,尤其是北方广大地区长时间生产的都应被称为stoneware。但不论是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还是现代学者的研究,都把前二者统称为瓷器。
第一,瓷器必须用瓷土作胎。瓷土是一种岩状矿石,在中国很早就使用瓷石作原料来生产瓷器了。由于中国的地域辽阔,各种瓷土(Porcelain clay)的品质各不相同,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应该是高岭土(Kaoline)。高岭土一名的由来,是由于这种原料出于距景德镇不远的高岭山,用于制瓷而得名。在长期的相延使用中,高岭土也被用来泛指瓷土,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名称。中国各地瓷土的组成不同,使各地瓷器的质地和胎色千差万别,也是后来形成不同瓷系的重要原因。但无论如何,使用的原料中高岭土必定占较高的比例,这是瓷器与陶器的重要区别。
第二,瓷器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焙烧,使胎体充分烧结,结构紧密。检验方法是,物理测定胎体的吸水率应低于1%或不吸水。高温烧制过程,是从瓷土变为瓷器的主要的化学反应过程,是瓷器有别于陶器的关键点之一。
第三,瓷器的表面应施高温烧成的玻璃质釉。在标准的高温下釉完全熔融,达到玻璃化。这样在器物表面形成了一层完全不吸水、光亮洁净的保护层,这是瓷器最大的优点之一。釉中含氧化铁的多少,烧成时窑炉内气氛的不同,导致成品瓷器呈现出白、黑、青等不同的颜色。釉中加入铜、钴等不同的元素,又可呈现出红、绿、蓝等美丽的颜色,使瓷器具有色彩多样、华美秀丽的特色。
第四,瓷器烧结后,胎体结实、坚硬,叩之发出清越的金属声。这一点实际上与制瓷原料的品质和烧结度密切相关。但它是一种易鉴定和直观的标准。
此外,有些学者在谈到什么是瓷器或瓷器应具备的条件时,往往还将瓷器胎质的白度和透明度作为一项标准。认为瓷器的胎色应该为白色,瓷器的胎质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认为胎质不具备一定的白度和透明度的,一概不能称为瓷器。如果按这种意见,那么我国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里,相当大一部分地区生产的瓷器就都被划到瓷器范围之外了。这是不符合我国瓷器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2.印纹硬陶的产生
印纹硬陶主要是在中国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生产,包括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台湾和香港等地。一般认为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成熟于商代,兴盛于西周,春秋战国后逐渐衰微。
印纹硬陶和一般陶器的最大不同是其使用的原料上的变化,印纹硬陶所用原料为含杂质较多的瓷土,氧化铁的含量低于陶器,烧成温度可达1200OC;在成型方法上与陶器大体相同。但之所以称为印纹硬陶,是因为器物表面都用刻有阴文的陶或木制的印模在器表拍印花纹,这些花纹给陶器带来了优美的装饰,又有一定的强化器物胎体的作用。印纹硬陶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它比一般的陶器具有更致密坚硬的质地,原因是制陶原料的变化和烧成温度的提高。而烧成温度的提高有赖于窑炉的改进,至少在商代南方地区已经出现了小型龙窑,长的窑室和烟囱使窑温大大提高。
3.原始青瓷的出现
1970年代,在文物考古界和科技界进行过一场关于什么是瓷器和瓷器是何时出现的大讨论,最终,学者们在原始瓷器方面大体达成了一致,即把商周到东汉后期以前的一批以瓷土做胎,器表施釉,但烧成温度没有达到1250OC的器物称为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在器物的内外表面或仅在外表面施一层厚薄不匀的玻璃釉,釉色从青灰、青黄、黄褐到较深色的酱色釉,一般胎釉结合不好,胎质进一步改进,胎色多呈灰白色,一般烧结较好,胎质致密。这是我国首次出现的高温釉器物,这类器物在早期主要是作为青铜礼器的替代品,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作为日用品。这时期的主要产地在今天浙江的中部地区,从湖州到德清地区发现了商周时期的窑址。如前年发掘的德清火烧山(春秋时期)和亭子桥(战国时期)窑址,出土的原始瓷器的水平已相当高,质量也较稳定,装烧方法表明其生产技术已很成熟。
二,东汉晚期南方青釉瓷的诞生
到东汉时期,在主要胎釉特征上都达到了现代标准的成熟瓷器产生了,代表窑址为浙江上虞小仙坛窑址,实际上应该是在今曹娥江流域出现的一组窑场都在工艺技术上达到了生产成熟瓷器的水平,如前几年发掘的上虞大园坪窑。这些窑的产品标志着完成了瓷器发明的过程,从此世界上有了瓷器,其作为一种材料影响更为深远。
科技工作者对浙江上虞小仙坛窑址出土的瓷片进行过详细的理化分析,表明其在胎体的烧结度,烧成温度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现代的瓷器标准。(“它的胎釉中的Fe2O3(铁)和TiO2(钛)的含量都比较低,烧成温度已达到1300OC。瓷胎中石英颗粒较细,分布较均匀,莫来石针晶到处可见,玻璃态较多。釉为透明的玻璃釉,釉泡及残留石英甚少。胎釉交界处常有钙长石析晶层,增强了胎釉的结合强度。钛的吸水率很小而且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根据它的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以及性能可以认为已达到瓷器的标准。(《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5页)”)
我们通常将这种已经达到瓷器标准的青瓷器称为“成熟的瓷器”,其出现后瓷器在南方地区迅速的普及和发展。青釉瓷在南方首先烧制成功应归公于南方盛产的瓷石。其次应归功于南方长期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工艺积累。烧制成熟瓷器的龙窑经过不断的改进日臻完善,使烧成温度可以稳定地达到1300OC。加之胎釉的改进,使成熟瓷器产生。
三,东汉晚期到隋代南方地区青瓷生产的发展与繁荣
成熟瓷器出现以后,瓷器的产地在南方地区迅速普及,表明这种器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开始普遍使用。最主要的是浙江的以曹娥江流域为中心的瓷器产区;江西的以丰城为中心的产区和湖南的以湘阴为中心的产区。这几个产区在六朝时期交替成为产品质量最高的地区。到南朝晚期、隋代时,南方地区的许多边远地区都开始生产瓷器,如福建、广东、安徽的淮南窑和四川的邛崃窑,等等。不过,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浙江地区的制瓷业是最发达的,代表了当时全国的最高水平和这一阶段瓷器发展的总体脉络。上虞地区是三国时期的瓷器制造中心,产品质量最好,窑业也最发达,在曹娥江中游两岸有密集的分布,窑址数量达到30余处。工艺上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窑炉的改进,上虞鞍山窑炉比东汉时期的龙窑明显加长,这样它可以增加装烧量,从而提高了产量,同时窑身前宽后窄,又有利于器物烧成。窑炉的倾斜度前段比较平缓,后段较陡,这时窑室比较矮,靠窑炉的坡度自然抽风,使窑内达到较高的温度。
西晋时期是早期青瓷发展的高峰时期,烧成技术的改进在这一期有了突破。工匠们经过长期实践,有可能采用了分段烧成技术,即在窑壁上开设投柴孔,从前往后一段一段烧成。这样,各窑场就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增加龙窑的长度。这一时期是器物种类最丰富的一期,造型复杂多样,特别流行以动物形象作为器物整体造型,形象生动。模拟生产、生活设施用具的模型明器继续盛行。胎釉质量达到了相对高的水平,胎质致密坚硬,釉色均匀稳定,装饰手法多样,且装饰位置很规律。往往一件器物上会使用多种装饰手法,如在碗、罐、钵、洗等容器上既有刻划的弦纹,又有压印的斜方格纹,戳印的联珠纹,以及贴饰的铺首纹等。十分注重器形的美观和艺术性,并且能把器物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
东晋时期时浙江青瓷发展的上虞一带发现的窑址很少,至今仅有十处左右,胎颜色深浅不一,导致了釉色效果的差别。但窑场自己生产的器物釉色相对稳定。釉层薄厚多较均匀,釉面多较光洁、晶莹,开细纹片。这时期花纹装饰趋向简洁。当器物的造型开始向修长匀称发展,工匠们调整了器物腹径和器高的比例,造型趋于合理和匀称,器形总体增高。器形上的折线和弧线有机结合,增添了器物的美感。动物形象器物少见。
南朝前期,浙江地区的窑业依然处于低潮期,窑址数量较少。这一期瓷器的胎质普遍比较细腻,釉层均匀,器类进一步集中为生活用器,淘汰了狮形插器等器形。器物造型较上一期更趋于规范化、定型化。器物轮廓线条流畅,讲究弧度变化。器形变高,造型修长。
南朝后期,浙江窑场的数量开始增多,表明浙江的制瓷业在本阶段有一个短暂的中兴时期。器类多与南朝前期相同,类别进一步减少。盘口壶、鸡首壶等容器造型瘦长,罐则大口深腹,富于曲线。器形规范,各种器物型式比较单一。除鸡首壶外,已很少见将器物的外形做成动物形象的作法了。器物造型更加简朴、实用。
同时,几乎从东汉晚期开始,瓷器生产开始在整个南方地区扩张和传播,最主要的是浙江的以曹娥江流域为中心的瓷器产区;江西的以丰城为中心的产区和湖南的以湘阴为中心的产区。这几个产区在六朝时期交替成为产品质量最高的地区。到南朝晚期、隋代时,南方地区的许多边远地区都开始生产瓷器,如福建、广东、安徽的淮南窑和四川的邛崃窑,等等。
东晋晚期到南朝早期,洪州窑发明了匣钵装烧的方法,使瓷器的质量得到了改善。是工艺上的重大进步。
四,隋、唐时期的瓷器生产格局及北方白釉瓷的突破
隋唐时期开始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这标志这北方地区白瓷生产的成熟和南方地区青瓷生产全面发展并走向精致。
1.北方地区瓷器生产的滥觞和白瓷的创制。
北方地区大约在北魏后期开始生产瓷器,最初是生产青瓷和一种棕褐色釉的瓷器,约在北齐到隋代时期,北方地区在改进青瓷器的过程中发明了白瓷器。北方白瓷的突破是我国北方盛产的优质制瓷原料与南方长期积累的成熟的制瓷技术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打破了青釉瓷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唐代南青北白的两大体系,而且为后世的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提供了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北方地区瓷器的生产主要有三个中心:A.以河南安阳为中心的相州窑;B.以河北内丘县为中心的邢窑;C.山东淄博到枣庄一带的产区。目前,有迹象表明在河南巩义一带也可能有早到北朝时期的窑区,孕育了后来在唐代北方制瓷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巩义黄冶窑。
2.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南青北白生产格局
唐代茶圣陆羽在论茶专著《茶经》中,就饮茶用的茶具,发表了如下评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瓷器生产最早的系统记载,大体出现了“窑”的概念,从烧瓷的窑炉(kiln)引申为一个地区生产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一类器物(Ware,如邢窑,Xing Ware)。
北方白瓷的生产的成熟以邢窑为代表,在隋代时生产出了精细透影白瓷,但唐代时形成了邢窑和巩义窑两大生产中心,晚唐时形成了两大生产体系,以邢窑和早期定窑为代表的不施化妆土的白瓷和以巩义窑及河南、河北、山西的一大批生产白瓷的窑场为代表的在器物的胎釉之间施化妆土的白瓷。
南方地区则唐代形成了六大青瓷窑,其中越窑、婺州窑和寿州窑的生产水平都很高,越窑生产出来精美的秘色瓷,在岳州窑的生产系统中产生了长沙窑,开广泛运用彩绘技术装饰瓷器之先河。除此以外,南方地区瓷器生产区域大大扩展,广东、福建和四川地区的制瓷业也都迅速发展了起来,出现了诸如梅县水车窑、邛崃窑等一些影响很大、出类拔萃的窑场。
3.晚唐时期瓷器生产的快速发展
晚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瓷器生产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的生产达到了高峰时期,同时,北方定窑白瓷产生的兴起和达到成熟,南方地区长沙窑,邛崃窑和广东地区窑业的发达,共同构建了这一时期制瓷业的全面繁荣,为北宋时期制瓷业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这时期有两个重要的现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A. 对瓷器生产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晚唐时期瓷器使用的普及,瓷器成为改变人们生活的一类器物。
B. 晚唐时期瓷器发展的另一个重大突破是瓷器做为一类最重要的商品开始大规模向海外输出,不仅为中国的瓷器生产带来的巨大的动力,也为环印度洋地区的广大人民带去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中国高度发达的文明和工巧。
五,两宋时期制瓷业的全面繁荣(包括北方地区的辽、金、西夏)
两宋时期无疑是中国古代陶瓷器生产的黄金时期。表现为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强烈影响下,各种不同的制瓷传统蓬勃兴起,并且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新的工艺技术层出不穷,技术的传播和相互影响十分活跃,形成了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局面。这种情形不仅为唐代那种较单纯的、可以用“南青北白”来概括的局面所不及;到了元代以后,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业中心,在工艺技术的发展上一枝独秀,因而显得单调,在生产传统的多样性方面也无法与宋代相比拟。
一,宋代制瓷业发展的表征:
1. 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民间窑场普遍增加。原来没有烧瓷历史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相继设窑烧造瓷器。一些老牌的瓷器生产地区,窑场的数目急剧增加,过去制瓷业比较薄弱的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沿海地区瓷窑数激增,大有超过老中心的趋势,目前发现的宋代烧瓷的窑场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150个县中,每县的窑场数少则几处,多的达到几百处。从总体上看,南北方同时繁荣,各擅其长,形成了不同于隋唐时期的新的瓷器生产格局,北方地区惟于此时成为中心。
2. 为了竞争的目的,各地纷纷发
明和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形成了各处独有的特点。同时,各地的窑场又互相学习、工艺技术互相渗透,表现出新技术、新工艺传播推广的速度极快。在相近的地区或原料条件相似的一定区域内,众多的窑场都以生产面貌相同的瓷器为主,从而形成了许多生产不同特点瓷器的区域或瓷窑体系。南北方的生产传统大量交汇,北方生产青瓷,南方生产白瓷;使我们今天可以看到以各种不同釉色、装饰为代表的“窑”。形成了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窑”和“六大窑系”。
3. 宋代开始形成不同体制的窑,有民窑、贡窑、御窑;有形成了不同层面的文化-士大夫的清雅艺术和市民阶层的庶民艺术,瓷器也开始出现所谓的“雅器”和“俗器”,很快,又形成了雅俗合流的趋势,所以宋瓷无论从那个角度讲都特别丰富多彩。收藏中也会趣味无穷。
4.瓷器外销的又一个高峰时期,极大地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南宋时,宋朝政府控制的疆域缩小了一半,而政府的开支却因为战争和官员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大力推动海上贸易,因此在沿海地区出现了专门面向海外的“外销瓷场”。中国的瓷器也成为东南亚乃至更远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这一高峰一直持续到元代后期(Mid 14C)。
二,宋代的五大名窑和六大瓷系
1.宋代的五大名窑:这是明清时人们在收藏当中形成的一个观念,包括了汝、官、哥、定、钧五个重要的窑口。特点都是单色釉,装饰较少,但造型端庄,总体上体现了典雅的艺术风格。这五大名窑集中代表了宋代士大夫的清雅艺术的审美取向。也为后世的参加所珍视。
A 汝窑: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是北宋后期的贡御窑场,釉色多呈天青或天蓝色,釉质光洁温润,匀净异常,堪称水天一色;汝窑很少带有装饰,但釉面上多有细碎繁密的开片,由于釉层相对较厚,开片常呈倾斜状,开片深处与浅处颜色稍不同,极似鱼鳞状开片,形成一种自然的美。汝窑的胎质细密,呈香灰色。造型十分规整,十分精致。综合言之,器物充满了典雅之美。
B.官窑:官窑是在北宋末期形成的一个特定的窑口,官窑是由官府亲自设立并掌管的窑场,由为皇帝服务的内侍官、太监等来兼职提举,其产品应主要为宫廷所用和国家重大典礼上使用。官窑共有3处,其一为北宋官窑,地点应在北宋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其二为南宋初期在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皇宫附近修内司范围内建造的窑,称“修内司官窑”,其三是在修内司官窑建立之后建立的“郊坛下官窑”,由于在杭州市乌龟山发现了其遗址,也称为“乌龟山官窑”。官窑的产品是青瓷器,用澄泥为范制成,质量很高,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尊”、“簋”类的仿青铜器的礼器,用于郊祀等典礼。
C.钧窑,施以乳浊状天青色釉,并带有流霞般红彩的器物为重要特点。中心窑场在今禹州市,金代称为钧州,所以叫钧窑。宋代生产的主要是日用的碗、盘、花瓶等器物,后来,在钧窑还生产一类Numbered Jun Ware,主要是花器,也被称为钧官窑。钧窑不仅位列五大名窑,也是六大瓷系之一。
D.定窑,定窑是北方地区的一个白瓷生产窑场,中心窑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集中分布在涧磁村和东、西燕川村。曲阳县宋时属定州,而且,定州是曲阳所烧瓷器的主要集散地,因此称为定窑。定窑以生产精细薄俏的白瓷器为主要特征,尽管许多定窑瓷器都带有装饰,但以划花、刻花、印花为主,基本没有突破单色的特点,代表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取向,产品不仅在宋金时期持续用于贡御,而且也是士大夫阶层欣赏、追求和喜爱的瓷器品种,宋代时就已经广为文人记述、赞赏,这种精细瓷器的生产工艺对南北方的许多窑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因此也被列为宋代的六大瓷系之一。
E.哥窑:哥窑是宋代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之一。其特点是造型简练、古朴,制作精巧,主要产品有贯耳壶、菊瓣盘、仿古代青铜簋的炉
和长颈扁腹瓶等, 古色古香。胎质一般颜色很深,从灰黑到土黄色。釉的色调较浅淡,有粉青、月白等色。最具特点的是遍身布满大小开片,开片处露出深色的胎色。大开片纹深缝大,呈铁黑色,在大开片间的细小开片则呈稍浅的金黄色,因而被人送上一个美称“金丝铁线”。哥窑所展现的是一直天然的美,受到人们的特别珍爱。
2.宋代的六大窑系。“窑系”是当今古代瓷器研究与鉴赏、收藏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此概念形成于20世纪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曾経在古陶瓷研究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70年代末时提出六大瓷系的概念时,所作的考古工作主要以田野调查为主,以各窑系中心窑场最有代表性的窑址中的典型装饰和工艺为线索,串连起各地发现的大批宋元时期的窑址。当时提出的宋代形成的瓷窑体系有六: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窑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六大窑系中的钧窑系和定窑系都同时又名列五大名窑。
A.磁州窑系:磁州窑是指宋元时期在古代磁州范围内存在的一批制瓷窑场。这些窑场的产品以供应周围地区的民间日用为主,这些窑场均以使用当地出产的瓷土为原料,由于当地瓷土的品质不高,因而成品的胎体较粗,颜色不纯,为此,磁州窑的产品在胎釉之间加施白色化妆土,达到了粗瓷细作的目的。同时,以这层化妆土为基础,磁州窑发展了丰富多彩的装饰,特点是黑白反差强烈,色彩鲜艳。最典型的产品是在白色化妆土上以黑彩绘画纹饰的白地黑花装饰,由于磁州窑的产品主要是供民间使用,因而磁州窑器物的造型和装饰艺术具有强烈的民间艺术色彩。归纳其特点是,就地取材,经济生产,装饰丰富,色彩鲜明,具有民间艺术特色。
B. 耀州窑系: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耀州窑的青瓷生产可以上溯到唐代,晚唐、五代到北宋初期达到了生产的高峰时期,以生产带有犀利刻花的青瓷器为代表,北宋中期以后则大量生产印花青瓷,受其影响生产青瓷器的窑场扩展到河南中西部地区的许多窑场。刻、印花青瓷的广泛生产蕴育了北宋后期在河南中西部地区产生的汝窑、钧窑等名窑。
C.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青白瓷系:青白瓷是指南方生产的以来近似白釉的器物,由于南方的原料特点,产品的釉色白中闪青,青中带白,纹样则流行划花。刻花和印花,风格特点与定窑十分相似,产品具有挺拔秀丽,纤细典雅的特征。青白瓷的生产区域非常广大,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湖北、湖南、广西、浙江、福建等地钧釉生产。禹州钧窑址中也出土多青白瓷器。
龙泉窑系:龙泉窑是在浙江地区继越窑而起的一个著名青瓷窑系,创烧于五代到北宋初期,南宋时达到了生产的高峰时期。继承了北方地区汝窑、钧窑开创的厚釉工艺,生产出了青翠欲滴的梅子青、豆青釉瓷器,将中国一千多年的青瓷生产推向高峰。宋代龙泉窑产品不带装饰,以莹厚的青色见长,元代以后流行刻花和印花装饰。
六,继往开来的元代制瓷业
元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不仅在产品面貌上涌现出大量新品类,在生产格局上也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型。在大一统的局面下,制瓷业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分工的趋势,景德镇生产精细瓷器,北方地区则较多地生产粗大笨重的器物。
北方宋金时期形成的制瓷传统仍继续烧造,但产品结构和面貌有所调整,以风格简率粗旷的民用瓷器为大宗,生产规模和窑场地域普遍扩大,胎体厚重的大型器物增多。南方传统的青瓷和青白瓷生产中心在南宋基础上继续发展,在窑场规模、烧造工艺和装饰手法等方面均有所创新。
产业中心开始形成,不论从小的区域,如磁州窑;还是从全国范围。景德镇开始初步具备了产业中心的地位,受到了政府的扶植,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地点。其窑业生产毕创新工艺与精美产品于一炉,卓立于各地窑场中,可谓一枝独秀。先后创制了青花瓷、釉里红瓷,使中国绘画、书法艺术与制瓷工制的结合更趋成熟,也让釉下彩瓷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卵白釉、铜红釉和钴蓝釉等高温单色釉的烧成,结束了元代以前单色釉瓷器釉色“青白比肩”的单一局面,也开启了明清单色釉瓷器博彩绚烂的发展先河。元初在景德镇设立的浮梁瓷局,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建立的对瓷器生产进行专门管理的机构,这也是明清御窑厂的制度渊源。
元代开放的社会极大地促进了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成为青花瓷创制的主要动力。
七,官民并举:异彩纷呈的明代瓷器
明代在我国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宋元制瓷业大发展的基础上,明代的瓷器制造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景德镇瓷器的烧造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明初在今景德镇市的中心珠山设立“御窑厂”,专为皇室烧造瓷器,制作不计工本,工艺技术日新月异,质量上精益求精;造型上接受中央下达的“样式”,因此标准、规矩而古板。这些特点对整个时代制瓷技术的精进和景德镇瓷业中心的确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正是从明代起,名窑林立、各具千秋的瓷业生产格局宣告终结,景德镇日渐发展为全国制瓷业最重要的产业中心,天下窑器,“至精至美,莫非所出”。瓷器产品种类纷繁,尤以青花、彩绘和彩釉瓷器最具特色。
元代创烧的青花瓷至明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尤其是宣德青花,幽茜明艳,“开一代未有之奇”;成化斗彩瓷、万历五彩瓷等彩瓷新品种的烧制成功,更为清代釉上彩瓷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永乐时期的甜白釉及宝石红釉、宣德时期的祭红釉、弘治时期的娇黄釉等单色彩釉瓷器,无不超越前代,开拓出新的品类格局。与之相呼应,龙泉、钧州和磁州等瓷业中心在明代续燃窑火,生产规模与产量都有所增加,与景德镇一并,成为集中体现明代制瓷业最高水平的产业中心。此外,山西的珐华器、漳州的“汕头器”、德化生产的被誉为中国白的白瓷器以及后来出现的广东石湾窑等陶瓷产品别具一格,在彰显地方瓷业传统特色的同时,丰富了明代陶瓷手工业的面貌,体现出官民并举、异彩纷呈的时代风貌。这些窑在明清产生格局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忽视是很不公平的。
我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明代,已进入到以彩绘瓷和彩釉瓷为主的灿烂的黄金时期。景德镇瓷窑成为“天下窑器所聚”,所谓“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记录了景德镇当时的繁荣景象,“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虽然河北彭城(邯郸)、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苏宜兴都有不同特点的器物大量生产,但皆不如景德镇之全面发展。使景德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中心-瓷都,生产的管理上更加接近近代工业的管理方式。
八,瓷器鼎盛时期:清代瓷器发展历史
清代康、雍、乾时期,迎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又一个高峰。由于康、雍、乾三朝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繁荣,瓷业中心景德镇在这时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制瓷工艺达到新的历史水平,官民竞市,争奇斗艳,各类产品胎质细腻,釉光莹润,在工艺技术上达到了在大机器生产出现以前的顶峰阶段。
景德镇瓷都的地位较明代更为突出。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法、还是艺术风格,都达到了钱物古人境界,“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的化境。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产品门类丰富多彩,制瓷技艺娴熟精湛,可谓集古今九域名窑之大成,进入我国古代陶瓷史上极盛的黄金时期。
清代瓷器品种纷繁复裕、五光十色,如康熙时期的青花、五彩,雍正、乾隆时期的粉彩、珐琅彩,以及豇豆红、胭脂水、宝石蓝、茄皮紫、松石绿、鳝鱼黄等色彩纷呈的各种颜色釉,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其中五彩发展到康熙达到了顶峰。与明代相比,色彩更加瑰丽丰富,画工考究精妙;同时引入西方画珐琅工艺,成功试烧珐琅彩瓷;进而创烧出独树一帜的粉彩瓷,粉彩是清代瓷器的代表性产品,由于色彩丰富和淡雅柔软故又称之为软彩。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到珐琅彩的影响和制作工艺上的借鉴而创制和发展起来的。它开始于康熙时期,雍正时期盛行,之后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
单色釉则以郎窑红和豇豆红而享誉天下。雍正一朝时间虽短,但制瓷品种之多,工艺之精湛,都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其时粉彩瓷日臻成熟,色泽粉润妍丽,柔丽俊逸,纹样精巧秀逸,将明清彩绘瓷艺引入化境;单色釉彩则清新雅丽;仿官窑、哥窑、汝窑、钧窑等的仿古瓷更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境界。
乾隆时期,景德镇瓷器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攀上了历史的高峰,其精美奇巧的工艺,缤纷绚丽的釉色,华美多姿的纹饰,无不堪称一代之奇。青花、斗彩、珐琅彩、金彩、粉彩制品,在继承雍正的传统上,更趋精致殊丽;高温和低温的色釉瓷器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此外,极大地发展了“象生瓷”和“仿生瓷”等特种工艺瓷,形神兼俱,惟妙惟肖。到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宣统随着经济和国力的衰弱,瓷器也失去了往日的技术和辉煌。
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
来源:样子收藏网 浏览 3102 次
上一篇:明代青花瓷器的蓝青釉色
下一篇:明清瓷器落款方式
更多关于 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