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瓷器内壁和底部施青白釉,外壁施豇豆红釉,腹部有暗花团螭纹,底落“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三竖行六字无边栏款。豇豆红因色调淡雅,呈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而得名。它在康熙时期较为名贵,因其用铜做着色剂,而铜在窑温里的化学反应比较活跃,要想烧得很匀净,难度非常很大,所以传世数量也极其少。清代康熙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高8.5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12.5厘米。
清代康熙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瓷器内壁和底部施青白釉,外壁施豇豆红釉,腹部有暗花团螭纹,底落“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三竖行六字无边栏款。豇豆红因色调淡雅,呈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而得名。它在康熙时期较为名贵,因其用铜做着色剂,而铜在窑温里的化学反应比较活跃,要想烧得很匀净,难度非常很大,所以传世数量也极其少。清代康熙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高8.5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12.5厘米。
下一篇:清代同治官窑矾红瓷器彩云龙纹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