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釉是景德镇窑从元代开始已烧制成熟的釉色,明代蓝釉从宣德时期开始大量烧造,明代蓝釉又称为“霁蓝”、“霁青”、“祭蓝”等,到了明代晚期也有一直在烧造蓝釉瓷器,明代不同时期蓝釉瓷器有不同朝代的特点,下面样子收藏介绍一下明代不同时期蓝釉瓷器特征。
明代蓝釉瓷器也是高温釉瓷器,明代蓝釉瓷器以钴含量在2%的钴料作为釉色着色剂,生坯施釉,在1280℃—1300℃高温下烧成蓝釉瓷器。由于是高温釉色瓷器,由于施釉和烧造温度偏差,在明代不同时期釉色可能有所不同,下面样子收藏介绍一下明代不同时期蓝釉瓷器特征。
1.明代宣德时期的蓝釉瓷器,釉质肥厚,色调纯正艳丽,酷似蓝宝石的颜色,宣德时期蓝釉瓷器有的带有灯草口和桔皮纹。
2.明代中期蓝釉瓷器,釉色没有早期那么眼里、亮泽,明代中期的弘治、正德时期的蓝釉瓷器釉色发色鲜亮而泛黑,釉面光洁。
3.明代晚期的蓝釉瓷器釉色的蓝色较为暗淡,亮度不足,呈现出蓝中泛灰泛紫的色调。这是鉴别明代晚期蓝釉瓷器重要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