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雅玛可布遗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巴隆乡,是一处既有居址又有墓地的诺木洪文化大型聚落,年代为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截止于2023年8月夏尔雅玛可布遗址考古发掘发现该遗址三片墓地共有3228座墓葬。这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墓葬数量最多的古墓葬群。
青海夏尔雅玛可布遗址自2021年起,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夏尔雅玛可布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该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杜玮介绍,2023年度发掘面积500平方米,结合勘探和试掘,确认了遗址的总面积和功能区划。
居址区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发现有石(城)墙、房屋建筑基址、(铜)冶铸遗存等重要遗迹。此外,联合考古队在该遗址发现三片墓地,总面积12万平方米,共有墓葬3228座,现已发掘52座。遗址既有居址又有墓地。墓葬区约12万平方米,年代为公元前1400~前1050年。居址区共清理遗迹35个,包括硬面(居住面)2处、土坯墙1堵、木构建筑1处、冶铸遗存1处、瓮棺1处、石堆4个、灰堆6个、灰坑9个、火塘10个。
墓葬区共发掘墓葬25座,黄土沉积坑25个,祭祀坑3个。墓葬分布有成排、成列的趋势,排列密集但少有打破关系。墓葬之上均有黄土坑,坑底最深处通常偏中、南部。墓葬为平面呈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皆有木椁,多数还有内椁,个别无内椁,但以木板为棺床。均为二次扰乱葬,依葬具大小和残留在原位置的骨骼判断,应为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数量丰富,且有固定的组合和类别,表现为椁室北部随葬陶罐、羊排,装饰品及小件青铜器经扰乱后散落于各处。通过本年度的发掘,初步揭示了遗址堆积的形成过程与聚落布局特征,确认了诺木洪文化的墓葬特征,出土遗物有陶片、石器、骨器、毛织品等,陶片中有彩陶。墓葬区发现遗迹有墓葬等,出土遗物有陶片、海贝等。
此次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发掘确认的大型墓葬群和复杂的二次埋葬方式,证实了柴达木盆地的悠久历史,厘清诺木洪文化的性质、年代和源流问题,发现的聚落居址和数量庞大的墓葬也是早期人群拓殖青藏高原和文化互动交融的重要见证。”诺木洪文化是带有青海本土特色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夏尔雅玛可布遗址作为诺木洪文化的典型代表,遗物丰富且保存较好,具有很高的发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