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收藏动态 > 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六安双墩一号汉墓

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六安双墩一号汉墓

来源:  浏览 3177


六安双墩汉墓是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可见这项考古发现的重要性,六安双墩一号汉墓是土墩下的王陵。
安徽省六安市一个偏僻的村庄,叫双墩村。在村外,分布着大大小小30余个这样的土墩子,而其中的这两座巨大的土墩并列在一起,如同两个形影不离的夫妻。
六安双墩汉墓以连墩墓为主体,附近有三个陪葬墓,2006年3月,考古队首先在墓葬封土的西侧就发现了三座并列的小型墓葬,随后又在墓葬西南面发现了一座四车八马的车马坑,里面出土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一共是八匹马、四辆车,联想到车马坑是这个墓的陪葬坑,由此可以推断这里极有可能就是西汉陆安王的陵墓区。于是,他们将铁路路基以南的大土墩定名为“双墩一号汉墓”。除双墩一号汉墓外,还有与之对应的双墩二号汉墓,以及周围三对封土巨大、左右并列的连体双墩。双墩汉墓主墓室高约2.5米,外层木椁的盖板由13根条木依次排列而成,每根条木长3米、厚度为25厘米左右,宽度不一。条木之间以木榫相契,分别标有数字序号。墓室东面为门,长22米、宽7米的前墓道直达墓室,与三面的“题凑”相连接。
随后,考古人员又在外藏室西南角发现了一批随葬用的铜壶,足足有20件之多。其中的几个铜壶造型优美,壶壁上还镶嵌了金银丝线。这些铜壶是汉代典型的错金银器,清晰的纹理显现出当年工匠高超的制作工艺。

现场发现的这些珍贵文物,制作工艺精细,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清洗后的铜壶表面雕刻有“共府”、“第九”、“第六”、“第十”这样的铭文。“第九”、“第六”更像是一种序列号,那“共府”又意味着什么呢?楚汉战争时,项羽封六县人英布为九江王,设都于六安(遗址在今六安市北6公里西古城)。后来英布叛楚归汉,帮助刘邦击败项羽,被刘邦改封为淮南王,都仍为六安。公元前196年,英布举兵反汉,战败被杀后,刘邦将其子刘长封为淮南王,迁都寿春。公元前174年,汉文帝认为刘长企图谋反,将其流放,又于公元前164年将淮南故地一分为三,封刘长三子刘安、刘勃、刘赐分别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今金寨、金安区、裕安区、霍山、霍邱属衡山国;今舒城县属庐江国)。公元前121年,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汉武帝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叫刘寄,刘寄在知晓淮南王刘安企图谋反时,曾暗中支持并准备响应。刘安暴露后被迫自杀,可汉武帝依旧穷追刘安的党羽,株连被杀的有几万人,刘寄随后也发病而死。可奇怪的是,汉武帝非但没有追究刘寄的不忠,反倒顾及他与刘寄的特殊关系,取衡山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区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加封刘寄的儿子刘庆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得名,历代沿用。

公元前121年,刘寄的儿子刘庆被汉武帝封为陆安王,在位38年。按当时的制度,他死后的谥号要由皇帝根据其生前表现赐予。刘庆被谥为“共王”,“共王”的“共”实际上就是指“恭敬”地“恭”。

难道铜器上“共府”字样的铭文所指的就是“陆安王”刘庆吗?单凭这些铜壶上的铭文记载能否揭开人们关注已久的墓主人的身份之谜呢?
  破解墓主人身份之迷

这天早上,考古人员又在棺木东南角的一处泥土中清理出一根断成两截的股骨,据现场的考古人员分析,这些尸骨是出自一人之身。随后,他们又陆续发现了其他部位的尸骨,这其中也包括极其重要的头颅骨。

几天后,墓坑底部的外藏室已经清理完毕,整个清理过程中除发现大量的铜壶以外,又先后出土了12辆木马车。这些马车的结构,排列与秦始皇兵马俑一号车坑出土的马车非常相像。其间考古人员并没有发现可供争议的第二具尸骨,也没有找到推翻之前对墓主身份推测的新证据,据此,考古专家最终确定,双墩汉墓的墓主人就是西汉时期陆安国的第一代诸侯王刘庆。

经过近9个月的发掘,双墩汉墓的考古工作近日取得重大突破。部分出土的文物上有关陆安国和陆安王的文字信息。为考古专家对该地做进一步的综合分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双墩一带的地形地貌来看,这大大小小30余个土墩子,极有可能是西汉几代陆安王和王室的陵墓区。

文献记载中陆安国先后产生过五代诸侯王,从刘庆开始共经历了132年。他们分别是恭王刘庆,夷王刘禄,缪王刘定,顷王刘光和末代王刘育。除末代王刘育于公元11年被王莽废为庶人,不能按王陵待遇下葬外,其他几任的国王都应安葬于此。如果这种推断成立的话,那么,六安双墩一号、二号汉墓四周,那3对封土巨大、左右并列的连体双墩,一定是其他3任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黑漆木棺
  整个石椁的盖板显现出来,它一共由六大块石料组成。由于石块断裂情况比较严重,这些石料又被分裂成大小不一的数小块。
  内棺里还套着一个小的木质漆棺!拂去棺盖上薄薄的淤泥,一个鲜艳如新的彩绘漆棺呈现在人们眼前。棺盖表面的黑色油漆仍是光滑鲜亮,在棺盖的四角和中部,各镶嵌有6面青铜镜。
  古代墓葬常以铜镜随葬,有“照子”之意,这6面镜的出土,让现场考古人员惊喜不已,而其特别的摆放位置似乎有着更特别的寓意。令人叫绝的是,在木盖南北两侧立面还用红色颜料绘有不同的花纹图案:北侧是“梯形”纹饰,南侧则是扁圆状的图案。
  棺壁以17行、9排或圆形或菱形的铜质泡钉加以固定,部分泡钉下还嵌以柿蒂形纹饰,纹饰内部还有镏金的痕迹。在中国古代建筑图案中,柿蒂纹饰寓意坚固、结实,并兼有吉祥如意的含义。小棺盖板被一层薄薄的油漆包裹着,除漆棺底部是鲜艳的红漆外,其余立面均是黑漆。

上一篇:考古发现的秦公一号大墓跟秦始皇的哪个先祖有关

下一篇:丝绸之路上千古谜城锡提亚古城遗址

更多关于 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六安双墩一号汉墓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