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收藏动态 > 倗国,一个史料中从未有记录的古国获得考古发现“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倗国,一个史料中从未有记录的古国获得考古发现“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来源:  浏览 2825

2006年获得考古发现“田野考古奖”一等奖的是一个史料中从未有记录的古国的倗国。倗国是周朝的一个附属封国,小的连历史上都没有记录,直到3000后的一个考古发现让这个淹没在历史的古国重新进入我们的视线。
倗国墓地属西周时期墓地,位于山西省南部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约1000米处,北倚绛山,南临中条,跨涑水河。2004年4月,一声沉闷的爆炸声惊醒了本来平静的山西运城绛县横水镇横北村。有人盗墓,这是村民的第一反应,然后就报了警。本次考古的田野工作一共进行了3年多,陆陆续续出土文物多达14000余件,包括铜、陶、蚌、贝、漆、玉以及织品,文物等级之高全国罕见。
 1号墓的主人是一位女性,仰身平躺在棺椁内,嘴中含玉;棺外还有3个人殉,随葬5鼎、5簋,加上其他,共出土青铜器25件,其中8件有铭文。就是这些铭文,揭开了一个失落古国的秘密。其中一个铜鼎的内腹壁上刻有“倗伯乍毕姬宝旅鼎”,翻译一下就是“倗伯为毕姬做的礼器”。这段文字表明,墓主人名字叫毕姬,是倗伯的夫人,倗伯为倗国国君,毕姬是国君夫人,这片墓地就是倗国贵族的家族墓地。
在1号墓还出土了一件3000年未遇的宝物——帏荒。帏荒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棺罩,先秦史籍《周礼》《仪礼》等对它均有记载。可之前,考古人员发掘过大量周代墓葬仍无法确认。此次大面积“帏荒”现身,终于使人们看到了西周时期“帏荒”的“真面目”。
从出土实物看,“帏荒”由两幅布横拼而成,上下有扉边,每幅布宽约80厘米,葬时总高约1.8—2米。北壁的画面图案保存较完整,每组图案中间是一个大凤鸟纹的侧面昂首形象,翅上扬,两腿与利爪健硕有力,尾部下卷,气势磅礴。大凤鸟前后,分别是上下排列的多只小凤鸟。
倗国的国君葬在2号墓,奇怪的是与1号墓葬式不同,他面部朝下趴在棺中,全身饰有玉覆面、玉串饰、玉璧、玉柄形器等,随葬3个鼎、1个簋等,加上其他器物,总共16件的青铜礼器,其中也是8件有铭文。但是从陪葬品数量上看,夫人的彭葬品比他要丰厚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考古学家推断,毕姬的“姬”是姓,周天子姓姬,毕姬应是周天子之女或至少是王族之女,下嫁给倗伯,血统比倗伯高贵。
 墓葬习俗具有殷商文化因素:横北墓葬的埋葬习俗,学者田建文先生指出有四个较为特殊的地方:头向西、头朝向墓道、俯身葬及殉人,这种葬俗与同时期姬姓诸侯国墓葬的葬俗显然有别。当然这种葬俗与不远的曲村晋侯墓地及其中小型墓葬的流行埋葬习俗也有区别。这种习俗有相当大的非周传统,与曲村墓地的一些迹象很接近。刘绪、许天进先生认为位于k4区西部的西向多有腰坑和殉狗的墓葬,可能与姬晋联姻的他族墓葬。滕铭予先生另指出“其实仅出于女性墓葬的器物不只是三足瓮,有9座墓随葬了陶瓿或硬陶瓿,墓主人亦均为女性。这种器物亦非周文化的传统器物,在商代晚期商文化墓葬中有较多的出现。”田建文先生称浮山桥北的商墓为唐文化,最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晋文化。那么曲村一些墓葬存在殷文化因素也就无可厚非了。
殷周联姻:M1倗伯为毕姬作器,可以引证姬姓毕与姒姓倗联姻。符合同姓不婚制度。
倗国来源于“华族”可能性也比较高。华族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殷商宗亲系,一个是5000-3000年期间,古埃及人在中国东部沿海开拓文化带的后裔遗留,主要来源一是被黄帝打败的下埃及炎帝系,二是后来再度到来的夏王室姒姓系。商遗族非姬姓诸侯国及其内附东夷等方国、部落称作“诸华”。这些非殷商宗亲但同属于苏美尔-古埃及系的“诸华”与殷商争夺中原失败而臣服于商,后来参加姬周灭商联军有功而获得分封。

上一篇: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一篇: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有哪些

更多关于 倗国,一个史料中从未有记录的古国获得考古发现“田野考古奖”一...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