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楚昭王朱桢墓位于湖北武昌城东南40公里处江夏区龙泉山的明代的楚王墓群,是明朝8代9位楚藩王的陵寝,其中第一代藩王朱桢的墓最大,在2001年这里的墓葬被列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12月6日至1991年月1月25日,由湖北省考古所、武汉市博物馆、江夏区(原武昌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座落在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天马峰下的明代楚昭王朱桢墓,进行了考古发掘。
楚昭王朱桢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出生于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64年)。明洪武三年(公元1073年)庚 四月初七就藩武昌,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2月12日病死,终年61岁,藩楚44年。朱桢初封至楚,见龙泉山峰峦竞秀,风景绮丽。以为藏奇纳胜之地,逐辟为王家陵。昭王以后,共有八位子孙继嗣其位。龙泉山7平方公里的环山盆地内,也就分布着昭、庄、宪、靖、康、端、愍、恭、贺九位楚王的陵寝。九王陵园均依山就势地建在山壑之中。各陵寝自成一体,且有神道互通,遥相呼应,形成气势恢宏的陵寝建筑群。整个设计和布局皆模仿于明十三陵,其中以昭陵最为宏阔。
在龙泉山天马峰的南面,有三条并排而下的山坡 ,昭陵就座落在中间的一道山坡上,背山面水,南不负阳,北不犯阳,是为“五龙捧圣”之地。昭王茔园占地面积达160余亩,茔垣长1500米,高3.3米,茔园正面即南端有山门三道,城东西两侧各有一侧门。城门外矗立着巨大赑屃碑及碑亭。
由山门步入城内,依次为神道,金水河和三座金水桥。然后是建筑华丽的前后殿,即“棱恩门”和“棱恩殿”,两侧有配殿。往北出内城后门即见拜台和墓冢。
大殿台基和栏杆均采用汉白玉石,雕刻有精美的龙纹图案。殿基四角均有巨型石雕散水龙头,石雕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尽管随着岁月苍桑有些建筑已倒塌,仍可想见当年雄姿。
墓室坐北向南,为长方形拱券砖室结构。券顶为“三伏三丁”,丁砖为“楔形”。墓室全系官窑烧制的澄泥青砖所砌。以糯米浆作粘合料,层层结合严实。墓底平面略呈北高南低之势,便于排除室内积水。铺地砖共有三层,为横平铺。墓室外封土厚约3米,全由黄色粘土掺杂小石块并夯实,十分坚固结实。券及上部用0.5米厚的三合土板筑密封,甚为坚韧牢固。三合土以外,又为一圈0. 4米厚的防潮木炭。为了减轻券顶对墓室两壁的张力并加固墓室,室外东西两侧,即距砖室约1米之外,还分别用小石块垒成两道厚厚的墙,对保护墓室和防止盗墓有一定作用。
墓门为三孔方门,中门大两边小。门为双扇枢轴式,石门正面镌有乳钉和铺首,门扇均嵌在石门坎的深槽之中,呈紧闭之状。
墓室内部结构,系模仿陵寝地面布局,由主室、后室、东壁龛、西壁龛构成。主室从前至后,依次置有石墓志、石供案、石棺床等。棺床位于主室中央,由5块汉白玉石经精工雕饰后拼合成。出土时,棺床上和四周散落着大量彩绘漆片。据发掘现场分析应为一椁一棺,均已腐朽无存。棺床上有一男尸位于左侧,右边除了少许腐烂木屑和漆片外,另无它物。右边所空之处理应是刻意为王后留出的位置。据文献载:“王后王氏先昭王二十七年(洪武三十年)殁。楚王归寝时曾将王氏迁入合葬。但据以上分析,王后可能只是迁入了陵寝,而未与昭王同室。清理时,昭王遗体已腐烂无存,仅有少许残骸。入殓时的衣饰亦腐烂不清,仅见腰部配有腰带,头部有乌纱帽的黑纱痕迹。
随葬品主要分布于供桌上下、后室及左右耳室。出土了当年皇上分封的金册、金室、楚王身前使用的印章等珍贵文物,还出土了一批铜祭器、瓷器和其它随葬品共100余件。其中出自东、西壁龛和后室的全部是小件明器,多为铅锡质地的小壶、杯、盘、炉、刀、剪等。主室自南而北放置《大明楚王圹志》、供桌、棺床,均为石质。供桌上置“五供”和“一室”,(髹金漆木盒)、“一册”(石函),桌下东南角放一瓷坛,棺床上置一椁一棺,已朽。墓主骨架已朽,置于东侧,其腰间佩戴一条由23块木芯铍的包金块组成的腰带和半方铜镜。石质灵牌共有5个,分置圹志之南、供桌与棺床之间、东龛和西龛及后室的门坎上。供桌上漆木盒内出一方龟纽髹金木印,印文阴刻“楚昭王室”。《大明楚王圹志》文字为阴刻文,涂有朱砂,记载了墓主人朱桢的生平。
作为亲王的朱桢,正如明制所规定:岁禄853万石,甲士万千,其位仅次于天子,而称雄一方。从昭陵其气势庞大的陵寝建筑看,确不失一代王者之风韵。
明初,由于帝王陵寝竞相大兴土木,耗资巨费,使财政支付困难,迫使统治者不得不对此加以限制。故自仁宗以后对陵寝规制始有俭约。至孝宗时,大行遗诏:“惓惓以节俭爱民为本,乞敕内府诸司,凡葬仪冥器并山陵殿宇务从减省。”而对亲王陵寝的规制则早在正统十三年便规定:“亲王墓地不得超过五、六十亩,房十五间。”朱桢以后的王陵寝均未超出规定,故而比昭陵要大为逊色了。
妃子墓(地宫):此墓为昭王朱桢五妃之一。位于昭茔外西侧约二百米处。圆形冢顶,径约6米,厚约2米。其为厚约0.25米的木炭层包至墓室底,木炭层下为由细沙粒、石和黄土掺合糯米浆而成厚约0.5米的三合土层,起加固墓室及防盗作用。墓室(地宫)砖砌,墓门等部位为石质构件。单室,有左、右耳室,后龛室,全长11.3米,总宽6.9米,通高4米,约77平方米。墓室南部辟三门,青砖封门(作用同昭王地宫门)。墓室为纵列券顶。出土金扣子、凤冠(残)、金香包、瓷罐等文物。目前除了朱桢的陵墓地宫被发掘外,其妃子的墓葬地宫也经考古发掘。这里的王妃墓是胡氏、刘氏、程氏其中一位的墓葬,具体是谁的不清楚,也难以查到有关资料。
明代楚王朱桢简介
楚王朱桢出生于至正二十四年,也就是甲辰年1364年四月初五,他的母亲是胡充妃。楚王朱桢洪武三年七岁的时候受封为楚王,之所以封他为楚王,是因为他出生时朱元璋鄱阳湖大捷,彻底打败了陈友谅。
洪武十二年二月册大都督佥事王弼女为楚王桢妃,也就在这一天朱桢与大他一岁,出生于至正二十三,癸卯年1363年的王弼的女儿为正妃。王弼很早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洪武三年时,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洪武十一年封为定远侯。洪武二十六年陷蓝玉谋逆案,明史上说是被诛,很奇怪的是王弼老家是安徽定远,可他的墓在今四川盐亭县,可能他陷蓝玉谋逆案被发配到四川并死在四川。
楚王妃王氏母亲是王弼夫人吴氏,她生了两个儿子楚庄王朱孟烷,楚府寿昌王朱孟焯,还生了四个女儿。楚王妃于洪武三十年正月初三日去世,去世的时候35岁。
楚王朱桢有十个儿子,女儿不祥。其他藩王的第一子基本都是嫡长子,朱桢则不同,他的第一子和第二子都是庶子。
1.洪武十四年四月 皇第十一孙孟熜生楚王庶长子,洪武三十年封为巴陵王,同年去世年十七岁。
2.洪武十五年三月 戊寅皇第十三孙孟炯生楚王庶第二子,被封为永安王,宣德七年四月己亥去世,年五十岁。
3.洪武十五年四月 己亥皇第十四孙孟烷生楚王世子,洪武三十二年(建文元年)封为王世子,永乐二十二年袭封,正统四年八月壬寅薨,年五十八岁。母亲楚王妃王氏。孟烷的正妃是邓愈的孙女,邓妃无子。
4.洪武十六年七月 辛未皇第十六孙孟焯生楚王第四子,三十二年封为寿昌王,正统五年五月壬子去世,年五十八。母亲是楚王正妃王氏。
5.洪武二十年三月 壬申皇第二十四孙孟炜生楚王第五子,永乐二年封为崇阳王,正统十二年二月乙亥去世,年六十一。母亲是潘氏。
6.洪武二十一年正月 庚辰皇第二十六孙孟爚生楚王第六子,永乐二年封为通山王,正统七年九月乙卯去世,年五十七。母亲李氏。
7.洪武二十二年九月 壬午皇第三十孙孟灿生楚王第七子,永乐二年封为通城王,景泰六年十一月壬辰去世,年六十七。母亲华氏。
8.洪武二十六年正月 辛亥皇第三十七孙孟炤生楚王第八子,永乐二年封为景陵王,正统十二年十二月乙卯去世,年五十三。无子除封。
9.洪武二十七年二月 癸未皇帝四十一孙孟爟生楚王第九子,永乐二年封为岳阳王,宣德元年五月丙午去世,年三十三。
10.永乐十年十二月 丙寅楚王桢第十子孟炬生,成化十年去世,年六十三。
另外楚王朱桢墓,旁还葬了他的一个妃子程氏。
作为亲王的朱桢,正如明制所规定:岁禄853万石,甲士万千,其位仅次于天子,而称雄一方。从昭陵其气势庞大的陵寝建筑看,确不失一代王者之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