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收藏动态 > 【考古发现】 绛州横水西周古墓是西周倗国国君、夫人墓

【考古发现】 绛州横水西周古墓是西周倗国国君、夫人墓

来源:  浏览 3915

绛县横水大墓沉睡3000年的古墓竟然是西周倗国国君、夫人墓,这座西周古墓是山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西周古墓是西周倗国国君、夫人墓的发现是因为盗墓贼的光顾而引起考古专家的关注。是西周倗国国君、夫人墓位于横北村北坡一带,北望绛山,南眺中条。一条小冲沟将墓地分为东西两部分,在冲沟两边断崖上,可以看到西汉时期的墓葬。此处背风、向阳、近水,自然是理想的居住地和埋葬地。

    然而,沉睡三千年的古墓,就这样被扰醒了。假如,不是无孔不入的盗墓分子光顾,也许它会继续沉默下去,将这份珍贵遗产留给我们的后人。横水墓地满目疮痍、身遭九洞的3号大墓,他们根据钻探又确定了规模比较大的1号和2号墓。令大家欣喜的是,这两座均毫发未损。在3号墓的盗洞中,还留有盗墓贼准备运走的一批青铜鼎以及哄抢时遗漏的玉器。专家来到发掘现场后,不禁为之一震。三座墓葬的墓室面积都接近30平方米,深度在15米左右,1、2号各带有很长的斜坡式墓道,大约25米,而且呈并列的“Ⅱ”字形排列。这种形制属于什么时期的呢?“应该属于西周时期的吧!”再看1、2号两个墓坑的主棺,都有大量的陪葬品,各自棺椁间还有三四个殉人。像如此规模的墓地,就是在西周时期,也算比较少有的,“这绝不是普通的贵族墓,难道埋藏着国君级别的人物?”
西周古墓女主人墓室更豪华
在西周古墓中发现遗骸为女性,仰身直肢葬,嘴中含玉,饰品琳琅,可见散落着的项饰和玉组佩,3个殉人以苇席裹包,在棺外“陪伴”着她。随葬铜礼器有五鼎、五簋等,共25件,其中8件有铭文。

在接下来的清理中,青铜器上的铭文揭开了人们期待已久的疑问。其中一个铜鼎的内腹壁上刻有“倗伯乍毕姬宝旅鼎”,这是何意?其意为倗伯为夫人毕姬做的器物。

根据这一青铜器上的铭文,确定了倗伯的夫人叫毕姬,是一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子。从毕姬墓室出土的陪葬品,可以看得出她生前的尊贵。因为,5件鼎都出自1号墓。1号墓也是整个横水大墓群中最大的一座墓。

而2号墓主人为男性,俯身直肢葬,也就是说面部朝下,趴在棺中,全身饰有玉覆面、玉串饰、玉璧、玉柄等等,殉人比夫人多一个。随葬的铜礼器为三鼎、一簋等,加上其他器物总共16件,8件有铭文,写着“倗伯□作宝鼎……其万年永用”,说明是倗伯为自己做的器物。
难道说,这里是西周倗国的墓地?
 晋国自武公开始,大兴灭国之风,先后吞掉霍、虢、虞、冀、黎、杨等17个国家,均能在史籍中查找到线索,可倗国竟无稽可考。不过,“倗”字在西周金文中却较为多见。

20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置回一件西周铜鼎,有如下铭文:“晋侯令□追于倗,休又(有)禽(擒)”。意思是说,晋国的军队在追杀敌人时,到了倗国边境时也要停止追击,是否说明了倗国与晋国的关系比较微妙?而其中这个“倗”指的应该就是横水墓地发现的“倗”。这样的话,“倗”就是西周时期位于横水一带的小封国。

如此看来,晋国疆域在西周中期以前,南不过绛山,北至霍、杨国,东南抵中条山余脉,而中条山和晋国西面的吕梁山均是戎狄聚居地。因此,当时晋国的实际疆域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翼城、曲沃、襄汾的河西部分,位置恰在汾河之东,正合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关晋的始封地在“河、汾之东,方百里”的记载。

也许,因倗国太小了,众多史书居然对它只字不提,亦或许,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吧,人们仍在思索中。

我们知道,周武王灭商以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分封制,据说有八百诸侯之多,各诸侯又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它是按照诸侯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而划分的。这种分明的等级关系,也体现在青铜器的使用上,即周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根据级别逐级递减,依次为九鼎、七鼎、五鼎、三鼎、一鼎。而倗伯夫人墓中随葬有五鼎,由此可见,倗伯家族应属“伯”之爵位。

还有一个奇特、罕见的现象,那就是他夫人的墓比起倗伯国君还要富丽堂皇,这是为何?

根据现在的认识,有一种可能是,倗伯是姬姓之外的,他的夫人属于姬姓。按通俗一点的解释讲,即娘家可能为王族,倗伯算“高攀”了。你想,在毕姬墓中,还出土了周王室当朝宰相送给她的青铜鼎呢。还有一种是下葬早晚的问题,也许在倗伯夫人下葬时,正是国力强盛之时,自然规格高、陪葬品多。

不过,这1号墓的挖掘可真花费了大家不少心血,从世间初现的红色荒帷,再到组合复杂的玉组佩,“毕姬”一刻也没让各位闲着。一直在现场进行清理工作的吉琨璋以及队员们,一边提取着令人眩目的组佩,一边发出惊叹:“太少见了,真是太漂亮啦!”

可能是因为在下棺过程中或下葬后,棺内进水,使一串串组佩发生了移位,全都堆到毕姬的下颌底了。而且,除了组佩,还有一组组项饰和发饰也重叠着。几名队员盯着这些宝贝看了好久,一下都不敢动,担心某个玛瑙管子方向错位,就可能使整个难以串起,带来学术上的损失,所以压力非常大。

他们只好反复盯着看,在头脑中筛选不同的方案,“它到底是怎么串在一起,怎么组合的呢?”最后决定进行详细地绘图、照相、编号,采用原位原态串缀法提取,将细小“零件”一个个移至泡沫板上,保证了相互叠压的组佩层层剥离不致混乱,保留了主人佩戴时的原始状态。这也算是本次发掘当中的一个创新。

想象一下,如若胸前戴上这样的组佩,走起路来定会发出清脆悦耳的环佩之声。你知道吗,能从横水大墓中出土几套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的玉组佩,就足以让世人大开眼界了。当年,拥有它的倗伯夫人该是多么光彩照人、雍容华贵啊!

三年发掘探明西周倗国古墓

其实,绛县横水墓地的范围很大,墓葬数量也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那三座。

2005年3月,元宵节刚过,他们继续对墓地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勘探。勘探采用排孔法,由已发掘的2、3号墓葬中间向四周展开普探。

等到了5月,基本上确定了墓地的大致范围,也让大家知道了其布局有清晰的等级划分,换句话说,即存在较为严格的区域划分,等级分明,排列有序。其中,大中型墓主要分布在东部,而小型墓多位于西部。

考古发现大量西周墓葬、青铜礼乐器,其中鼎的出现频率最高,另外还有陶器、原始瓷器、漆器以及小件器物如玉石器、串饰、铜车马器、铜兵器等,而且经常发掘出带有“倗伯”铭文的青铜器。这为进一步确定墓地的性质提供了重要资料。

至此,从铜器铭文、墓葬规模和随葬器物的级别看,可以断定:此处就是西周时期倗国国君、夫人及其国人的墓地!(注: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项目被列入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6年,该项发掘工作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一等奖,之前这一奖项始终空缺,由此成为继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发掘后,我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考古发掘项目。

 古倗国的渊源

    依据绛县横水西周古倗国墓地葬制特征、出土器物、礼器铭文等考古成果,参照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倗系隗姓。

    隗姓出自中原北部少数民族赤狄部落,分布于山西、陕西黄河沿岸,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渐渐融合于华夏民族,商末为相对独立的附庸方国,其国王依附于周,娶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姬高之女为妻。姬高在伐纣兴周中立有大功,被兄长周武王赐爵为“伯”,封于毕方故地(今陕西咸阳市毕原),故称毕国。周成王当政时年幼,由其几位叔父辅政,姬高乃辅佐国政的“三公”之一,尊称毕公高。周武王大封天下时,将其侄女婿列入亲族,赐为“伯”爵,分封到周原(今绛县横水镇一带),以姓为国,是为倗国,其国君被尊称为“倗伯”。

    从绛县横水古倗国墓葬中倗伯面西俯身之形态看,倗伯虽贵为一方诸侯,但仍保持着赤狄民族的葬俗。毕姬为周王室宗女,倗伯对其尊爱有加,其葬制规格明显高于丈夫倗伯,陪葬品也比倗伯丰厚。

古倗国的疆域

    周王室将分封对象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将分封面积定为王畿千里,公、侯百里,伯70里,子、男50里。倗国为“伯”等级的诸侯国,始封面积应在方圆50-70里之间。笔者详查垣曲、闻喜、曲沃、翼城、侯马等周边县市的历史沿革发现:西周早期,地处绛县东北部的翼城、曲沃一带为周成王 “桐叶封弟”的唐国(后改为晋);地处绛县西部的闻喜东北隅为舜帝赐封于豢龙氏董父的古董国;地处绛县南部垣曲县境内的是东山赤狄皋落氏领地。

    据此判断,古倗国的疆域应当是以绛县横水镇为核心,东、北面以峨嵋岭(绛山)为界,与晋国隔山相望;西面与古董国接壤;南面以中条山横岭关为界,与东山赤狄皋落氏毗邻。东西直线约23公里,南北直线约30公里,总面积约690平方公里,与文献记载的分封面积基本吻合。

古倗国的兴亡

    古倗国的建国年代,根据文献记载和古倗国的历史渊源,基本可以推定古倗国乃周武王姬发当政时所封的异姓诸侯国,时间应在公元前1050年前后。

    古倗国的消亡年代,笔者详查《左传》《史记·晋世家》等典籍,参考绛县横水古倗国墓葬、曲沃天马晋侯墓葬、翼城大河口霸国墓葬等出土文物,初步推断古倗国是被晋国于公元前705年前后所兼并。

    西周时,晋、倗两国隔山为邻。上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回一件西周铜鼎,上镌铭文:“晋侯令□追于倗,休,又禽。”其释文是:“晋国军队追杀敌人,到倗国边境停止了。”由此推断,极有可能是晋国出兵征伐倗国,倗国国君慑于晋国的强势,为保全身家性命,避免生灵涂炭,主动依附于晋国,因属和平过渡,未被史书载录。

    有专家称,古代“倗”“蒯”通假,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蒯得极有可能乃倗伯后裔。古倗国墓地发掘证明,其墓地使用年代约在西周早期偏晚至西周晚期,与前述古倗国的存续年代基本吻合。

古倗国的都城

    都城是一个诸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文物局主持发掘的周家庄遗址,位于古倗国墓地东2.5公里,包含仰韶中晚期、庙底沟二期、二里头期和二里岗期多个时期的遗存,以龙山期聚落面积最大,却未发现西周时期的遗存,显然不是古倗国都城。

   现横水镇应为古倗国都城,理由有三:其一,该镇距古倗国墓地南面直线距离仅1.5公里,其墓地方位完全符合周易风水理论;其二,《竹书纪年》载:“翟人伐晋,周阳有白兔舞于市”;又《水经注》记载:“涑水西过周阳邑南,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证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横水镇为周原、周阳邑,是个比较繁华的城市,已为晋国属地;其三,横水镇现存的汤王庙、真武庙等古庙宇,证明该镇历史的久远。

古倗国的国情

    通过实地考察、参考相关史料,古倗国位于中条山与绛山之间的涑水河流域,气候温和,水源充足,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乃人类理想的宜居之地。

    从古倗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漆木器、骨器、纺织品、麻绳、苇席等大量实物看,当时倗国农业、畜牧业、冶炼业、纺织业、制陶业、手工业、编织业已相当发达。近年,国家文物部门对绛县横水古倗国墓地周边进行全面勘察,发现了集中连片的周家庄、崔村、柳泉、居太、柳庄、尧寓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证明当时倗国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按周朝疆域及人口推算,古倗国人口应在5-8万人之间。


上一篇:【考古发现】洛阳市西朱村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古墓葬

下一篇:河南新乡原阳县东汉晚期砖室墓最新考古发现

更多关于 【考古发现】 绛州横水西周古墓是西周倗国国君、夫人墓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