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收藏动态 > 李莲英墓被发掘引发李莲英生死之谜

李莲英墓被发掘引发李莲英生死之谜

来源:  浏览 2108

李莲英墓位于北京西郊恩济庄太监茔地,文革时期位于原来海淀区六一小学,李莲英墓文革时期被发掘后发现李莲英墓竟然只有头颅的没有身子的墓。李莲英是正常死亡吗?传闻李莲英有四处墓地, 海淀区西八里庄以西恩济庄的墓地是李莲英真正的墓地吗?让样子收藏网带你了解李莲英墓地和生死之谜。
李莲英墓为何在海淀恩济庄?

  原来这墓地里有三百来块墓碑,现在建盖了很多小区,那些碑也不知都哪儿去了。恩济庄只接待在皇宫、南府、景山和西苑效力的太监,那些在圆明园、颐和园效力的太监,死了以后,只能埋葬在颐和园以西,离青龙桥不远的一个叫槐树居的地方。

恩济庄太监墓中规模最大的要数李莲英的墓地了。墓室建筑很富丽,按当时的讲究,叫“两门王楦”,全用汉白玉建造而成。第一道门,门框上有一副对联:通幽向明昭千古,大中至正固千秋。第二道门的门框上也有一副对联:秉性惟真承眷厚,居身克谨得安心。

  两门相距不足一丈,构造基本相同,门后皆刻有石槽,当把石门关上时,一块巨石便滚落到石槽之中,使石门再无法开启,以防盗贼入内。第二道石门上边还有一个三寸多长的铁销,别在石缝之间。

  过了两道石门,便是墓室。墓室长一丈二尺,宽一丈,四周的墙壁全是用石头砌成,面上铺的全是汉白玉。由于人还未死,其中只有一架棺床,别无他物。棺床是停放棺材用,长约一丈,宽约四五尺,高约一尺,上面刻着六角形的花纹。在棺床的正中间,有一个圆孔,但没有打穿,圆孔四周,刻有弓水纹形的图案。

  在棺床下面有一口水井,棺床正中圆孔正对着井口中央,这是宫廷里埋葬的讲究,称为“金井玉葬”。
民间传说,李莲英在建坟时耗资巨大,不惜任何代价,动员数千民工。从周围百里外村庄收买了大量鸡蛋,完全要蛋白不要蛋黄,用蛋白拌石灰,江米粥灌浆,修筑整个坟茔。有人曾对李莲英的“鸡蛋坟”吟诗一首:“马鬣封头鸡卵坟,黎民血泪染石灰。可叹莲公达显宦,焉与三宝共争辉?”诗中的“三宝”指的就是“三宝太监”郑和。都传说北京有座郑和衣冠冢,李莲英对郑和无限崇仰,每年清明节都要到郑和的墓前朝拜。李莲英生前安排埋葬此处的目的就是为了与郑和齐名后世。

  1966年,李莲英的坟墓被“造反派”们发现砸开,在墓中发现了许多价值连城的陪葬品。其中的一颗钻石帽饰,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戴的那颗还大,另外还有三件宝物:汉朝的青玉土浸剑、满黄浸玉镯,宋代的青玉褐浸环,都堪称无价。但令人吃惊且奇怪的是棺椁里只有一颗腐烂干净的骷髅头!头部以下的被子里空空荡荡,连一节小骨头也没有!李莲英的躯干去了哪里,至今仍是一个谜。李莲英死后,民间还曾经传说,其家人在李莲英入葬后,为他安装了一个木质的生殖器,此说广为流传,但是真是假,也随着李莲英身体的不见踪影而永远得不到答案了,李莲英墓的谜团更为离奇。
  恩济庄地处海淀区西八里庄以西,现在盖了不少小区,那条灯火辉煌的阜石西路被人们称为海鲜一条街。但如果问问巷子里的老住户们,他们大多都知道,这方圆几里曾是清朝太监的墓地。

  这恩济庄的名还是皇帝所赐的呢,清世宗雍正为解决太监死后的葬地,拨银万两修建了恩济庄太监坟。据1958年北京市文物普查结果,恩济庄坟地所埋太监有两千七百余人。
41年前的发掘李莲英墓

  1966年初夏,北京海淀区的一处静谧角落,五六个人正在挖掘一个堡垒形状的土堆……。

  挖掘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却进展不顺,土堆的土质远比挖掘者预想的更为坚硬。事实上,这些人挖掘的并非是一个普通的土堆,而是一座巨大的坟冢。

  挖掘的所在曾是北京市“六一”学校的旧址。在校园的西南边,有一个极为幽静的角落,学校的人称那里为小花园,这座位于恩济庄46号院的花园里没有更多的景致,难以想象,这个如今看似普通的角落,曾经却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大墓地,而传说中的陵墓主人,更是一位有着特殊身份的人物,虽不是皇亲国戚,但富甲天下,不是王侯将相,却地位显赫,他就是清王朝赫赫有名的大太监李莲英。

  当年,陵墓占地约有20多亩,由南向北延伸,墓地最北端是一座金水桥,由桥向北是整个墓地中最有气势的一座汉白玉质地的牌楼。赵广智回忆说:这个牌楼上面有匾额,写的是“钦赐李大总管之墓”,牌坊上首写的是“阆苑清风”,下首写的是“仙台飘渺”,两个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通幽向明昭垂万禩,大中至正巩固千秋。

  赵广智曾是“六一”学校的教师,他回忆说:“就在7月底8月初,文革主任把我们领到小树林李莲英坟前,说从明天开始,把李莲英坟给我砸了!说是‘破四旧’。”

  但谁都不曾料想,打开一座坟墓竟会是一项如此艰巨的工程,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连续不断的连挖带掘,但整个坟冢却几乎毫发无损。

  赵广智回忆说:“那是三合土,是用糯米汤、鸡蛋青,还有黄土白灰和成的。”

  一个星期过后,巨大的坟冢终于被挖开了一个豁口。可接下来的情况却让人绝望,一层花岗岩出现了。没多久,便报废了三把大锤。

  要靠人力凿开坚硬的花岗岩,几乎不可能了;墓室隐身在何处,同样没有答案;而墓室中究竟有没有墓穴主人更是无法预料的。那条通向墓室的神秘之路究竟会在哪里呢?

  就在这时,一个老人走到了他们跟前。老人问他们:干嘛呢?赵广智回答:挖李莲英墓呢。老人接下来的话,让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赵广智回忆说:老人说,傻小子,别这么干,你挖不动那儿,来,我告诉你。老人神秘地指出了墓碑的方向。老人说在这儿往下挖,这底下是地宫,后面是马道,我小时候下去玩过。

李莲英墓高规格的“金井玉葬”

  神秘老人所指的挖掘地点就在坟冢前两块巨大的石碑附近……

  又是三合土,接下来是一层碎石。在清理了近两米深的碎石之后,一块青色条石渐渐显露出来,条石上面有一个圆洞,而这个圆洞应该就是阴阳相通的地方。

  接下来的发现令他们惊喜万分,他们歪打正着,绕过了墓道而直接找到了墓前室!

  这间墓前室是一个3米见方的厅,用汉白玉石砌成,东西两面墙上有雕工极为精美的图案。南北面各有两扇门,南门连接着墓道,而北面的一扇门通向墓室。

  这道紧闭的石门,是他们需要突破的最后一道防线。

  赵广智忽然想起了那扇封住墓道的石门,由于他们绕过了墓道而直接进入了墓前室,所以可以看到封住墓道的门是怎样的设计。两扇门的结构应该是一样的!

  赵广智介绍说:“这大门下边挡着它的有一个石球,有一个槽,它关上的时候,这个石球就滚在槽里面去了,正好一个半圆,把这一半卡在这儿,你在外头推就推不开了。”

  赵广智找了一根钢丝,照着墓道门上的球圈成一个钢丝圈。他把那个圆圈从墓室门缝顺进去,往地下放,兜那球。第一次钢丝滑脱了,赵广智第二次往底下兜,一下就套住了那个球,一使劲,门开了。

  李莲英之墓的墓门就此被开启了,赵广智找来手电,小心翼翼走进了墓室。

  这时他们发现,棺材几乎从棺床上掉了下来。难道这里曾经有人来过?

  棺材是紫红色的,棺材上头描了金花,非常细腻。停放棺材的是一张汉白玉棺床,在棺床的上面,他们发现了一个没有打穿的圆孔,伸手进去一摸,摸出一个挂着玉坠的荷包和一些散落的铜钱,说明李莲英的下葬规格是“金井玉葬”,这是一种规格极高的下葬方式。

  紧接着,他们在墓室的墙壁上看到很多黄色的印记,赵广智他们分析,这些水印应该是地下水溢出来,又回落之后留下的,而棺材之所以会发生倾斜,应该就是随着地下水的涨落而漂移了原来的位置、从棺床上歪了下来,因为撞击,棺材的顶部留

  下了些许变形和开裂。

  赵广智将撬杠缓缓地伸进了棺木开裂的缝隙,屏住呼吸,用力一撬就把它撬开了。

  赵广智回忆说:“里边平平整整躺着一个人形,有头,有胳膊,有脚,盖着被子。”

  傍晚时候,工作组组长连同文物局的两位同志赶到了墓室现场。他们在墓室的入口处架起一盏探照灯,昏黑的墓室里稍稍亮了一些。其他人都到了门外,由赵广智一人开始清理棺材。

  只有头颅的坟墓

  赵广智在清理棺材的时候,想直接搬动尸骨,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双手最后触摸到的是一个皮包骨的头颅……。

  赵广智想先把被子掀起来,结果手抓下去以后却抓起一把黑色的泥!他仔细一看,黏糊糊的黑泥是已经烂掉的被子,心悸之余,赵广智决定直接搬动尸骨。赵广智回忆说:“我就把手托在他的右腿、右脚那儿,使劲这么一搬,鞋底子下来了,掰一个鞋底子来,一看里面像黑棉花一样,大吃一惊。”

  鞋里面为何要塞上棉花?难道鞋没有被穿在脚上吗?

  紧接着,赵广智摸到了一层厚厚的衣服,取出一看,是一件长袍,这件长袍竟然没有腐烂,依旧能够完整地抖开,而在衣服里却没有骨头,全是黑棉花那样的东西。

  而到了尸体的腰身部位时,赵广智摸到了一件硬物,拿出一看,原来是一串佛珠。随即,他又发现了一些随葬的金银珠宝,一共有50多件。

  赵广智逐渐摸到了棺材的头部,突然,他的手停住了。赵广智回忆说:“我现在还记得那头颅的样子,颧骨高,噘着嘴。不是骷髅,上面还包着一层皮。”

  赵广智就意识到,这是一座只有头骨的坟墓!

  神秘的气氛一时间笼罩着小小的墓室。

  尸骨不会腐烂成灰,仅剩下一颗头骨,而尸体也绝不可能遭到过破坏,因为,无论是整齐有序的墓室,完好无损的棺木,还是50多件价值连城的随葬品,都说明在此之前,墓室从未曾有人来过。

  在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之后,坟墓的清理工作又持续了几天,而那颗头骨则被随意弃置在外了。

  鲁玉环也是当时“六一”学校的老师,也曾亲眼目睹了李莲英墓被毁的过程。鲁玉环回忆说:那个头就被学生当足球踢了,就是你踢我踢的,就是他不是有小辫嘛,悠起来瞎扔,扔好远,学生说可恨透了,扔厕所吧!

  赵广智在一天晚上,借着上厕所,拿了一个粪勺把那颗头捞了出来,埋到了一个山坡下。头骨被重新掩埋,下落从此无人知晓。

李莲英死因成谜

  1984年7月的一天,一名中年女性来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借阅档案,而她要查找的档案却令工作人员非常奇怪。

  在档案馆保存的1000多万份档案中,查阅太监档案的这还是第一次。

  查找档案的女士名叫佟洵,如今是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一名教授,而在20多年前的1984年,佟洵在人民大学历史系完成了清史研究进修班的学业,正着手准备毕业论文,佟洵选择的人物正是太监李莲英。

  佟洵感到,发生在“六一”学校的“头骨事件”,这也许隐藏着一个不曾公布于世的惊天秘密。

  在查阅史料的过程中,佟洵发现,对于李莲英出宫直至死亡的记载,内容大致相似,都说是因病而终,还有记载说在李莲英死后,隆裕太后赏银两千两。

  那么,棺材中只有一颗头骨的事实究竟要说明什么?难道“六一”学校的那座墓地有可能是座假坟吗?

  而事实上,关于李莲英的坟址,民间的确众说纷纭。佟洵介绍说:据说他在北京有4处坟,说李莲英出殡的那一天,同时由他们家抬出了4口棺材,向着北京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去,有的说往东去了,就葬在了清东陵,葬在了慈禧陵的旁边,那么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葬在永定门外的大红门南顶村。

  佟洵打听到,在大红门的南顶村,确实曾有过一块李莲英家族的墓地,而且有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九龙山庄”。

  然而,当1984年佟洵来到南顶村时,却并没有找到任何李莲英葬于此地的证据。就在佟洵一筹莫展时,有人告诉她,在西直门附近有李家的后代。

  佟洵终于找到了一个名叫李乐正的人。李莲英在发达之后,从自己的兄弟那里过继了4个儿子以续香火,李乐正正是李莲英的过继孙女。

  李乐正告诉佟洵,大红门埋葬的是李宝泰,还有李莲英过继的李宝泰的那个儿子李福海。李莲英原名李英泰,李宝泰是他的三弟,李福海就是李莲英从李宝泰那里过继的一个儿子。

  李乐正说恩济庄的李莲英坟是真坟,其它的全是假的。但关于墓中只有一颗头骨的事情,李乐正似乎忌讳颇深,避而不谈,这不禁让佟洵感到一丝疑惑。

  但佟洵已经高兴万分,起码她已证实1966年赵广智他们挖掘的坟墓就是李莲英的陵寝,而棺材里那颗孤独的头骨也确实就是李莲英的遗骸。

  此时,另一个更大的疑团开始浮出水面:李莲英为何会落下身首异处的下场?难道李莲英之死真的非同寻常么?

  史料中关于李莲英的死亡情况只有“病故”二字。1908年11月22日,慈禧皇太后在光绪驾崩仅仅一天之后,病死于西苑仪銮殿,在为慈禧守孝满百天后,李莲英请求告老还乡,隆裕太后随即恩准。

  1909年二月初二这一天,61岁的李莲英黯然离开了皇宫,三年之后的1911年二月初四,李莲英在北京死去,终年64岁。

  佟洵发现,相关史料中对李莲英的病因却只字未提。李乐正说她的这位祖父是死于痢疾,得病三四天就突然死亡了。但佟询却从李乐正的回答中发现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因为1911年3月4日正是初春季节,这个时候得痢疾让人费解。

  佟洵认为,那些史料中模糊的记载,那些散布于民间的传闻,以及李莲英后人言语中的破绽,都已经暗示了李莲英之死的种种蹊跷,而其棺木中身首异处的事实,更被她看作是李莲英死于非命的铁证。

李莲英究竟为何人所杀,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

  有学者考据说,江朝宗宣统二年(1910年)正在陕西汉中镇总兵任上,直到1912年(民国二年)才回北京担任北洋政府北京卫戍司令。江朝宗远在几千里之外,并不在所谓的“九门提督”任上,怎么可能请李莲英吃饭并设局杀之呢?同时,也有人认为,小德张同李莲英,并没有共过事,两人没有利害冲突,杀人动机不存在。最有意思的是,还有人说,一般杀人,都是提着首级走的,哪有提着身子走的呢?三是在去山东讨债途中被悍匪所杀。这一观点,也被无数专家质疑。以李莲英的财富地位,他怎么可能亲自出门讨要债务呢?但是,支持这一观点的人,另有新说。他们说,李莲英曾有一个侄孙女,嫁到了山东省无棣县。

  他曾去山东探望侄孙女,顺便到泰山一游,走到山东和河北交界的地方被人杀死。当时跟随的两个侍从吓得失魂落魄,只把李的头颅用包袱兜回了北京。同这一观点相近的说法,还有人称,李莲英出宫隐居之后,也是要出门的,比如,他对慈禧太后,总是感恩戴德,每年都要去东陵拜谒慈禧陵寝,结果在半路被人杀死。他的首级,被人扔到了北京李莲英家的门口。

  从这些传说和观点中,大致可以理出下列头绪。一,李莲英死于他杀,是事实,病死之说,仅仅是其家人说法,不足信。二,李莲英死于仇敌。尽管李莲英圆滑机警,却仍有大量仇家。“权倾朝右”之人,肯定是踩着别人的尸体向上爬的。仇家可以是革命党人,也可以是宫中同道,亦可以是袁世凯授意之人。其实,最有可能杀他的人,则是光绪皇帝的弟弟醇亲王载沣,其时任监国摄政,权倾一时,他杀人的动机也是有的,因为有人说正是李莲英下手毒死了光绪皇帝,报哥哥被杀之仇,顺理成章。至于悍匪劫杀之说,则有点牵强。三,李莲英被杀地点,并无确切之说。因此,极有可能是杀人者扔还了李莲英的首级。李家之人,找不到尸体,只好将其脑袋壳下葬了。李莲英生前荣华富贵,死后也得以厚葬,其墓前也有“大中至正巩固千秋”的对联,有“饰终之典等于元勋”的碑文,但是,他的头骨被挖出来后,曾被学生当足球踢,最后被扔进了学校茅房的粪坑……直到有一天晚上,那个亲手挖开李莲英墓的人,北京“六一”学校老师赵广智先生拿了一个粪勺,把那颗头颅捞了出来,埋到了一个山坡下,从此无人知晓。
 李莲英出宫两年后,于宣统三年(1911)二月初四日悄无声息病死在北京自己的寓所里,时年六十四岁。而此时绵延了二百多年的大清帝国,也已经风雨飘摇,危在旦夕了。尽管如此,清宫里隆裕太后对这个一辈子为其当牛做马的忠顺奴才的死,还是十分伤悼,于是下令赐银千两,赏埋京西恩济庄太监茔地。

李莲英死后的丧葬规格在清宫太监中也是最高的。他的坟墓,被允准建在恩济庄太监茔地中一个独立的院落里,前面有石柱桥及牌坊,牌坊横眉上书“钦赐李大总管之墓”,院内东西侧各有亭子一座。由于是太监,不敢僭制,其墓顶用三合土(即糯米浆合沙土、黄土、白灰而成)建筑。他的墓碑是用汉白玉制成,高三点五米,宽一米许,其规格实为历朝太监无法比拟了。惟有一条,因为生前名声不好,那些名臣显官、文人清士难觅一人为其撰写墓志碑文,无奈只好由晚辈子侄代笔,来进行一番自我吹捧和美化。这也是传奇太监李莲英宠辱一生的最后缺憾了。
作为一个太监,他的皇室奴仆身份和千百个同行一样,是无法更改的。他们一样有着苦难、屈辱的童年,有着残缺的身体和残缺的生活,一样享受不到家庭和亲情的温暖。所不同的是,由于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信,李莲英的后半生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正是在慈禧太后的庇荫下,他得到了宫内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然而也正是得益于慈禧太后的惠顾,李莲英也和他的主子慈禧太后一样,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病死于西苑的仪鸾殿。在办理慈禧太后的丧仪之后,离慈禧太后死日还不到一百天,李莲英就于宣统元年(1909)的二月初二日离开了皇宫,这时他在皇宫内已生活了五十多年。这就是太监李莲英传奇的宠辱一生。
 

上一篇:清慈禧太后的翡翠西瓜今在何处

下一篇:【考古发现】中国最大的古墓群洛阳邙山古墓群

更多关于 李莲英墓被发掘引发李莲英生死之谜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