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收藏动态 > 考古学家梁思永

考古学家梁思永

来源:  浏览 2232

考古学家梁思永是第一个受到正规现代考古学训练的中国人,是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梁启超次子,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弟弟,他的嫂子的林徽因
  梁思永(1904-11-13——1954-04-02)。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广东新会人。出生于澳门,童年在日本度过,1913年随家人回国,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班。1923年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赴美国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梁思永在哈佛接受了完全现代的考古训练,系统学习了地质学、人类学、古生物学、社会学、化学、物理学等知识,曾在美国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研究。他获得学士学位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主攻东亚考古。期间,梁思永曾一度回国到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担任助教,兼任古物陈列所审查员,故宫博物院审查员。他参加了对李济、袁复礼在山西西阴村考古发掘的陶片整理研究工作,写成论文《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获得哈佛大学研究院考古专业硕士,成为第一个受到正规现代考古学训练的中国人。1928年9月,梁思永回哈佛大学研究院继续深造。1930年夏天,梁思永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先后负责黑龙江昂昂溪细石器文化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候家庄西北冈殷王陵、高楼庄后冈小屯、龙山与仰韶三叠层、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考定了仰韶、龙山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1931年,民国政府1930年6月7日颁布的《古物保存法》正式生效,田野考古发掘需凭执照才能进行,梁思永以侯家庄西北冈发掘领队的身份领到了中国“第一号采取古物执照”。1931年3——5月,他在后岗发掘中科学的提出了以土质土色和其中包含物的不同来划分地层,显著提高了中国田野考古技术。梁思永还主张在考古工地附近另租房屋作为工作站,吃住在工地,以提高工作效率,创立了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站制度。

梁思永

梁思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梁思永继续从事考古工作。1950年8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此时,梁思永因病不能从事田野考古,却是有力的学术带头人。他筹划着考古所的田野发掘,指导室内研究,制定计划。同时,为了培养新中国的考古力量,他积极支持由文化部、中科院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积极支持北京大学成立历史系考古专业,为新中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创造了必要条件。1954年4月2日因病逝世,年仅50岁。

上一篇:【考古发现】明代第五代亲王周懿王壁画墓

下一篇:【考古发现】隋代李静训墓

更多关于 考古学家梁思永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