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收藏动态 > 辽代张文藻墓

辽代张文藻墓

来源:  浏览 10285

张文藻墓位于河北宣化,是辽代古墓群中的一个,宣化张氏墓地中的张文藻夫妇合葬墓建于1093年,属于中国墓葬艺术史上的最后一个黄金时代。装饰以大量壁画,充实以大量随葬品,古墓室坐落在十一级台阶组成的陡峭墓道尽头,位于地下4.3米处,模拟了一座微缩的房子。参观者惊讶地发现这座着名的墓葬竟是如此窄小:穹顶的前室直径不足3米,垂直的墙壁仅有一米多高,几乎达不到成年人的胸部。棺床置于后室后壁的一扇假门之前,假门的门扇高度不足60厘米。
  与宋、辽、金时期的很多壁画墓类似,张文藻墓煞费苦心地以砖模刻仿木构建筑,创造出材料的幻视。此墓的修建者和装饰者把雕塑与绘画合而为一,用不同形状的砖组装成立柱、斗拱、椽子和假窗,再以艳丽的图案精细装饰。潜藏在这一做法下的仍然是明器的概念:“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借助于把一个砖墓转化为木结构的视觉呈现,生死之间的中间状态通过两种建筑类型的“杂交”而得以实现。

    张氏家族在设计和建造这一地下微缩建筑时遵循了中国丧葬建筑的一个既定传统。中国历史中唯有秦始皇定制了原大的俑人,汉代统治者旋即回到了微缩的传统。宋代理学家进一步明确声称,明器应该是“象平生而小”。在建筑方面,尽管高级墓葬往往被称为“地下宫殿”,很多装饰奢华的墓葬实际上故意做得很小。要真正认识它们的尺寸,人们必须亲自访问原址。例如,位于山东沂南的一座着名的东汉“地下宫殿”实际上非常低矮,其中的一个仿制茅坑只有实物的三分之一大小——墓主的死后灵魂想必是大大地“缩水”。张文藻夫妇的墓葬说明这种转化可以通过特殊的丧葬仪式获得:尽管张文藻的墓志将其描述为“状貌魁伟……力敌二三夫”,夫妇二人位于陀罗尼棺中的“复原的身体”只有90厘米和80厘米。

这座地下墓室不仅是一个微缩建筑,而且是一个“反转”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工人在地上挖一深坑、在坑中建筑墓室之后再以泥土掩埋,只留出大门的正立面。他们随后把室内的所有墙壁覆以白灰泥,在上面画出建筑细节和壁画。这一装饰过程把墓室内表转化为外表和外部空间:彩绘的仿木结构模仿着地上建筑的外部特征;壁画描绘了仙鹤在竹林中漫步;后室顶上是蓝色天穹,上面散布着日月星辰。

 张文藻的棺室有三门一窗,其中只有南壁上的门(即连接此室与前室的门)是真的。与此门相对的是前文提到的那座微缩门。它半掩于棺床之后,其半立体的砖雕形式和华丽的人字形山墙把它与西壁上的一座假门区别开来。西壁上的这个门是绘制的,不是雕刻的;是二维的,不是三维的。一个或为侍女的年轻女子手持一把锁,似乎正在把这个门锁上。旁边的另一个侍女正在给灯添油。如同我们在此墓的其他地方见到的,这第二个形象是将实物与二维、三维形式结合所创造的一个视幻图像:女子和红色的火苗以绘画表现;高大的灯座是浅砖雕,突出的灯台上则原来托有一盏真实的灯。对面东壁上绘有一方桌子,桌上陈列着笔、砚和空白纸张,上方是棂窗。

上一篇:【考古发现】海昏侯墓可能出土1800年前失传《齐

下一篇:【考古发现】西汉中山简王刘焉墓

更多关于 辽代张文藻墓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