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收藏动态 > 【考古发现】磁县北齐高洋壁画墓

【考古发现】磁县北齐高洋壁画墓

来源:  浏览 3081

磁县曾是历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邺所在地。相传,春秋时期的首霸齐桓公开始筑邺城,战国后归魏国,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邺城的西北郊丘冢林立,是东魏北齐时期的古陵墓区,位于湾漳村的北齐高洋壁画墓便是其中的一座。
磁县北齐高洋壁画墓原有25米高的坟丘,1958年村民们大量取土,坟丘被夷为平地,墓顶遭到破坏,墓室暴露了出来。由于墓室内有很深的积水,人们以为是口古井。便把古墓顶整修成一个简易的井台,用墓室里的水来浇灌附近的菜地。后来,村民们在它的东、西、南三侧建了住宅,其中有三户住宅坐落在了墓道上。

国家文物局批准,1987年至198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建的邺城考古队,对磁县北齐高洋壁画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这是一座总长52米,深12米的大墓,墓道两侧以及墓室的四壁上都绘满了壁画,高洋墓道的地面上还绘有缠枝忍冬以及莲花纹图案。经勘探发现,在墓室的正南方有一条270米长的神道,神道两侧站立有高大的石刻人像。
陵墓墓道呈斜坡形,南高北低,全长37米,上口宽4米,下底宽3.5米,北端深约9米。营造时,先在地面挖成有斜坡的近长形的大坑,然后在斜坡处用土坯垒砌出墓道的两壁,外抹草拌泥,最外抹了厚约1厘米的白灰,之后绘壁画。斜坡地面,则是把一层薄薄的垫土夯打后,抹草拌泥和白灰,然后进行绘制。

  地面上绘制了面积约120平方米象征着地毯的地画。地画的中部饰有14朵直径约1.4米的八瓣莲花图案,两侧绘二方连续的忍冬纹图案。三列图案用较粗的暗红色直线相隔,色彩庄重,显示了浓郁的北方民族特色。

  因为北方骑马民族有使用毛织地毯的习俗,北魏和东魏,都是鲜卑族王朝,北齐虽不是鲜卑族政权,但北齐皇族高氏属鲜卑化的汉人,所以,高洋的陵墓中的这种装饰不仅是非常合乎情理的,而且也是高等级墓葬一个重要标志。

  墓道的东、西两壁,壁画面积足有320平方米,表现的是高洋皇帝出行或者说是升仙时的场景。

  在东西两壁,地面上各有两列共106个仪仗人物徐徐前行,天空中41个神禽异兽飞舞奔腾,还有那些彩云、莲花等,气势恢弘。其实,出行的仪仗远远不止这百余人,墓室中那众多的陶俑也应是队列中的成员。

  最前面的是朱雀、神兽、青龙和白虎。在画壁的前四分之一处开始,是仪仗人物,大小与真人相近。人物的上方绘神禽异兽,流云莲花等。随着墙面增高,人物上方空间增大,到了近四分之三的位置,画家又点缀了几个禽兽。这几个形象既丰富了画面,又让人感到仿佛还有数不清的禽兽正源源不断地赶来,加入到这个升仙的行列。

  位于东、西壁中间部位的几个人物,身穿朝服,手持高大的旌旗、伞盖和扇形仪仗,装饰华丽、形制罕见,依据文献这些仪仗为皇帝专用,这是仪仗的核心部分。在他们的前边是担负开路、警戒等任务的军士,在他们后面则是身着朝服、手执 “金节”的朝廷大员。

 “金节” 也叫节,古代有“见节如见君”的说法,高级官吏外出时高举它便可畅通无阻。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那幅著名的 “张义潮出行图”,出行队伍中就有一人高举金节,文献中也有不少皇帝在重大场合使用金节的记载。象高洋墓壁画中出现的,12个朝廷大员各执一金节,应是只有皇帝出行时才会有的。

  队列最后是手持“绣氅”或仪剑的文官和武将,在北面接近甬道的部位,各绘了一个廊庑式建筑,下面排列着各执仪剑的几个人物。他们身披大圆翻领、红色对襟袍服,站在凭几的后面,每人身前矗立着一个随风飘动的“绣氅”。

  这个廊庑式建筑,对于墓室和墓道里的壁画来说,起到了连接过渡的作用。

  如此气势恢宏的壁画,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彩云具有强化天境氛围、接合仪仗人物的作用。云纹的造型十分简练,但运笔干净利落,起落之间娴熟而充满自信。面对向同一个方向行进的众多人物,画家巧妙利用了人物侧面、正面、回首以及人物四肢的变化等手法,使这些人物避免了单调呆板。禽、兽中各用了几个回头张望的形象,便使它们成为彼此呼应的整体。画家充分利用了这个斜坡来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再加上那奔腾飞翔的神禽异兽、拖曳的云气、向后飘扬的幡、氅等,使整个画面达到了满壁生风的效果。

  墓中没有发现墓志。因为依据当时的礼仪制度,皇帝陵墓不入葬墓志,而是使用皇帝专用的玉或金制哀册,但这些东西因该墓多次被盗早已不知去向,墓主人姓甚名谁一时成了一个谜!

  考古学家通过对墓葬的形制、结构、壁画内容以及随葬品的类别等,再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和推测,最终认为墓主人只能是北齐的高洋皇帝,此墓便是文献中记载的武宁陵。

  “快刀斩乱麻”的典故大家可能都很熟悉,说的便是高洋皇帝小时候发生的事情:高欢为了考查他几个儿子的智力,便命人取出几团乱麻,扔在每个人的面前,当别人手忙脚乱整理头绪的时候,高洋却拔出刀来将麻线一刀斩断,还恶狠狠地嚷道:“乱者须斩”,高欢十分赏识这个儿子。

  高洋20岁那年,他的胞兄髙澄被厨师兰京所杀,他非常镇定,果断指挥禁卫军围捕了兰京等人,“斩群贼而漆其头”,把这件事情处理的有条不紊。第二年,他令东魏皇帝“禅让”,自己当上了皇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高洋称帝后,励精图治,兴利除害,很有作为。从他23岁那年开始,他连年出塞,伐厍莫奚、契丹、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连取胜,俘获大量人口和杂畜。也正是为了防御这些游牧民族,26岁那年,他征发民夫180万人修筑了3000里的长城。现在我们看到的金山岭那一带最早的长城便是由他修建的。

  高洋热衷于佛教,有人认为,邺城西北的响堂山石窟,就是他亲自下令开凿的。在他的陵墓中,也饰有许多与佛教艺术密切相关图案,如莲花、摩尼宝珠纹等。

  不过,高洋又是历史上少有的变态狂人,他的残暴、荒唐也非常出名。他嗜酒如命,醉酒后疯疯癫癫,高歌狂欢。有时脱掉衣服在身上涂脂抹粉,有时躺到大街上睡觉;有时穿着古怪的花衣服,扮成小丑,手里拎把大砍刀,在街上晃悠;有时候还赤身在街上裸奔。他醉酒后常常以虐杀取乐,手段极为残忍……

  从现在医学角度来看,高洋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由于他长年酗酒,坐上皇帝宝座不足十年光景,便撒手人寰了。

 磁县北齐高洋壁画墓中没有发现高洋皇帝的尸骨,使我们不禁想到了他的父亲。有文献记载,高洋皇帝的父亲高欢,死后并没有入葬在为他修建的陵墓中,而是悄悄地安葬在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顶部开凿的一间密穴中。这样,藏匿在大佛身后的高欢,就可以日日受到礼佛信徒的朝拜了。或许高洋皇帝如法炮制?也未可知。

高洋墓室为四角攒尖式结构,高近13米,这样的高度在那个时期是非常罕见的。墓室四壁略带弧度,厚达2.25米,由五层砖砌成。南北7.56米,东西7.4米,使用面积近56平方米。

 
  墓室、甬道壁画因盗墓者烟火的严重熏染,和后来地下水位升高,墓室长期受到浸泡,壁画附了一层深褐色的钙化物。致使大部分壁画的内容已不可知,我们只能从壁画残迹中,粗略的了解其大概布局和面貌。

  在墓室的最上部为天象图,天河如同一条巨龙盘踞在天空,一颗颗星宿依稀可见,下边分为四栏,绘有人物、莲花、彩云和动物等。

 

  相比之下,墓道两壁、地面和甬道上方门墙的壁画,保存的则非常完整,只是因下葬后夯筑墓道填土,致使壁画出现了许多褶皱。

  甬道门墙上,正中绘了一只伫立在莲台之上、高有5米的正面大朱雀,高大华丽。大朱雀的两侧绘有神兽、羽兔和小朱雀等。空白处还点缀有彩云、莲花以及忍冬纹等。

那么,艺术水平如此高超的壁画是谁设计和绘制的呢?

                     
磁县北齐高洋壁画墓(下)

  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了极大发展。从文献中可知,北齐画家曹仲达、杨子华等名声显赫。

  曹仲达是西域曹国人,绘画造诣极高,其“曹衣出水”和唐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齐名,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杨子华,《历代名画记》有这样的记载:“尝画马于壁,夜听啼啮长鸣,如索水草;图龙于素,舒卷辄云气萦集。世祖重之,使居禁中,天下号为画圣,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当时,在邺中的北宣寺和长安的永福寺都有他的画作。

  像在高洋皇帝陵墓中绘制壁画这么重要的工程,理所当然由皇宫御用画家来承担,那么,壁画中一定会有这两位大师的手迹。

  当我们看着壁画中青龙、白虎以及众多的祥禽瑞兽时,总是不由自主会想到,《后画品》中对杨子华“北齐之最,唯公有图。善写龙兽,能致风云”的评价。看着壁画中这些人物,总是会想起阎立本评杨子华的画是“自像人已来,曲尽曲妙,简易标美,多不可简,少不可逾”。

  他们的绘画水平不愧是一流的,壁画中的百余位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在北齐这个以鲜卑族为中心的贵族政权里,除了汉族官吏外,还有大量的鲜卑族和其他北方民族的官吏,所以,壁画中有相当比例的,是一些典型的高鼻、高颧、浓须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的民族融合。

  画家在用线上,极为灵活。天上的神禽异兽,线条豪放洒脱,粗细变化明显,笔与笔之间的来去,联贯呼应,一气呵成,成功的表达了凌空翱翔的感觉。地上的仪仗人物面部刻画细腻、生动传神。如眉毛的描绘,先用一条略粗的线作眉毛的造型,然后顺眉形走向,依眉毛长势用细笔勾描,看上去十分真实;眼睛的画法,是先用淡墨勾勒,再以重墨复勾上眼皮、点眼球;鼻子多用淡墨勾勒,然后用重墨点鼻孔。人物的服饰线描匀细流畅,富有弹性,如同“高古游丝描”,洋溢着秀劲古逸之气。整座墓的壁画用笔挥洒自如,毫无矫饰,众多形象如人物、神灵、禽兽,彼此呼应,浑然一体。静下心来细细观看,你能体会到苏轼看到吴道子壁画时“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的感慨。

  壁画的着色主要是平涂和晕染兼用,多用矿物质颜料,色彩种类丰富,有朱砂、土红、黄、褐、赭、花青、石绿、黑、白等。画家根据不同形象的需要而使用不同的颜色和采用不同的技法。晕染多用在人物的手、面部、肌肤、和神兽的肌肉以及莲花等部位,有很强的立体感。平涂后被颜色覆盖的线条,在用重墨复勾时,并不完全依赖原来的线条,显得很生动。壁画色彩较为厚重,依我们现在绘画的分类,可视为工笔重彩画。

样子收藏网选择其中的几个局部壁画欣赏:

 西壁第40人,描绘的是文官的形象。此人物头戴笼冠,眉目清俊,高鼻梁,瘦峻的下颏,络腮胡须。为了显其年龄,画师还用细细的线条绘出了他的眼袋,。他的右手隐于袖中,左手持“手板”。这是此墓壁画人物中,刻画最成功的形象之一

  西壁第42人,描绘的是将军形象。画师抓住了这个武将行进时回望的瞬间,双目炯炯,剑眉紧蹙,高鼻,大嘴,连鬓胡须,面部的晕染恰到好处,看上去威武骠悍,他的形象具有北方民族血统的特点。左脸的轮廓外有重色渲染,使人物形象非常突出。身上的铠甲画的很精细,那些甲片之间的连缀也得到了表现。

  西壁的白虎,或许是为了和它对面的青龙相对应,将身体拉长,长达4.6米,头部绘黑色的斑条,虎口大张,肩部有飞扬的翼髦,它的颈、尻、尾部各绘一火焰宝珠。其体态匀称矫健、气势威猛,尤其那熠熠闪光的眸子更是点睛之笔。

  东壁第5人,仪表堂堂、手握仪剑,面庞丰满圆润,双目默默目视前方,紧抿着的双唇,显示出凝重的表情。从他的脸上能感到仪式的肃穆与庄严。此人物的刻画极其成功,眉须鬓发,有“毛根出肉,力健有余”之感(。

  东壁的龙首凤身神禽。高1.4米,长约1.7米。头部与苍龙十分相似,身子与凤凰基本相同,作展翅飞翔状,尾部的长翎飞扬,线条流畅,两爪线条坚劲有力,出色地表现了爪的锋利。

如此规模的壁画,它的设计可能会出自一位画家之手,但壁画的绘制一、二位画家是难于完成的。壁画形象在绘画风格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似乎可以说明,高洋墓的壁画是由几位高水平的画家合作完成的,至于说究竟哪个形象是杨子华画的,哪个形象是曹仲达画的,就目前出土的壁画资料我们还难于推测。

此外,该墓虽遭受过严重盗掘,但仍然出土了2200多件的随葬品,有陶俑、镇墓兽、石灯、陶瓷器等等。陶俑是数量最大,有1805件。

  出土的陶俑是北朝时期最精致的,它由一批手艺精湛的专业工匠所制作,然后在官府经营的陶窑中烧制。工匠们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在这些陶俑的身上得于体现,人物的面部表情既写实又传神,从人物的服饰到马具,一些细节的处理十分逼真。其中,按盾武士俑还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当时非常名贵的明光铠。

  它是胸前与背后各有两大块圆形金属护片的铠甲,如有太阳照射便可反射耀眼的光芒,“明光铠”便因此而得名。

  这在北朝时期属于新型的、高质量的铠甲。那次,东、西魏的邙山之战,西魏将领蔡祐就是穿着这种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熠熠,所向披靡。东魏军队顿时大乱,以为是钢铁猛兽,遇到他纷纷躲避,惟恐被其所伤。

  或许就是那次交战,北齐的前身东魏,受到了启发,之后也开始使用这种铠甲。

  高洋墓出土身着明光铠的按盾武士俑共有4件,身高约50厘米,比一般的陶俑都要高20—30厘米,面部表情夸张,狰狞恐怖,可见其地位非常特殊。

  很值得一提的是,还出土了一件高1.42米的大文吏俑,是迄今所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大的陶俑,这件陶俑雕塑水平高超,已作为国宝无数次到世界各地展出。  陶俑中的129件骑兵俑,生动展示了东魏北齐骑兵的英姿。南北朝时期,骑马的武士用于防护的是两当铠甲,同时也开始为战马使用防护装备,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甲骑具装”,这是当时的重装骑兵,他们驰骋在疆场,颇像我们现在的坦克。这种骑兵是北朝军队的核心,它极大地增强了保护能力,提高了战斗力。他们在北方和中原辽阔的大地上纵横驰骋,发挥着巨大的威力。高洋墓出土的这种陶俑多达90余件,我们从中可观察到这种装备的结构特点

  墓中还出土了10件青瓷小口罐,这批由北方烧制的瓷器,胎土致密,通体挂秞,偏黄绿色,自然冰裂状开片,晶莹透亮,为北朝时期青瓷中的精品  湾漳北齐壁画墓是魏晋南北朝考古的一项重大发现,它的壁画也是我们目前所发现的,北朝壁画墓中绘制水平最高的。壁画气势恢弘,内容丰富,色彩古朴典雅,百余个真人大小的人物,个性突出,造型生动,线条遒劲畅逸。如果说,我国绘画中的人物画在此达到了顶峰,也不为过。神禽异兽的生动形象,更体现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展示了北朝绘画艺术的巨大成就。

  耐人寻味的是,墓中还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虎形玉佩,就是这个玉佩,把考古工作者带进了雾瘴云幔之中。这件可以早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怎么会出现在北齐皇陵中呢?难道这件玉器的时代存在什么问题吗?后经查阅资料和请教专家,确定这件玉器的确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由此看来,墓主人高洋皇帝或许还是古玩爱好者呢,说不定在下葬的时候,还陪葬了不少在当时就十分珍贵的文物。

 

上一篇:【考古发现】茹茹公主墓

下一篇:【考古发现】山西曲沃羊舌晋侯墓地天马遗址

更多关于 【考古发现】磁县北齐高洋壁画墓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