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4米左右,叠压着4个文化层,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3000年。遗址是1973年被发现的,经两期发掘,合计发掘面积2800平方米,出土文物6700余件,为研究农业、畜牧、建筑、纺织、艺术等学科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因此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以1973年发现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命名,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分布于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地区东部,越海东达舟山群岛,南至台州路桥区。丰富的栽培稻、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独特的夹炭陶器和精美的象牙雕刻艺术品等是主要文化内涵。河姆渡文化稻作农业是中国南方地区史前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技术的重要源头;木胎漆器是目前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漆的实物;木构水井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水井。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改写了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迄今共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40多处,主要集中分布于姚江流域,其中已科学考古发掘的有:余姚河姆渡、鲻山、鲞架山、田螺山,宁波江北区慈湖、小东门、傅家山,奉化名山后,象山塔山等9处遗址。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文化特征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在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特征有:
栽培水稻,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经济活动。在第四文化层较大面积内分布着稻谷堆积层,最厚处近1米。伴随出土的代表性农具是骨耜,出土170余件。稻谷和骨耜的发现对于探讨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及其在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居住木结构“干栏式建筑”,运用“榫卯木作技术”。遗址发掘中,到处可见数量众多的木桩及木构件,据考证为“干栏式”建筑遗迹。这种既可防潮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尤其是榫卯技术的运用,把中国榫卯技术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被考古学家称之为 7000年前的奇迹。
驾驭舟楫,开展水上活动。遗址出土8支木桨,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 遗址出土的大量动植物遗存中以水生动植物为多,特别是鲨、鲸、裸顶鲷等海生鱼类骨骸的发现,证明河姆渡先民已经凭借舟楫把活动范围扩大到江河及近海地区,这在经济活动和与外界交往中有重要意义。
信奉崇尚凤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艺术品中,不少都饰有鸟和太阳结合的图案,单独雕塑的鸟形象也出土数件。其中国宝级文物“双鸟朝阳”象牙雕刻件更是原始艺术品中的精品,形象地反映了原始农业发明以后,先民对知时的鸟和照耀万物的太阳的崇拜。用骨、角、兽牙和玉石材料制成的饰件,是河姆渡先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又一体现。玉玦、玉璜的出现,证明了河姆渡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崇尚玉器传统的源头之一。
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还表明,河姆渡先民已开始纺纱织布,掌握髹漆工艺,挖凿水井,这一切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有力地支持了中华民族文化起源是多元的论点,证明了长江、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摇篮。
1982年,河姆渡遗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