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富有的帝国,经历了开元盛世,其中最著名的铜器莫过于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是唐代近300年间长期通用的货币,对古代度量衡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除了开元通宝,唐代共铸造八种铜钱。有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会昌开元、得壹元宝、顺天元宝。
1、开元通宝:为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四年的时候,一改历代的货币制度,铸行属于唐朝的被称为“通宝”的钱币,取名为“开元通宝”。
2、乾封泉宝: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时,由唐高宗推出,钱径是2.5厘米,钱上的文字是隶书,旋读,光背,铜料精纯,铸工良好。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铸乾封泉宝,这是正式的年号钱,行用不到一年就废弃了。
3、乾元重宝:在乾元元年七月,由唐肃宗下令铸行推广开来。钱径是2.7厘米,重5.97克,钱上的文字是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
4、大历元宝:唐代宗大历年间似曾铸造的一种货币,没有明文记载但却有实物存在,钱径2.3厘米,钱文隶书旋读,为小平钱,背无文。
5、建中通宝:钱径2.1厘米,重1.8-2克,钱文隶书,旋读,光背无文
6、会昌开元:淮南节度使李绅率先铸造进呈一种背面铸有“昌”字的“开元通宝”钱,以纪年号“会昌”。会昌开元通宝钱始铸于会昌五年(845年)。面文“开元通宝”,隶书,对读。背面各有一字的铸造地或纪年简称,共23种。
这23件会昌开元通宝钱为青铜质,直径2.3~2.5厘米,重3.3~4.7克。背文为:(1)昌、(2)京、(3)蓝、(4)丹、(5)洛、(6)兖、(7)平、(8)荆、(9)襄、(10)梁、(11)越、(12)福、(13)宣、(14)兴、(15)润、(16)洪、(17)鄂、(18)潭、(19)益、(20)梓、(21)广、(22)桂、(23)永。
7、得壹元宝:在唐玄宗后期,由史思明进行发行的,存世不长,但却见证了唐朝的那一段历史。
8、顺天元宝:在唐玄宗后期,由安禄山进行发行的,存世不长,但却见证了唐朝的那一段历史。
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铸造乾元重宝,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铸造大历元宝,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铸过建中通宝,比大历元宝更加小。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曾铸造一种新的开元钱,背后有铸钱的各州州名,史称“会昌开元”。这些钱的铸造虽有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但是都没能取代开元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