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嬴秦。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的货币是天然的贝壳。商代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易范围不断的扩大,中国北方因不易获得数量众多的南方海贝,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时,人们又想出了以其他材料防制贝形货币的方法,如陶、石、骨、玉、铜、金、纸币等,其中铜仿贝的发明是中国金属铸币的开始。
蚁鼻钱贝 蚁鼻钱是战国早期楚国铸造的一种铜贝钱,大贝重29.1克,合四十八珠,即四锊,是当时楚国最大面值的铸币。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端常有一孔,钱面阴文为紊字,此文铭于钱面,看上去像一只蚂蚁歇于鼻尖,故称“蚁鼻钱”,还有“金”“君”“行”“忻”“贝”“庤”等数十种。鬼脸钱与蚁鼻钱大小相同,钱面上仿佛一张吓人的鬼脸,一般长1.6厘米,重2.5克~3.5克之间,鬼脸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
殷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前8世纪),在使用实物货币和金属称量货币的同时,诞生了原始意义上的金属铸币。到春秋中期以后,周王畿和三晋地区在“钱”、“镈”的基础上终于诞生了完全意义上的铸币———“空首布”。一从钱镈到原始空首布商代以后,在黄河流域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青铜制的农具“钱”和“镈”(bó),因为家家户户都有用,都离不开它,所以被农耕区人们用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也可以说是取得了实物货币的职能。春秋晋“文”耸肩尖足空首布币、春秋晋“武”耸肩尖足空首布币、春秋晋“安釿”耸肩平裆尖足空首布币。
国历史货币中还有一种刀形币,后世称为“刀币”。春秋时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齐国,得渔盐之利,出现了商品交流的繁荣景象。伴随着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齐国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铸行了一种形状像刀削(青铜刀)的青铜铸币,称之为“刀币”。“刀币”最初是在齐国行用,到了战国时期在燕赵等地也与“布币”并行流通。它是由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变过来的。
“圜钱”是中国战国时期铸行的一类圆形铜质货币,又称“圜化”,简称“环钱”,是我国先秦时期铜铸币四大系统之一,也主要是秦国的铸币形式。
“圜钱”图片
秦朝时期的货币。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西汉时期的货币。三铢钱、四铢钱、五铢钱、皮币、白金币。
汉武帝的“五铢钱”盛行七百年。西、东两汉共有29个皇帝,计408年,从公元前118年汉武帝铸行“五铢钱”起,“五铢钱”在汉代盛行了290年。东汉以后,三国的魏、蜀,两晋,南北朝的齐、梁、陈、北魏、北周,隋朝,也基本使用“五铢钱”。隋朝的“开皇五铢”成为最后一种“五铢钱”。到公元622年,唐太宗李渊下令废除“五铢钱”为止,汉以后历代又沿用了398年,一共盛行了688年,可谓中国古钱币的寿星。
开元通宝。唐朝 会昌开元钱(背面有文字的开元通宝钱,后来各州都将州名铸在钱的背面)。白银开始进入流通(铜钱减少,绢帛较小的可行性,白银逐渐进入流通),但在唐代主要作为器饰或财富收藏(银饼、银铤)、贿赂、谢礼、军费供应、地方进献,五代十国之后公私蓄积白银的风气逐渐形成。岭南道、江西道产银最多。
两宋时期的货币。宋代的年号钱:在通宝钱规定之外,加上皇帝的年号。北宋初发行的货币为宋元通宝与开元通宝无差别,之后还有太平通宝、淳化通宝,历代皇帝每次改元都会重铸新的年号钱。文字都是通宝、重宝、元宝等但是字体有所变化,真、草、隶、篆、行都有。
交子,是发行于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的货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称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交子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