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古籍善本中华大藏经

古籍善本中华大藏经

来源:  浏览 2633

中华大藏经是佛教经典的古籍善本,中华大藏经汇集了汉、藏、满与蒙古四种文字的大藏经。汉文绝大部分是东汉、魏晋南北朝、唐朝期译出的。从两晋南北朝开始,中国僧人及佛教信奉者下不少著作,有经序、注疏、论文、工具书、史料编辑,有一些假托译出的佛经,正统佛教徒称为“伪经”。这些大量的中土著述,丰富和发展了佛教传统的“三藏”(经、律、论)的内容,使大藏经成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百科全书。
北宋开宝年间始以木版雕印佛经,世界上第一部大藏经问世。后来历辽、金、元、明、清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雕印藏经。现存公家私家刊印的大藏经达十七种之多(即:宋有《开宝藏》、《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资福藏》;辽有《辽藏》;金有《赵城金藏》;金元之际有《碛砂藏》;元有《普宁藏》、《官版藏经》;明代有《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武林藏》、《万历藏》、《径山藏》;清有《龙藏》)。民国以后还出版过两种铅字排印本《频伽藏》和《普慧藏》。在国外,汉文版藏经有《高丽藏》(根据北宋《开宝藏》翻刻,经版两次毁于火,今本高丽藏已非原貌)、《弘教藏》、《卍续藏》、《大正藏》。
2011年5月24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正式对外公布,历时近25年的《中华大藏经》(藏文部分)对勘、编辑、出版工作宣告完成,《中华大藏经》(藏文部分)与任继愈先生主持完成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终成完璧。  大藏经,为佛教经典的总集,简称为藏经,又称为一切经。自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大藏经的编辑出版。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大藏经》的编辑出版工作即被提到日程上来。《中华大藏经》是由汉、藏两种文字组成的大藏经,这在大藏经历史上是首创。编辑出版《中华大藏经》的筹划,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作为“文化遗产”的“抢救”对象,编辑出版《中华大藏经》被列入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计划,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吕澄先生为此还专门拟出了《新编中华大藏经目录》。

 

上一篇:古籍影印的几种方法及其作用

下一篇:宋代古籍善本《政和万寿道藏》

更多关于 古籍善本中华大藏经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