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行内常说“紫罗兰有种无色、有色无种”,“十春九木”、“十春九豆”、“十春九枯”说的都是质好的“春”,色会淡;而大多数色较好的“春”则多为糯或豆,紫色翡翠难以种色兼备。究其原因,也是因为紫色形成过程中的特定离子具有膨胀性,会增大翡翠分子间距,结晶严重,导致颗粒感强的种粗。
“翡”和“翠”本是两种羽色明艳的鸟(故翡翠二字都带羽字部),红曰翡绿曰翠。后来人们觉得翡翠的颜色能与之相较,故而名之。但如今论及翡翠,仅次于翠色的,不是红黄翡,而是紫罗兰。紫翠的流行由来已久,但近年来由于绿翠价格的遥不可及,愈来愈多的好色之徒开始转向紫翠了,尤其惹年轻女性的追捧。
行内把紫翠叫做“春”,比如“春带彩”就是形容同时有紫色和绿色(彩)存在。我灰常认真地去查了“春”字的来源,探其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原为“椿”,指香椿树,香椿树发芽,椿芽为紫色。因此,将翡翠的紫色也称为椿色。后简化为“春”;
说法二: 原为“莼”,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其开花呈粉赤色、紫赤色,老一辈的翡翠人将紫翠形象地称为“莼花”由此而来。后简化为“春”;
说法三:人们认为茄子花的紫色最纯、最美,而紫色的翡翠的颜色可与之相媲美,茄子花又开放在春天,故人们将紫翠简称为“春”。
在色盘上,紫色的对顶色是黄色,黄色在各种场合都能衬托起紫意。例如紫翠戒面、紫翠挂坠大多由玫瑰金而非白金镶嵌,又例如黄色灯光下,紫色的表现就相当好,又外加紫色上相,故大多照片上看到的紫色,实物必减色三分。
翡翠中的绿主要是由矿物中的铬元素导致的,这是行内基本公认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紫色翡翠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认为翡翠中的紫是锰离子,又有人认为是锰和铁或是别的元素的混合致色。很难想像,科技这么发达的今天,紫翠的成因竟然还是个谜,仿佛紫翠的神秘感是与生俱来的。
由于致色原理的不同,根据实物颜色走向,紫翠又可以划分为“红紫”、“粉紫”和“蓝紫”。可能你会说还有“皇家紫”,或称“帝王紫”呢?的确,但这却像是在教科书上理论性地存在着,作为YY的对象倒是很合适。
顾名思义“红紫”中带有红色调,产量低价值高,但凡色不过为淡,价格即不菲。若红色浓度稍烈,则明艳不可方物;“粉紫”带有粉色调,一般水头较足较润、种质细腻透明,且粉且水,一听就很适合年轻女性,价值次于“红紫”;“蓝紫”偏蓝,最为常见,又称“茄紫”,色泽浓郁,但常给人蓝而偏灰之感,翡翠价值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