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家 > 人物报道 > 溥心畲爱新觉罗溥儒被女人左右的多舛人生

溥心畲爱新觉罗溥儒被女人左右的多舛人生

www.hues.com.cn 2016/12/21 来源:

爱新觉罗溥儒是清代皇族后裔,一生追求艺术,从小锦衣玉食,只会书法和国画,生活自理一概不会也不在意,爱新觉罗溥儒起台湾后改名溥心畲,命运多舛,后来以卖字画为生,与张大千齐名,二人合称为南张北溥。
溥心畲(1896-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䜣之孙。
 溥心畲,原名爱新觉罗·溥儒,1896年出生于北平,满族,道光皇帝第六子恭亲王王奕之孙,别号西山逸士。由于出身皇室,自幼即受到传统严谨的礼教熏陶,背负着传承文化道统及国家情感的重大压力与使命感,因此个性内向好学。

  溥心畲天资聪颖,出生满5个月蒙赐头品顶戴,4岁习书法,5岁拜见慈禧太后,从容廷对,获夸"本朝灵气都钟于此童";6岁受教,9岁能诗,10岁会七律,同时学篆书、隶书,12岁能文,能写成行的草书,被誉为皇清神童。

  享用锦衣玉食、饱读经史子集、善学琴棋书画、练习骑马射箭,这就是溥心畬成年之前的生活,不识愁滋味。

  溥心畲得传统正脉,受马远、夏圭的影响较深,1911年入贵胄政治学堂,毕业后再入青岛德国威廉帝国研究院,又留学柏林大学,学习天文和生物,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隐居西山,潜心游弋于典籍书画之中。

不管这位翩翩少年当时是否意识到人生将就此转轨,他仍然孜孜求学。先是就读于贵胄法政学堂(后并入北京政法大学),18岁毕业后赴德国柏林留学。同时,由于袁世凯之乱,17 岁那年,他已不能再住恭王府了,先是暂时避难于清河二旗村,后随家人隐居戒台寺十余年,直到1924 年才得以返回恭王府旧地租住。也就是说,三十而立之前,他几乎是被圈养的,无论是恭王府,还是西山的戒台寺,他一直生活在封闭的象牙塔中,没有深入接触过湍急巨变的现实社会,也不知如何与三教九流打交道。


1928年,32岁的溥心畬在日本东京。雍容俊逸,一身皇族贵气溥心畲老照片

溥心畬照片

晚年的溥心畬在台北,情感生活更为不堪。天天盘膝作画写字,人生悲欢离合都化为笔底风雨

甚至他的隐居生活都不贫苦,反倒是单纯充实而清净,物质上也比较富足。原来,恭亲王晚年曾在戒台寺养病避难,出资万两黄金重修过这座唐代古寺。这里几乎可谓是溥心畬家的家庙。隐居的日子里,在母亲项太夫人的谆谆教导下,溥心畬以诗文与书法为功底,悠闲平静地临摹了不少宫廷和王府珍藏的名画,画艺在一次次临摹和嬗变中日益成熟精妙。这为他日后卖画以自食其力,做好了深厚铺垫。
一生被女人操控的溥心畲

  长期的隐逸生活,并没有耽误溥心畬的婚事。1917年,22岁的他迎娶了清末陕甘总督、宗社党大将升允的女儿罗清媛。夫妇二人还有一个共同的雅好,那就是水墨丹青。两人还在北京联合举办画展,这给他们长年的西山隐居带来不少乐趣。然而,她为溥心畬生下一子二女后去世。

  中年丧妻后,溥心畬续李墨云为妾,李原本只是罗清媛的陪嫁丫环,李墨云精于算计,把持家中大小事务,逼迫溥心畬不停写字画画,嗜钱如命的小人习气,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越来越膨胀。直至后来红杏出墙,更让溥心畲倍受羞辱。

  老大徒伤悲的溥心畬,生活早已被李墨云牢牢掌控而沦为摇钱树,晚年只知天天盘膝作画写字,人生悲欢离合都化为笔底风雨。
娶大将之女 书画相得益彰

长期的隐逸生活,并没有耽误溥心畬的婚事。1917 年,22 岁的他迎娶了清末陕甘总督、宗社党大将升允的女儿罗清媛。这桩包办婚姻,起初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所谓“宗社党”,是溥儒的兄长溥伟与载涛、载泽、铁良等朝中亲贵,为对抗袁世凯和革命党所组成的势力,以陕甘总督多罗特•升允为外应,并联合德、日等国。与罗清媛的联姻,正是加强了党派凝聚力。

幸运的是,这桩婚姻还比较和美,至少前二十年是这样。罗清媛小溥心畬一岁,矮矮胖胖,不算漂亮。由于生长于陕甘,满口淳朴的陕西腔,这让听惯了京片子的溥二爷,刚开始有点不适应。但罗清媛毕竟是大将的女儿,知书达理,深明大义,遇到关键问题时,三言两语或以儿歌故事加以譬喻,让不经世事的溥心畬豁然开朗,为之折服。

溥心畬与原配夫人罗清媛

                                   溥心畬与原配夫人罗清媛

夫妇二人还有一个共同的雅好,那就是水墨丹青。这给他们长年的西山隐居带来不少乐趣。譬如,有时清媛临摹古画后,心畬会为夫人题诗;或者夫君作画时,清媛也时常与之共同完成。如此神仙眷侣,让人想起宋末元初的大画家赵孟頫与管道升夫妇,仿若“管赵风流”在世。1930 年,在生下一女二子后,两人还在北京联合举办画展,羡煞旁人。

本以为这对画坛伉俪会一直携手同修,但溥心畬后来还是另纳妾室!出身名门、才华横溢的结发妻子哪能容忍这样不堪的感情背叛,长期积郁在心,罗夫人气得两次严重中风,50 岁便撒手人寰!让溥二爷欲罢不能,让罗夫人百般崩溃的第三者,不是别人,就是罗清媛的贴身丫环李墨云(名雀屏)。

纳丫环为妾 小人掌权得势

李雀屏,一个在小胡同里长大,时常以捡煤渣补贴家用的卑微女孩,当年被项太夫人用一百块银元买来做了丫环。或许在进来之前,她从未见过这样阔绰的王府宅邸,做梦也不敢想象自己还能每天服侍前清王孙与夫人。就是这个怯生生的丫头,正好遇上人到中年、对原配夫人只剩亲情的溥二爷。

正如她的名字,少女孔雀开屏了,几分妩媚惹得男主人春心荡漾。于是溥心畬为之魂不守舍,对她很是迷恋。这位丫头很快飘飘然起来,居然恃宠而骄,惹得府内上上下下都很讨厌她。项太夫人看在眼里,也觉得不成体统,就把雀屏赶出去了。只怪这不争气的溥二爷鬼迷心窍,居然也经常出门去找雀屏,把车停在贫民胡同的门口,引来街头巷尾的议论。项太夫人实在颜面难堪,只好把雀屏又召回来,1936 年定为儿子的侧室,赐了一个文雅的名字——墨云。那年溥心畬正好40 岁,墨云18 岁。第二年,主持家务的项太夫人就去世了。

按理说,罗清媛这时应该担起主持家务的重任,但她的溥心畬世俗能力与丈夫一样,约等于零。也难怪,富贵千金出身,后来又嫁给皇族文人溥心畬,两人整日舞文弄墨,哪知晓柴米油盐的琐事呢?这位憨厚有余、干练不足的大夫人,有她致命的弱点:对丈夫疏于管束,对孩子宽于管教,对一个没落大家庭的财务管理更是一片茫然。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面对日益捉襟见肘的经济情况,罗清媛显得手足无措,并且当时她因极度抑郁导致首度中风。而她的大女儿韬华也和父母一样,不会持家。从小过惯苦日子的李墨云,很会精打细算,于是她逐渐管了家,掌了权,得了势。很快,恭王府又不能住了,溥家搬到北京西郊的颐和园介寿堂租住,经济更为堪忧。

李墨云掌理钱财、把持家中大小事务后,一边开源一边节流。她一方面不停地接订单,催着丈夫大量画画;一方面苛扣佣人,吃的用的都降级,自己却吃鲜虾大鱼,让佣人怨声啧啧。当时居住颐和园的另一位画家就是张大千。“南张北溥”的说法,那时已经为人津津乐道。所以李墨云对张大千格外热情,总希望他能多多与溥心畬画画,皆因为这样的画作更好卖。后来张大千抱怨,他们合作的画,好多都被李墨云收去不知下落了。
客观说,李墨云当时持家有功。但是这位麻雀变凤凰的少妇,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越来越膨胀。1949 年南渡台湾后,溥心畬实际上成了她的赚钱机器,连看电视和聊天的时间都要受其限制。平时还只供给他劣质烟。为在经济上彻底控制,李墨云掌握着溥心畬全部的书画用印,所有作品,必须经她盖上印章,收取润金。这逼得溥心畬不得不隔三差五地暗自在朋友家作画,钤上由学生帮助刻的印章,以应答社交所需。
晚年情感不堪 沦为摇钱树

嗜钱如命的小人习气,还不是最让溥心畬寒心的。堂而皇之的红杏出墙,更让溥大师倍受羞辱。摘“杏”者是夫妇二人1947 年在杭州认识的奶油小生章宗尧。招待所员工章宗尧特别会拍马逢迎,陪同游玩,颇得溥心畬欢心,更得李墨云“欢心”。1949 年偷渡时,章一家五口与溥同舟。到台后,章自称是溥的经纪人。其时,章已有3 个孩子,妻子原本希望来台后丈夫能与李墨云断掉,无奈未果,其妻与三子女又辗转回到大陆。在台初期,章一直住在溥心畬家。那时刘河北等学生也借居溥先生寓所,他们目睹李、章苟且,为老师悲哀不胜。年逾五十的溥心畬对此早有觉察,也知此事已成他人谈资,但隐忍不语,很少形之于色。

也许,看尽世态炎凉的一代王孙,认命了吧。他深知自己不食人间烟火,却生逢乱世,又遇人不淑。一介老书生,只知画画写字,供养烟云,没有自我料理能力,生活早已被李墨云牢牢掌控!君子奈何?只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后来章宗尧搬出溥家,自立门户。直到溥心畬作古后,李墨云始知在她与溥心畬1950 年代访日期间,章宗尧不但另结新欢,且生有二子。二人关系因此终结。李墨云后来另嫁他人,而她与溥心畬没有孩子。

这张纠葛的网脉中,溥心畬是最大的牺牲品,成为被李、章二人挟持的摇钱树。老大徒伤悲的溥心畬,晚年天天盘膝作画写字,人生悲欢离合都化为笔底风雨,不然日子过得更难堪。这种难堪,甚或是不堪,在他1955 年从日本被“押”回台湾后,更加沉重。抑郁、无望、落魄的溥心畬,8 年后患上鼻咽癌,68 岁就在台病逝。
溥心畲工书善画洗尽铅华
  对溥心畲作为一代被废黜的封建王朝的旧王孙来说,特殊的出身背景更使他悟到荣华富贵之后的平淡才是人生至境,因而他在画中营造的空灵超逸的境界令人叹服。

  作为20世纪中国画坛传统派代表人物,溥心畲与张大千齐名,成为当时中国画坛的"双星座"。1949年赴台,与黄君璧、张大千并称"渡海三家"。在渡海三家中,书法功底、诗文格调及画中的清秀之气,皆以溥心畲为第一。

  溥心畬善画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意境淡雅致远,俊逸出尘,结构严谨,笔法挺劲,并喜绘于娟地,染色层次多而淡。其花鸟作品亦清逸雅静,较之山水,笔法偏于柔秀。还长于草书,风格秀逸,得刚健婀娜之致。

  溥心畬一生谈诗谈书谈做人却不甚谈画,画艺未曾从师,全由拟悟古人法书名画以及书香诗文蕴育而成,加以他出身皇室,因此大内许多珍藏,自然多有观摹体悟的机会。画风也是属于贵胄世族的气息,在他的许多作品上都盖有边框龙纹或无龙纹的旧王孙印章,不过由于他的文学底子加上隐居的生活,让他又能一洗铅华,缜丽不媚俗,流出文人气息。

  溥心畲以"北宗"山水画驰誉画坛,他大多数山水画的构图可明显看出是从南宋的"边角"之景变化而出,皴法也多用斧劈、钉头,然而他的画中,大块的侧锋斧劈皴较为少见,画面所体现出的是一股和谐宁静之气,设色淡雅,意境悠远而耐人回味,正是历代文人画家所致力追求的境界。因而他的离去,有人称是"中国文人画最后的一笔"。

上一篇:“坠子皇后”袁金秀

下一篇:斯人已去:2016年逝世的中国历史学家都有谁

更多关于 溥心畲爱新觉罗溥儒被女人左右的多舛人生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