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动态 > 郢靖王墓元青花瓷魂瓶见证明代殉葬制度

郢靖王墓元青花瓷魂瓶见证明代殉葬制度

来源:  浏览 3791

郢王朱栋是朱元璋第23子,明成祖朱棣同胞兄弟。朱栋死后朱棣不胜哀痛,辍朝十余日,诏有司治丧葬如礼,赐弟谥号为靖,故称郢靖王。王妃郭氏主动自尽殉葬。郢靖王墓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2件用作“魂瓶”的是元青花瓷
郢靖王墓建有红城墙一百二十七丈,大殿七间,各类厢房三十座,地面建筑十分宏伟。由于墓葬文物价值连城,郢靖王墓一直是盗墓贼觊觎的对象。自一九九九年以来,该墓连续七次被炸盗未遂,盗洞最深达八米,其中二次炸穿地宫顶,地宫受损严重,墓室内文物保护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为此,二00五年十二月初,湖北省文物局决定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元青花元青花瓷
在左、右耳室里有6副腐朽的棺材,左耳室和右耳室各有3副,棺木的头部均向着中室,殉葬者的尸体已经腐烂,骨头已经钙化,只留下殉葬者的头骨和牙齿,据此判断,殉葬者的年龄都很小。在耳室里,专家们还发现了6个瓷瓶和一些金银器,金银器均为殉葬者所佩戴的装饰品,主要有金簪、银簪、银花和金耳环,由此看出殉葬者是6位女子,在殉葬者的头骨下面还发现了金珠和玛瑙,应该是入葬时含在口中的。人死后为什么要用活人殉葬,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考察了我国历代人殉制度:
用活人殉葬亦称人殉,它是中国古代葬礼中的一种陋习,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对抗产物,也是一种残忍而野蛮的宗教行为。用活人殉葬作为一种制度最早始于夏代,在商代曾达到顶峰。殷周王室盛行,殉葬人数多至数百,不仅包括服侍过该王的女性,还有青年男子。秦缪公死时,殉葬人数多达一百七十七人。
春秋时期,奴隶制走向崩溃,人殉的做法越来越受到抨击,人殉现象逐渐减少,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一爱妾。魏武子初患病时曾嘱咐儿子魏颗,他死后一定把妾嫁出去,但他病重时又对魏颗说“让该妾殉葬”。但魏武子死后,魏颗还是把父妾嫁出去了。并说:“他病重时头脑糊涂,我还是按他理智时的吩咐办”。但

后来取而代之的是,以泥木人形的制品殉葬。

到了秦王朝人殉习俗又开始了,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又逼迫没有生子的宫女全部殉葬,生子的宫女可以嫁人。而且将建造陵墓的工匠全部封闭在墓内,当初被害者“计以万数”。秦的一系列暴政导致了秦王朝的覆灭,使得后来的统治者也从中接受了一些政训。从汉朝到元朝,人殉制度基本上被废止了。

然而,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又明目张胆地复兴人殉制度。他的被封为秦王的次子死时,由他降旨准以二名王妃殉葬。

朱元璋本人死时,更以四十六名妃嫔、宫女殉葬。其中只有二人先于皇帝病故,其余的四十四名都是治丧时勒令集体而死。

成祖朱棣死时。以三十多名妃嫔、宫女殉葬。

仁宗朱高炽死时。用六名妃嫔、宫女殉葬。

宣宗朱瞻基死时。用十名妃嫔、宫女殉葬。

据《中国全史》载:当时新皇帝一上台,便为死去的老皇帝圈定殉葬的妃嫔、宫女。名单一经宣布,宫内的人首先要向殉葬者“道贺”。接着殉葬者含悲忍痛地梳妆打扮一番,在指定的殿阁中参加一次宴席饱饮一餐后被引入堂中,这时主持此事的皇帝来到堂中与他们辞别。此时堂上已经准备好了就死的工具,殉葬者哭声惨绝,声震殿阁,但只能就范别无生路。宦官迫使她们登上小木床,梁上垂下来的绳索荡然,殉葬者把头伸进绳圈中,宦官撤去其床,便一个个形同长颈之雉,挣扎、气绝,然后再装敛入棺从葬。这就是当初野蛮的人殉习俗

宣宗有个叫郭爱的妃子,很有文才,入宫不到一个月就被指定殉葬,死前,她万般愤懑地写下一首绝命词:“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这是当时对残酷的人殉制度的血泪控诉!
明朝的人殉之制贯彻了五朝,在明英宗死时中断,此后未再实行。

1464年(天顺八年),英宗朱祁镇临终前特召皇太子牛玉至榻前,下遗诏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这份草拟的遗诏交到文臣手中润色,李贤等览诏激励而叹:“止殉,真盛德事,度越千古矣!”

《明史.英宗后纪》中赞道:“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从此,后嗣皇帝未敢再遵太祖之制,最终废止了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


清代也有殉葬习俗,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他们死后都曾使用过人殉习俗,到了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又发布了禁止贵族以奴仆殉葬之令,并从清皇室率先废止。从此,中国未再出现人殉之事。

上一篇:道教四大名山武当山、青城山、齐云山和龙虎山

下一篇:汉代《佳人曲》作者是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

更多关于 郢靖王墓元青花瓷魂瓶见证明代殉葬制度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