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花灯是每年农历十五举办的民俗活动,闹花灯是具有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传承到今天,而且中国各地都有在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夜晚,天上皓月高悬,人们要点起彩灯,以示庆贺。“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出破月初圆。新年第一佳时节,谁肯如翁闭户眠。”人们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东也是灯,西也是灯,南也是灯来北也是灯”,传统黄梅戏《夫妻观灯》里的唱词就描述了这种胜景。
元宵节赏灯始于东汉明帝刘庄。汉代由执金吾负责宵禁,“晓瞑传呼,以禁夜行”。唯有农历正月十五夜皇帝“特许弛禁”,允许士民踏月观灯。随着历代元宵灯会的发展,灯节时间越来越长。汉代为1天,唐代为3天,宋代为5天,明代则长达10天,到了清代,日期缩短为3天。
人们从农历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正月)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元宵灯会从农历正月十四晚上开始,叫“试灯”;农历正月十五正式点灯;农历正月十六结束,叫“收灯”,也叫“了灯”、“完灯”。到了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夜晚,满街的灯笼就像赶会似的到处游走。特别是到了元宵节,一个个小灯笼更像一只只萤火虫前来举行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煞是热闹。农历正月十六早晨,太阳未出前,人们拿家中的旧家具放到烘堆上烧掉,称“烧穷气”;然后到田地里拔豆茬,边拔边说:“正月十六拔豆茬,金子银子往家爬。”这是旧社会贫苦农民对一年中丰衣足食的美好想象和期望。
过去,有钱人家买蜡烛、打灯笼,而买不起蜡烛、灯笼的穷人就自制萝卜灯:选一白萝卜,以萝卜心为圆心,挖出一个圆形的窝,倒进香油或菜油,用细麻绳当灯芯。萝卜灯的灯头很小,灯光昏黄,人们一手端灯,一手遮风,到处展示,称“亮灯”。同时,人们还会把灯放在门墩上、井台上,用碗盛灯放进水缸里,这样做是为了期盼新的一年里处处光明。
早些年,灯笼是用纸糊成的。做灯笼的商户用高粱秆作为制作灯笼的最佳材料。农闲时节,他们先用手工扎制一个小小的四方体框架,然后把印制好的纸质图案牢牢地粘贴在上面。上面的图案印制得虽有些粗糙,但颜色很是艳丽,有“五谷丰登”、“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故事”等,其造型丰满、活灵活现。有的灯笼更为简单,用竹篾插在细高粱秆上,外面糊着白纸,里面串一个用木板和铁丝制成的提手,木板上焊一根蜡烛,用棍子挑着灯笼提手。不管什么样的灯笼,手里挑着灯笼的孩子总是一蹦三跳,高兴得不得了,嘴里还不停地喊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打灯笼的小孩会故意对着别人的灯笼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地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据说当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来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到农历正月十六,灯笼不坏也得故意摔坏,等来年再买新的。还有的说,若挑着的灯笼“轰”了,在一年中不会害眼病。歌谣中“碰碰碰,碰碰碰,碰坏了灯笼做好梦”大概含有此意吧。有的大人会与小孩开玩笑说:“你看灯笼下面有个蝎子!”小孩弯腰一看,灯笼马上就着火,引得人们哄堂大笑。
二
到了宋代,“照依东京体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灯五夜。教府尹点视居民,勿令缺少”。《水浒传》“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一回中,有一篇《绛都春》的诗词,描写的是北宋时期东京街头元宵夜的景致:“融和初报,乍瑞霭霁色,皇都春早。翠鹇竞飞,玉勒争驰,都闻道鳌山彩结蓬莱岛,向晚色双龙衔照。绛霄楼上,彤芝盖底,仰瞻天表。缥缈风传帝乐,庆玉殿共赏,群仙同到。迤逦御香飘满,人间开嘻笑,一点星球小。隐隐鸣梢声杳,游人月下归来,洞天未晓。”
《东京梦华录》这样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面北悉以彩结,山启上皆画神仙故事”,“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绘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周邦彦写的“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正是那倾城出游、举国欢腾的盛况。
开封人素有元宵节赶灯会的传统习惯,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前呼后拥,如潮般涌进灯会会场观灯,灯光映照着笑脸,笑脸传递着笑声,宽阔的马路顿时变得狭窄许多,其场面之大、气氛之热烈令人叹为观止。“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这些记载,生动地再现了北宋京城开封当年元宵灯节的盛况。观灯的人们形形色色,富人坐的车子,挂灯作饰,精纤华焕;有人用纸作的飞蛾、蜂儿之类,以长竹标之,插在头顶;又有人玩一种火杨梅,以熟枣捣炭丸为弹,傅之铁枝而点火,可谓别有乐趣。
欧阳修曾谈及当时开封的灯市盛况,在《醉翁谈录》里有这样的记载:东京的东华门外自正月初即有卖灯的市场,有灯球、灯槊、绢灯笼、日月灯、诗牌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等,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心灵手巧的制灯人,往往将兽角、翎毛、琉璃、皮革、丝绸巧妙运用,将灯造成牡丹、莲荷、曼陀罗等花卉的形状,效果良好。另有灯品灯组,“采山左右,以采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系列灯放护城河上组成的“灯桥”,在闹市区街上空悬挂彩索,悬灯于上的“过街灯”,市数十丈的“灯竿”,“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 。
开封元宵节灯会的核心是鳌山,亦称“彩山”、“灯山”。鳌山原是指古代传说海上有巨龟背负神山,后元宵节拟其形,把无数盏绚丽多姿的彩灯扎架起来,用彩色丝绸结成巨大山形,上悬各种大小花灯,供人观赏。《水浒传》中曾有“宋江夜看小鳌山”一回,说的就是这情景。张孝祥曾在《忆秦娥》回忆过:“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到了明代,开封元宵节放灯更加铺张,从五夜改为十夜。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了当时灯节的情景:“更子其地斗狮子,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大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围簇观之。”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农历正月十五要是下雪,被称为“正月十五雪打灯”,更有一番奇特景色,皑皑白雪反射着耀眼的灯光,预示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更预示着光辉灿烂以及和谐美好的锦绣前程。
元宵节与春节相接,开封人赏月观灯,竞猜灯谜,吃元宵,耍“百戏”。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是掀起春节后的娱乐活动高潮。每到元宵节,百姓都张灯结彩、燃放烟火,热闹非凡,所以叫“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人们在城乡的交通路口搭天桥、放彩灯、猜灯谜,那些打花鼓的、玩狮子的、玩龙灯的、踩高跷的、走旱船的也纷纷登场凑热闹,百姓更是举家出游,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封元宵灯会不仅经久不衰,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不断翻新,充满了时代气息,观灯盛况今非昔比。如1985年农历正月十三举办的元宵灯会,由各行各业和本市居民制作的数千盏花灯在市区各条通衢大道乃至背街小巷分列排开,千姿百态,光耀如昼,绵延十余公里,“声、光、电、动”一应俱全。其表现内容,既有古代风物、传说故事、动物和花卉,也有反映新生活、新风貌的各种人物、建筑物和工农业产品,观灯群众数十万,把每条陈展彩灯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这次灯会之后至今,开封元宵灯会年年不断,但展灯地点逐渐转移到公园,灯会越办越好,群众入园观灯乐此不疲。
三
中国人的狂欢,多在节日。节日里的狂欢,总伴着红艳的灯彩。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在传统社会,礼制森严,年轻女性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但是过元宵节时可以结伴出来游玩。于是,借着赏灯之便,一些整日待字闺中的小姐们会为自己物色对象。青年男女绝不会错过这一天赐良机。在传统戏曲里,如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节定情。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开封城里观灯的年轻女子喜欢佩戴小灯球、小灯笼,有策栗那么大小,像珠翠一样装饰在身上,显得光彩动人,为的该是回头率和关注度吧。
“男妇嬉游”是开封元宵节特殊的人文景观。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司马光是有名的礼法之士,他的夫人在元宵夜打扮着准备出门看灯,司马光说:“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说:“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是鬼耶?”在封建社会,妇女出门,不仅是为了看灯,还要看人。元宵灯会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好机会。那些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一个个螓首蛾眉,花枝招展,堪与灯花媲美,装点着节日的夜晚。“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痴情,让人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可谓“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彩楼中词,括尽万古风流;画桥边谜,打破千人懵懂。碧天外灯照彻四海玲珑。花容女容,灯光月色争明莹。车马迎,笠歌送,端的彻夜连育兴不穷。管什么漏尽铜壶,太平年岁,元宵佳节,乐与民同。”元宵节上演的才子佳人喜剧不胜枚举。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和灯谜。
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在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王安石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这“藏头隐语”,便是谜语。灯谜起源于西汉的隐语,后发展成为民间谜语,又叫“打灯谜”。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语既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欢迎。我国民间所产生的灯谜浩如烟海,千变万化。人们有时用“像老虎一样难以射猎”来形容谜语难猜,因而“灯谜”又称为“灯虎”。其中,用文句作谜面的叫“文虎”,用诗句作谜面的叫“诗虎”,猜谜就叫“射虎”或“打虎”。灯谜文化至今风韵不绝,特别是到了元宵节,开封人于街道闹市悬挂灯谜让人猜射,使节日的气氛更加热烈。如今,民间猜谜已不仅限于元宵节,有的地方平时朋友相聚也会猜上一阵子灯谜,猜谜已成为人们日常文化娱乐的一种形式。
四
元宵佳节除了观灯游艺之外,食俗也令人十分神往,主角当然是元宵,也叫汤圆。元宵节吃元宵,以取“团团如月”的吉祥意思。元宵节吃汤圆,最早见于南宋诗人宋必大的《平园续稿》,书中有“元宵煮食浮阔子,前辈似未曾赋此”的记载。据说,汤圆在春秋时期就有,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于江面,色白而微黄,内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但不知此为何物,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楚昭王就命人用面仿制此果,制成后放进开水里煮,煮熟后的面团都浮在水面,美其名曰“浮圆子”。“浮圆子”传到民间后,百姓看到汤中煮浮圆子,有汤有圆,于是,“浮圆子”便更名为汤圆。
这当然是一种附会。据专家考证,元宵节的食品出现于唐宋时的有油锤。宋代《岁时杂记》中说:“上元节食焦锤最盛且久。”说明油锤为开封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油锤是什么样的食品呢?据宋代的《太平广记》记载:油热后从银盒中取出锤子馅,用物在和好的软面中团之,将团得锤子放到锅中煮熟。用银策捞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将油锤子投入油锅中,炸三五沸取出,“其味脆美,不可言状”。由此可见,油锤类似现在的油炸元宵。至明代,元宵作为开封人上元节的食品已很常见。其制法是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如今开封人把元宵和汤圆区分开来,把有各种口味果馅比较难煮的叫元宵,把只有黑芝麻馅甚至仅有米面没有馅的叫汤圆。开封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食,或油炸,团团圆圆。
“十五扁,十六圆。”在中国百姓的传统习俗中,农历正月十五仍然以吃饺子为主,农历正月十六才会共食元宵。“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农历正月十六,开封每家每户餐桌上,元宵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寓意团团如月。借着元宵的好寓意,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元宵。圆溜溜的汤圆一口咬下去,甜甜的馅儿,浓浓的家味,暖暖的情意,顿时溢满心田,其乐融融,比起除夕夜的那顿年夜饭毫不逊色。
闹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
来源: 浏览 1997 次
上一篇:传统民间手工艺袼褙
下一篇:947年,契丹族耶律德光在开封
更多关于 闹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 的信息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