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动态 >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与五毒纹样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与五毒纹样

来源:  浏览 5662

端午,又称端阳、重午、端五节、天中节。中国古人以五月天气炎热,疾病易于流行,故称其为恶月,而五月五日为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双五相逢,是最不吉利的恶时。因此,端午节的节令饰物,也体现了浓厚的巫术色彩。

五毒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令主题。它主要指蝎子、蜈蚣、蛇、蟾蜍、晰蜴等五种毒虫。每到端午节,民间就有挂五毒图于门户,或者在儿童手臂、身上佩戴五毒形象饰物的习俗,其意在禳避病害,以求平安。周密《武林旧事》“端午”卷三记载,宋代宫廷里“插食盘架设天师、艾虎,意思山子数十座,五色蒲丝、百草霜,以大合三层,饰以珠翠、葵、榴、艾花、蜈蚣、蛇、蝎、蜥蜴等,谓之‘毒虫'……又以大金瓶数十,遍插葵、榴、栀子花,环绕殿阁。……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襘。”又如清顾禄《清嘉录》·五月·五毒符:“尼庵剪五色彩笺,状蟾蜍、晰蜴、蜘蛛、蛇、蚿之形,分贻檀越,贴门楣、寝次,能魇毒虫,谓之五毒符。”该书又引吴曼云《江乡词》小序:“杭俗,午日扇上画蛇、虎之属,数必以五,小儿用之。”

在明代,五毒也用做补子纹样,如明代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端午,五月“初一至十三日止,日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门两旁安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毒故事,如年节之门神焉,悬一月方撤也。”其式样如北京定陵出土明代艾虎五毒纹方补,胸补绣二虎相对,并绣有花卉、蛇、蜈蚣等;背补中间绣一卧虎,虎周围绣艾叶花卉和五毒纹,蛇、蝎、蜥蜴、蟾蜍、蜈蚣或爬或跳,姿态各异,形象逼真。此件艾虎五毒方补方领女夹衣,应是孝靖皇后的应景服饰。

明代五毒纹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明代艾虎五毒纹回回锦童衣料,这件织锦将虎与五种毒物以同等大小地布置在水田纹上。水田纹模仿当时流行的水田衣(又称百衲衣或百家衣)的风格,由不同三角形色块组成图案。

五毒纹样

明代洒线绣蜀葵荷花五毒纹经皮面,以黄色二经绞直经纱为底衬,上用红、蓝、黄、绿、棕、白等色衣线和蜀绒线为绣线,采取二至三色润色法,用散套、正戗、平针、缉线、反戗针等针法绣制花纹。经皮面上部绣五色云,下部绣争奇斗艳的荷花和蜀葵,并在硕大的蜀葵叶上饰有蜈蚣、蝎子等五毒纹饰,花纹为间隔排列。其经皮面用红色衣线以洒线绣技法绣制菱形锦纹地;用光泽性较差的衣线绣制五彩云及花叶;用光泽性较强的劈绒线绣制花朵。暗地暗叶衬托出亮丽的花朵,尤其是采用反戗针、缉线法绣制五毒、花瓣的边缘,使花纹更富层次感,更具立体效果,宛如天成。

上一篇:古代皇宫里的传统娱乐游戏都有哪些

下一篇:六一儿童节告诉你汉代儿童都玩什么玩具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与五毒纹样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