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国是中国后三国时期,与北宋和金国并存,西夏境内多民族的特点,多阶层的状况,以及各种各样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使西夏服饰显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西夏服饰制度
西夏服饰制度是从西夏立国之初到西夏中期,在汉仪与藩礼多次兴废的斗争中形成的,西夏服饰制度既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也表现在中原王朝的风格。以服饰区分等级,西夏立国之前就效法中原地区服饰制度,正式规定文武官员穿衣着服。文职官员装束多袭唐宋,武职服装颇有民族特色,与中原服饰不同。对民庶服饰的规定主要是从颜色界定,民庶只能穿青绿色的服装,官员可穿紫、绯色衣装,以此明显区分所谓贵贱。西夏乾祐年间刻印的《圣立义海》第八卷主要是西夏的服装,其目录有“皇太后、皇帝制服、皇后法服、太子法服、妃嫔法服、官宰法服、朝服、常服”,可见西夏政府对服饰制度的重视和区分的细致。在西夏法律中对官员、僧道、民庶的服饰有严格的限制,特别是对皇帝专用的衣服颜色、特殊的装饰花样和贵重饰物的使用明令禁止。妇女穿戴也有专项限制,比如鎏金、绣金线等服饰,只许节亲主、夫人,宰相本人、夫人等穿,不允此外人穿。
西夏服饰形式
西夏的服饰形式多种多样。《番汉合时掌中珠》所记述除毛、皮制品的服装外,还有袄子、汗衫、衬衣、裙、裤、背心等服装。西夏汉文本《杂字》的“衣物部”中有关衣服的记载更加详细,其中有:公服、披袄、袄子、汗衫、衬衣、腰绳、束带、手帕、罗衫、大袖、绣裤、宽裤、窄裤、睡袄等。这些有贵族、官员的服饰,有礼法规定的法服,有反映官品等级的公服,有形式美观、穿着方便的背子和背心,也有一般平民的穿戴,如下人穿的皂衫等。裤子有宽裤、窄裤,有下雨用的披毡,有僧人穿的袈裟等。不难想见,居住在西北地区包括党项民族在内的西夏人与中原地区居民的服饰一样丰富多彩。
西夏的服饰颜色也种类繁多,西夏汉文本《杂字》专有颜色部,其中有绯红、碧绿、淡黄、梅红、铜青、鹅黄、大青、大绿、墨绿等20多种。另外还记录了颜料,有紫皂、苏木、荭花等。这些颜料与中原地区并无二致。
西夏服饰特征
西夏石窟壁画男女供养人、佛画施主、木版画等服饰图像资料遗存,显示了世俗社会民众的服饰。秃发男子形象见于俄藏卷轴画《水月观音》画面右下方四身乐舞人物,外穿红、绿圆领齐膝旋襕,内着白裤,脚穿黑、棕等色革靴。武威火葬墓木版画《五男子图》,额两侧披发齐耳紧贴脸颊,余发分两边结辫垂于后;西夏女子服饰主要特征是首服高髻余披发,或高髻余发盘起,髻上装饰花饰、花蕾金冠饰,衣服为交领右衽宽松式袍服,脚蹬翘尖锦履。俄藏黑水城卷轴《观音菩萨》右下方两位衣着华丽的女施主,发梳高髻,身穿交领右衽费森地白花绣袍,脚穿乌鞋;在莫高窟、榆林窟及黑水城人物画作品中西夏童子形象多姿多彩,从艺术角度生动地描绘了社会生活中的童子形象。童子服饰具有多样性,有秃发穿短衣的党项族儿童,有浓发着短裤的吐蕃儿童,也有梳环髻着交领宽袖衣衫的汉族儿童。
西夏服饰具有很强的两重性,一方面西夏的官服传承中原王朝的舆服制度,用法律形式规定了官员的朝服、便服的款式和颜色,民庶衣服的装饰及颜色也作了严格的规定。另一方面西夏民间服饰具有多民族性的特点,以首服而论,男子首服有秃发辫发的,有秃发披发的;女子花冠有珠宝桃形凤冠、贴花花冠、四瓣花蕾冠等;男女服装既有交领衫,又有圆领袍,有窄袖的,有宽袖的,有高开衩长袍,也有裙服,既体现草原胡服特征,又显现中原汉服时装元素,反映出西夏服饰的多民族性,其独特的多民族交融的服饰文化在中国服装史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