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园也就是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在这里复制、复原了中国各民族的建筑,目的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继承和研究中国各民族建筑文化,也是抢救全球人类文化的遗产。中华民族园将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民族风俗以、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使中国各民族以多元社会结构和经济形态并存,使各民族建筑在形制、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形成了明显差异,形成风格各异、多彩多姿的中华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园分为北园和南园。
中华民族园分南北两园,园内建有民族村寨36个,还有民族博物馆、民族展览馆、雕塑广场以及若干自然景观。北园内有民族村寨16个,建有国内最大的铸铁望以及仿真的热带榕林、水中溶洞、土林、盘龙瀑布、阿里山神木和沧源岩画等。少数民族村寨均采用1:1的比例,亭楼屋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按少数民族风格,真实再现出各个民族的文化遗存。
中华民族园坐落在北京亚运村西南,占地50公顷,于1992年开始建设,1994年6月18日北园建成开放,2001年9月29日南园建成开放。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中华民族园)建设有中国各民族的56组建筑,包括民居建筑、宗教建筑、景观建筑。建筑形式涵盖中国传统建筑的所有典型形式——地穴式、干栏式、窑洞式、帐篷式、碉楼式、干井式、天井式、独院式、吊脚楼、土掌房。为更加真实、全面地营造各民族生活环境,中华民族园在园区中特别建造了园林自然景观。这些园林自然景观将各民族的生活同溶洞、瀑布、悬崖、石窟、栈道、异型树木、河湖、农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便于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各民族生活环境,也增强了参观的趣味性、参与性。
白族民居建筑:中华民族园中白族民居建筑多为内相院落式封闭建筑组合,其典型布局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形式。民居外装修的处理是白族民居建筑与文化、艺术融合的特点。外部均以白灰、墨画为主调,点缀以石蓝、赭色等彩画。木屋架,青瓦屋面,青石板封檐,与高原地区的大自然空间色彩相映,使建筑、人、环境融为一体。[3]
傣族建筑:傣族景区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47平方米,建筑复原按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典型建筑,规划形式为“寨”。傣寨由寨门、民居、曼飞龙塔、傣寺、寨心、泼水亭、水井、孔雀亭、桥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社区。傣族民居为竹木结构,由数十根木柱高架成干阑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阴凉宽敞,可圈养畜禽,置放生产生活用具。墙壁为木板或片竹,屋顶通常为歇山草顶或瓦片顶,下层亦常设有腰檐、陡屋面、斜墙板的独特民族形式和地方特色。
侗族建筑:侗族建筑景区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1平方米,建筑复原按贵州省从江、黎平地区的侗族典型建筑。规划形式为寨,由鼓楼、风雨桥、寨门、戏台、民居、水车、碾房、谷仓、稻田等组成。侗族建筑以杉木为原料,民居形式为干栏式。
民族建筑:中华民族园规划建设中国各民族的56组建筑,现已建成48组(2013年),包括民居建筑、宗教建筑等。建筑形式涵盖中国传统建筑的所有典型形式——地穴式、窑洞式、帐篷式、干井式、天井式、吊脚楼、土掌房等。由于在选样、设计、建材、建设、习俗等方面严格遵循文物复制的基本原则,无疑使这批民族建筑具有文物性,为建筑学、人类学、博物馆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景区建筑 “三房一照壁”民居院落、“四合五天井”民居院落、本主庙、戏楼、戏楼广场、茶社、蜡染房、大理三塔、蝴蝶泉、明清商业一条街、茶馆、照壁、城门、餐馆等。展览内容白族民居原状陈列、白族风情摄影展览等。民俗活动 “三月街”民俗活动、白族三道茶、白族歌舞、扎染表演、大理特色商品交易等。景区建筑龙井型朝鲜族民居、书房、药房、酒馆、铁匠铺、稻田、秋千、水井、晒谷场、朝鲜族餐馆等。展览内容朝鲜族民居原状陈列、书画作品展览、朝鲜族风情图片展览等。民俗活动 “老人节”民俗活动、歌舞、荡秋千、打稻谷、推碾子等。
中华民族园旅游信息
门票·开放时间:
欣欣票价:75元起(省15元)。
A.免票政策:每名执票成年游客可免费携带1.2米以下幼儿一名或80岁以上老人(老人持有效证件)一名入园。
B.优惠政策:学生凭学生证、60至79周岁之间老人凭有效证件购景区优惠票(上述优惠政策,需到景区自行购买)。08:30—18:00
中华民族园怎么去
自驾:北京市-正义路-南河沿大街-北河沿大街-安定门西大街-鼓楼外大街-北辰路-中华民族园。
地铁: 乘环二号线地铁在安定门换乘407、113路。乘10号线在北土城站、8号线在奥体中心站下车。
公交:乘113、607路直达。
乘345、55、315、344(快)、695、670、919、689、909或618路,在祁家豁子站下车向东。
乘407在北辰桥西站下车向西。
乘21、380、409、620或653路,在北土城西路东口下车向北 。
乘386、658、740、939、944、944(支)或656路,在北辰桥西站下车向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