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被称为无形文化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定义为:“被群体和个人视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和表现形式(包括必要的知识、技能、工具、实物、工艺品和场地),而且须与普遍接受的人权、平等、可持续性及文化群体之间相互尊重等原则相一致。各群体为适应其生存环境和历史条件不断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历史感和认同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1.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述;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思维运动的产物。全球3000多个民族,因为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经历、生活等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创造了不同的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礼仪、节庆、传统工艺等等。这便是人类自己在不同环境下各自的创造,形成的文化多样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如《公约》所指出的,它们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又是对可持续性发展的保护。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文彬先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概括为“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不脱离具体的民族历史和社会环境,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活’的显现。因此,对一个民族来说,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产品,有很强的个人性、群体性、民族性和区域性。无形文化遗产概念的产生“显示了人类对文化遗产的一种全面尊重,标志着人类认识自己的一个新的阶段”,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创造和继承者的尊重,也建起了一个平等与其他个人、团体、地区对话的平台;使人类文化更丰富、更多彩、更繁荣。
非物质文化符合人类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化发展具有“趋同化”的合理性和“一体化”发展趋势。在日益变“小”的世界里,人类更需要保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经济取向的自主性。在这个意义上,各个民族对自身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本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