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动态 > 威宁水族苗族服饰和苗族的服饰特点

威宁水族苗族服饰和苗族的服饰特点

来源:  浏览 7722

 我国水族人数不多,集中居住在我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面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也有分散居住在荔波、独山、都匀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黎平、从江等县境的。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夹谷盆地,盛产大米和杂粮,交通不太便利。县城有一条主要河流——都柳江横贯全境,流入榕江县。水族人口占三都自治县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左右,集中分布在三洞、九阡、水龙、都江、周覃等几个区里。三都水族自治县也杂居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兄弟民族。
    水族主要的节目有“端”节、“卯”节。此外还有与汉族共同的“春节、“端阳节”、“清明节”等。
    “端”节,水族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端”节是从每年农历八月第一个亥日起,连续两个月内分批在亥日、午日、未日、申日欢度,称为过“端”。“卯”节,水语叫“借卯”。每年农历六月择一卯日举行,各地区按习惯顺序先后举行。过“端”节的地区不过“卯”节,过“卯”节的地区不过“端”节。每当节日,各地男女老幼穿着盛装来到固定的“端”坡、或“卯”坡参加赛马或唱歌,庆祝一年来的丰收和祭祀祖先。
    水族妇女的服装,一般有黑、青、蓝、浅蓝、白色等几种布料,经济条件较好的妇女有用青织贡缎或本色提花的软缎做衣料。她们的服装有两种形式。一是青年妇女头上戴满银饰,上衣及袖子短而肥大,衣领矮,对襟,肩背胸襟、袖口用色布镶宽边,有的可以加上一条彩色栏杆,不用挑花刺绣。到了冬天,妇女多半要穿一件白色羊皮衣,袖口及前后衣边露出一道白羊毛,下穿长裤直到脚后跟。最特殊的是,中间还要穿一条百褶裙子。水族妇女喜欢穿自己做的白布袜,套上一双绣花鞋。另一种服装,上衣长到裤盖,矮领,大襟右衽,袖子长,平袖。裤子长到脚后跟,不穿裙。头上包青布帕,夏天包白布帕,脚穿白布袜子套绣花鞋。
   水族妇女的苗族服饰,缎面镶花边夹衣。时代是清末或民初。长88厘米,肩袖宽68厘米,腰宽12厘米。衣料为浅色缎面,矮领,长袖。袖口镶黑缎绣彩色折枝菊花、蝴蝶宽花边。领、肩、胸襟及前后摆镶黑缎宽边并加一条丝织彩花边。胸牌上置两个钮扣拌,铜花扣头。这花衣与汉族清代妇女的服装样式,制作方法均相同。特别是袖口宽边使用的折枝菊花图案,用色和绣制方法,几乎完全一祥。
    水族妇女的银饰,有头饰、胸饰、手饰等。省博物馆所藏有以下各种:
    头饰:有掐丝花蝶发箍簪,银梳子。
    水族掐丝花蝶发箍簪,用四支、五支均可。长11一14厘米,重165.7克(以五支计量)。制作方法,用两根银片,一直一横作支架,成丁字形,横条平放成弧形。用银丝支撑着先做好的蝴蝶、石榴、花片。蝶须及花蕊用银丝扭成弹簧,簧顶穿一粒小白珠,顶端露出红、绿、黄等彩色丝线须,每一支花的四周边沿系上叶片形练坠五至七系。
 包银寿星木梳,长13.2厘米,宽8.5厘米。梳背两面用薄银片压双龙戏珠或双风朝阳等纹式。梳背边沿焊细银丝,正中焊上先做好的五个立体寿星,脚边各系一串蝴蝶叶片练坠。
    水族妇女发髻挽在头顶,上插五支蝴蝶针,以前面为中心,分插成半圆形,后面插银梳使成圆形。
    胸饰:有双环银项圈,压花带响铃银压领,“龙凤呈祥”银压领等多种。
    双环银项圈,圈径小的16.7厘米,大的18.6厘米,共重52l克。四方形,实心,中间宽两头窄,无纹式。项圈两头向外钩,加工成棱形,以三节形银拌系之。
    压花带响铃压领,圈径32厘米,圆形,前宽后窄,后面为开口活动扣式。上饰双龙抢宝。宝系一粒自色玻璃珠,双龙向左右伸展弯弯曲曲在云雾中起伏。外沿有四十五串响铃系坠。中坠长,边坠短,构成一弧形。其上分别坠有鱼、猴、鹿、猫、鸡等动物。正中一钻花大圆牌,牌下吊有剑、刀、挖耳、牙签、针夹等物。
    “龙凤呈祥”银压领,长29.5厘米,宽7.5厘米,重336.5克,用薄银片压花作底成半圆形,边沿压成莲花瓣。正面用掐丝作海水波涛,双龙在水中邀游,凤鸟在海上飞翔,鱼虾跳跃,蝴蝶飞舞。图案形象生动、活跃。鱼、龙、蝶须用银丝扭成弹簧支撑着红、绿、黄色丝线,弹颤时显得五颜六色,鲜艳夺目。银牌上端两角,有两个小银圈,以系银练。牌下系十一串蝴蝶叶练坠。
   水族地区的苗族服饰银压领形式很多,妇女们可根据自己的喜爱和经济条件选用配戴。
    银手饰,有牡丹纹银吊包,蝴蝶银吊牌,金钱万字银手镯等。
    牡丹纹银吊包,长30厘米,重123克。为压花合模,中空腰子形。两面是牡丹花纹,边沿两道突出的小米珠纹,颈部直条纹式,左右肩部焊节两个小银圈,以系银练。练之上端有小银圈,正中系四瓣花牌。银吊包下沿有金钱、绣球等五坠,各有刀、剑、戟等配饰。
    蝴蝶银吊牌,长约48厘米,重190克。为压花合模,中空有立体感,分四段组成,以蝴蝶为主,上有三个小圈连接绣球,蝴蝶下系十一条绣球大刀坠。
    这种银吊牌,水族妇女佩在腰间或拿在手上,与其它兄弟民族妇女的佩戴方式显然不同。
    金钱万字手银镯,重17.3克。模铸压花,空心、圆梗,花纹有古钱纹、万字纹、扭丝纹、书卷纹各分一段。图案匀称,做工细致。
苗族不断迁徙中经过长期发展,到近代之后随着政治和经济环境的逐步固化,本民族服饰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在文化传承中替代文字成为载体,同时又区别于服饰‘昭名分,辨等威’的传统社会功能,无论在衣服或饰品图案上都体现出非写实性、非单一性和非规律性的抽象意识。
二、苗族服饰文化(一)基本特征苗族本身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为了使本民族能够在动荡的社会存在下来,同时能够抵御住封建专制的统治阶级民族压迫以及歧视。苗族的民族意识就非常强烈,把本民族的服饰传统纯正性作为保障民族独立、维护和强化民族意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而且这种意识相当根深蒂固,这也就是使苗族服饰在传承上保持着稳定的另一种主要的因素。
(二)发展渊源
关于苗族服饰,史籍中多有记载。其中最早见于西汉刘安等所著《淮南子》“三苗髽首”的记载,当时苗族先民就有掺麻入发、盘髻于头顶的习俗。南宋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记载,秦汉时期苗瑶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无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型”,“衣裳斑兰”。后晋刘熙《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载,唐代五溪地区“男子左衽、露发、徙跣。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宋代五溪地区“男子未娶者,以金习插髻;女子未婚嫁者,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②明清以后,有关苗族服饰的诸家著述图录更为详细。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了贵州各地苗族服饰特征。贵阳一带苗族“男髽髻,着短衣,无袖,惟遮覆前后而已。裙亦浅蓝色,细摺,仅蔽其膝”。③这样的蓝色带细褶皱短的裙子,就是现在俗称的百褶短裙,直至今日,这样的百褶短裙仍然是苗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已经不再是男子的服饰。而其他地域,如龙里、镇宁、石阡、黎平、麻江、三都等地,虽然各自有细节区别,但男女皆盘发,蜡染衣服,短裙等仍然是相同的。清代同治年间《毕节县志稿》载,黔西北一带苗族“衣裳以花饰为主,领、袖及裳皆绣五色或以红绿布为缘。”“男子结发作髻,以色线扎之,加梳于顶前。衣前短后长,无衿钮,窍其上而纳首焉!裤及缠胫皆麻布。女衣亦同,……用筒裙”。④清中后期始,由于清政府在苗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鄂西、川东、湘西、向南以及黔东铜仁、思南、石阡等地苗族妇女易裙穿裤,男子服饰渐演变。苗族的分布广泛,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支系繁多,服饰的品类也很丰富。苗族服饰工艺及其精湛,分有常装和盛装。常装主要是以平时生产活动方便为前提,多呈简朴。盛装主要是为重大的节庆活动准备,华贵而隆重。苗族服饰区域特征明显,这种跨省的区域性差异有较大的不同。同省市等地缘相近的苗族服饰差异虽然存在,但是只是细节的区别。
(三)男女服饰的区别
苗族的男人服饰主要是穿对襟或左衽上衣或是长衫,穿长裤,束着大腰带,缠青布头巾,到了冬天要缠裹腿。而苗族女子服饰种类就比较繁多,无论从色彩还是款式上。大多数苗族女性都穿着镶绣、织补大襟或者是对襟上衣。穿着宽腿裤。绣花边镶在衣襟和袖口上。穿着的裙子款式大多数为百褶或是筒裙,裙类有长有短,以褶皱多为美。腰间会系着绣花的胃药或者是围裙,和男性一样都会绑着裹腿。但是女性在头饰方面很讲究,发髻样式复杂。头部、颈部、手腕上喜欢带着各种银饰,盛装时银饰的重量可达10多公斤。 <
苗族服饰三大瑰宝
(一)蜡染
 作为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其来源大多数都与各种各样的传说有关,而蜡染是苗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手工艺。传说,十老人造成天和地以后,便用蒿秆把天撑上去。篙秆不抵事,撑不住天,一天垮三次,一晚塌三回,弄得人们天天躲天,人心惶惶。十老人想用一把伞把天撑住,就请巧姑娘娃爽造一把‘撑天伞’。巧姑娘用清风做纺车,白云织线,织出九十九疋白布。把布浆洗了晒在梨花树下,大风吹落梨花,铺满白布。蜜蜂在上面采花吐蜡,蜡迹斑斑点点。白梨花叶瓣腐烂,把布污得黑麻麻。娃爽只好把布在哪去洗,这一洗,黑麻麻的布变成蓝蓝的布。布上有蜂蜡的地方没有染上梨汁,就现出布的底色,斑斑点点很是漂亮。巧姑娘缝制了十三年,缝出一把蓝底白花的撑天伞。是个老人把伞抬到顶天梁一撑,天就稳稳当当地盖在人们头顶上,还现出蓝天和星星。天撑住了,苗家姑娘也学会了蜡染。蜡染,又叫做蜡缬,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是采用蜡防染技术对织物的一种印染工艺。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广泛流行,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作主要装饰的有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FONT></U><FONT 的苗族妇女。
历史渊源
迄今为止,最早的蜡染制品出现在四川东部峡江地区风箱峡崖葬地区,时间上约为战国至西汉初的蜡缬细布衣物残片,相关的族属和百濮等民族有关。而1959年也曾在新疆民丰尼雅出土的东汉“蜡染花布”。在中国少数民族经过蜡染工艺染出的蓝底白花或蓝底浅花色的印花布,古时称为“阑干花布”。蜡染花布从秦汉时期传入到中原地区,发展到了隋唐就相当的盛行,之后又传播到了北方等更加广泛的地区。唐宋时期,五溪即今天的详细和黔东地区苗族的蜡染技艺名扬四方。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傜人以蓝染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两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溶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即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姑夫染斑之法,莫傜人若也”。⑤这所记载的是蜡缬与夹缬相结合的印染方法。蜡液在冷却之后所产生的自然裂纹,使染色形成后的一种特殊的冰纹装饰效果。而据《黔书》记载“裳服先用蜡绘花于布,然后染之,去蜡则花见。”⑥所说的就是当时的生活在贵州的苗族先人,直接用蜡液在布上绘制各种花纹图案,或者用蜡液涂满织物的表面再用竹针勾画。这样的拉颁布在苗族中非常普遍,并且发展成一种传统的民族工艺。3、特点 蜡染图案花纹大多数都取自于自然的景物,如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等。而较为抽象的图案更多的是如涡状纹、波浪纹、对称的菱形、连锁图案、自然的冰裂纹等等纹样。但是纹样大多是花纹均匀完整,色调以简洁明快。苗族蜡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产、战争、迁徙等场景按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而成的“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组成一种理想化的完形关系。
(二)刺绣
 刺绣是中国著名的传统民族工艺,用彩色的丝线在纺织品或者是其他的材料上运用不同的针法运行穿刺,从而构成各种的图案或是花纹。著名的品种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此外,少数民族之中苗族、瑶族、彝族等等民族都有本民族的特色刺绣,并且多用于妇女服饰,刺绣的技法也相当复杂。苗族刺绣阵法复杂,细分有十余种,主要是平绣、锁绣、辫绣、堆绣、贴绣、破线绣、绉绣等等。中国有史以来的各种针法,基本上都能在苗族刺绣针法中找到对应。而最具特色的就是堆绣、绉绣和破线绣。苗族妇女一般会根据图纹要求,采取一两种主要针法,再辅之以其他的针法
2、历史渊源 至今所知,我国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出土了四千年前的锁绣,与今天十分精美而仍然流行的苗族锁绣完全意义。这显然不是某种强和,而是文化渊源上的一脉相承。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并且逐步在远离中原的地区分散聚居。这在地缘上与汉族的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由于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着交叉性。如苗族的刺绣图案之中也有来自于汉族的民间素材,“双龙抢宝”、“喜上眉梢”等等。 而现在的史学界中的普遍认识,夏商时期的苗族先民曾经建立过“三苗国”。而楚国就是在古三苗和以三苗遗裔的基础上建立。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考证:“在周朝,苗族与楚族本来就是一个民族……苗族的楚国统一南方。”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论证了“三苗”、“蛮夷”与“荆楚”的渊源关系。⑦“楚苗同源”“楚国是在三苗故地建立的王国”。⑧; 三苗是继九黎之后,由于战败之后,这部分苗民向南逃匿。《尚书》中记载:“窜三苗与三危,以变西戎;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⑨意指三苗迁徙中,和其他的部落结合,同时转而以地域来命名,称之为“荆”、“荆蛮”、“荆楚”。《中国通史简编》中也提出“在广大的国境内有苗族和华夏族以及其他小民族,居民相互交流文化,产生以巫文化融合华夏文化为基本的楚文化” 。⑩苗民先祖曾经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其生活习俗等各方面与楚文化有千丝万缕联系。而楚绣在当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湖北省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起除锈,虽然绣线已全部脱落,以其清晰的真言仍能看出花纹为卷曲花卉纹,线条流畅,真矫正器、均匀,绣法为辫绣。在花纹和技法上,楚绣和苗绣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楚绣中的“辫绣”和苗绣中的“锁绣”、“辫绣”。在长沙出土的战国丝带图案上的彩色几何花纹,和现在苗绣相似或相同的图案有几十种。3、特点; 苗族服饰刺绣,其主题纹样记录着祖先的遗迹以及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图腾遗迹。利用服饰、图案等构造“生殖意向”,感通“原欲”的例子,在西南民族服饰中屡屡可见。贵州苗族服饰上常见的苗龙图案,生殖意向非常直露。如表示交合:有的图案的龙都是成双成对相集,有的表示交媾态。表示孕育:龙身上长出花蕾、花朵以及果子,或以产仔多、生殖繁盛的鱼虾为龙体。生殖器象征:牛角龙不仅表示农业意向,也表示男性生殖器的坚挺有力。丹寨苗族吧牛角挂在大门上,象征人丁兴旺。另外,苗龙图案相配的果实图案多选石榴、葫芦,也是生殖繁盛的意向。 苗族刺绣反映了苗族妇女卓越的创造才能和无尽的才思机智。装点不仅仅是生活,还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蕴含着很多有关苗族起源、迁徙历史、宗教信仰的信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银饰
众多的苗族传统工艺品中,银饰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无论是哪个区域的苗族人民,都会佩戴银饰品,但以青年妇女佩戴最为普遍,部分地区的苗族男子也会佩戴。这不仅仅有着装饰的作用,还是财富的一种象征。平时在生活中并不会穿戴太多的银饰,但是在盛大节日的时候就以多为美,以重为贵。 苗族的银饰都是由各自部落的男工匠打造,这样的传统技艺世代相传。银匠不仅是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同时也会得到族中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正是有了本民族的银匠,有了较高水平的工艺技术作为基础,从而使得苗族银饰保持着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苗族银饰风格各异,种类繁多。按照种类来说分为,头饰、颈饰、胸饰、背饰、腰饰、手饰和脚饰。按照工艺的精细程度来说,可以分为精制和粗制。粗制工艺简单,不要求精加工,用银分量大,佩戴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家庭的富足,如实心的项圈和手镯等等。精制工艺要求高,成品精致美观。如银花、围腰链、银羽、银泡、银雀、银冠等等。有的地方还有银蝴蝶、银铃等等。这类装饰工艺耗时长,工序多,在冠架上焊接的这些饰物,少则数十件,多达数百件。
2、特点 在造型方面,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是银饰主题其重要的一部分,充满了神性的张扬和想象力的充分展现,而巫文化主宰者苗族银饰的精神内涵。这些造型上的银蝴蝶、银鸟、银角都是图腾崇拜的表现。因为在苗族的始祖或部落都拥有者自己的“族徽”,“族徽”观念在银饰上也有着很好的体现。例如分布在黔东南部分地区的白苗,以蝴蝶作为族徽,所以银饰上会有银蝴蝶;在黔东南台江等闲以及黔南都匀等地的苗民“嘎闹”,以鸟作为族徽;湘西、黔东南雷山的部落以牛作为族徽;以花作为族徽的花苗等等。这些族徽都会在银饰方面加以体现。 2011年春晚宋祖英的开场表演就是苗族的特色服饰体现,她本人穿着的是苗族的盛装,但是经过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不变的是头部还有颈部巨大的银头饰、银项饰和银胸饰。而她后面伴舞的主要是由黔东南苗族舞蹈团组成,同样是盛装,穿着百褶短裙,手腕和脚踝部分都有叮当作响的银饰品。可见,苗族的银饰不仅仅追求的是工艺上的精巧,多重叠加带来的视觉冲击,更要悦耳的声响带来的愉悦。在装饰上,能穿戴银饰的地方很多,但是在头饰、颈饰、胸饰、背饰、手饰和脚饰上,大多都是带有银铃或是细薄的银片,走动起来的时候银铃就会叮当作响,而细薄的银片甚至能够随风撞击,产生出细碎清脆的声音。这样的清脆声音,在盛大节庆日的时候,增添了活动的气氛,听着也很美。也会随着舞者们的舞动在舞蹈时,演绎出另类的伴奏乐。
四、苗族的服饰的特点
 (一)服饰代替文字作为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苗族恐怕是世界上最喜欢迁徙的民族之一,其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南部。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地区,也有许多苗族开拓者在那里闯荡。但是其来源却很难找到古籍资料可供考据。苗族四处漂流,无法修史立传。长年的迁徙生涯,迫使苗族不得不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用最便易的方式,变成密码,随身携带。于是,口传的古歌和手绣的斑衣,成为他们记史述古、文化传承的基本样式。 在苗族,要想“查阅”他们的“根古”,不用找书也找不到书,因为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而是“读”那穿在每位苗女身上的花衣,就会知晓个大概了。追寻苗族的足迹,在滇东北、滇中和滇南的一些苗族都把服饰与他们的神秘往事连在了一起。例如在苗女百褶裙中,图案构成多为“X”型,中间用正“T”和倒“T”相隔,表示山川;“T”上空隙出由菱形花纹及各种小图案组成,表示无辜;裙上必有的三道红黄相间、叠压并行的饰条,腰部和裙角这两道横贯始终,叫“上郎”和“下郎”,分别代表黄河和长江;中间一道间断的布条叫“布点”,代表灌溉的水渠;群交红黄布条下蜡染的方田型图案,代表城墙;绑腿叫“炒老”,纪念南渡黄河的日子。 虽然苗族的支系庞大繁杂,但是在各个不同方言区的服饰图案纹样中,几乎都有一些形象固定,并且程式化的,这些图案构成了服饰中的主体纹样。苗族妇女的裙子无论是长短,大多数都喜欢打褶,这表示对祖先的怀念。裙叠象征着水波和稻田,几何形横条纹表示着在历史上的数次迁徙和逃难,渡过黄河长江。
(二)无‘昭名分,辨等威’的作用 苗族不同于汉族,其服饰既无‘昭名分,辨等威’的形制规定,也无穷富贵贱的设置。寨老的威仪来自节日或仪式时的特权,负数的炫耀来自同样头饰上的数量堆砌。”以这片文章中介绍的头饰为例,几乎是在所有的支系内部,头饰的作用在乎于年龄性别的区别,以及平时和节日的不同。这种约定俗称早已深深根植于成员的观念,并且指导行为的决定意识。 与汉族服饰文化所不同,苗族服饰并没有不同阶层的纹样区别,图案纹样是约定俗成的,共同生活的族群所认可的,社会成员也没有质疑过其美丑,这是苗族社会群体所参加的共同创作的活动。无论是蜡染还是刺绣,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苗族部落,妇女们都是人人会绣花。银饰的打造,是作为部落的工匠们家族的传承技法,世世代代相传。他们的父亲或是母亲是最初的老师,描摹上辈的图纹和技法,同时会借鉴山寨里最灵巧的图样。精美的样式会被大家争相传摹,同时不断地改造自身的技法,从而演进成相对稳定的观念性符号。这些都会深入到民族的个体意识中。所以当一个部落在盛大节日时去表现自己的财富,就会选择相同基础上的数量对比,但这个数量只会局限在银饰上,而不是衣物的图样多少或是样式上。
(三)图案所体现的抽象意识 这样的抽象意识体现,首先是非写实性。其次是非单一性。最后是非规律性。这三者相互融合,形成了苗族服饰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刺绣还是蜡染或银饰的图案,都并非精巧细致,通过抽象、组合、随机的组合排列之后,无法一眼看出表现的图案写实化的形象。这三者也是相互糅合相互影响,表现和贯穿始终。
1、非写实性 因为文字的流失,所以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故事的描述,通常的就采取了高度概括归纳的方式。通过运用概括、夸张。取舍、简化、变形等等造型方法,处理事物的形体结构、色彩等各方面。就如苗绣中多采用的几何图案,即是点线面的简单表现,但包含着深厚的原始造型意识和古老的文化底蕴。如一种苗语称之为“浪务”的花边图案,在苗族刺绣里非常盛行。这样的花边是无数个马的抽象华文相互间连接成一串,两边是无数个抽象花塔纹样穿插排列,外层两边各用一条折线式纹样镶嵌着,整个图案结构严谨、精巧,造型简练抽象,色调古朴大方。
2、非单一性
苗族服饰在构图上,非单一性是指将动物或者植物等形象,通过相互组合、相互关联和串接,重新地构成一种新的形象。这样的新形象,大多数是按照形式美远离或者是表达意愿的需要,在这个形象框架内附加上另外一种形象。整体的造型形态逼真,但是又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造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中有像的效果,表现出对丰富多彩自然浓缩凝练而成的新造型。如牛龙的形象就是这样组合而来的,龙是苗族所崇拜的图腾之一,而牛在苗族人民眼里不仅仅是一种农耕的主要劳动力,也象征着力量和强健的繁衍力。因为苗族人民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为了使本民族能够强健地存活下来,必须更多地劳动力和子孙后代。所以把龙和牛合二为一,将龙身、龙尾、牛头结合。这不仅表现出强烈的象征性意义,反映出本民族深层的精神理想。
3、非规律性
 在创作方面,方法随心所欲、轻松自如,对于客观事物的描写不拘泥于客观现实,运用主观创作思维去改造客观的形象。创作的基础是情感心理意向,表现的是主观的真实性,追求的是情感意义上的真,而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以苗绣为例,就是指造型的非规律性造型观念,即兴发挥,甚至被人认为是怪诞。“那种看似主观唯我的认识态度,心理认识与客观现实混沌统一的状态,实际是民间艺人真正艺术化的创造。他们把自己挚爱的物象情感化了,是一种自由自觉、合目的性的表现,它表现了作者特定的审美感受,同时又符合群体的审美心理特征。在这些主观唯我的创造中,审美主体与客观达到了完善和谐的统一。”
 苗族的服饰无处不向世人昭示:我们是苗族,我们来自黄河之滨、长江之畔;我们长途迁徙,历尽艰辛;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苗家人倾其心血去绣、去染、去雕琢、去展示他们的情结,因此才有了如此优秀的、民族特色极强的苗族服饰艺术。无论是在如何艰难的时刻,苗族人民都没有放弃他们培养起来的民族服饰艺术,这不仅仅体现了苗族人民憧憬光明未来、追求真善美。更体现了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用生命和热血来捍卫的民族文化和骨血。这种保护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强烈民族意识,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即使在今天这种民族的精髓依旧会继续繁衍和继承。

上一篇:广州西关独特的风土人情

下一篇:苗族舞蹈:苗族粑棒与粑棒舞

更多关于 威宁水族苗族服饰和苗族的服饰特点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