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坝高装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坝高装

来源:  浏览 869

大坝高装是中国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省兴文县大坝苗族乡的苗族同胞和移民们共同创造了极富魅力的“大坝高装”文化。它起源于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历史悠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初二,大坝苗族乡都会举行高装巡游表演。

大坝高装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抬阁等。大坝高装造型高度在3至5米左右,阁子3层至5层不等,一般每层1人,也有的底层4人,中层5至6人,顶层1人。抬阁巡游时,一般用到4架阁子,多时可达6架甚至8架,每个阁子由4人或8人扛着前行。大坝高装装架为四柱铺板的木制高台,台高二米,台面四平方米。平台中竖有一根四至六米的铁杆,称为“装亭”,装亭上端打铸成“ㄣ”形弯曲。办装一般需备四架,每架装为一出戏,处于装亭上端顶装的为女主角,站在平台上的则为配角,角色全由十二三岁的儿童装扮,他们手执道具,做出各种造型。每架装以两根大夹杠夹牢,由八人抬起沿街缓缓而行,一般十六人一台,互相轮换。高装的特色之处在于“掩头”和“假脚”,“掩头”是高装演出的主要道具,它被巧妙地安排在铁亭中部、顶装演员脚下。顶装演员穿绣花鞋的假脚站在“掩头”上,另一只同样的假脚则向后翘起,在袍服的遮盖下看不出任何伪装的痕迹。
 大坝高装游街表演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初二举行,游行队伍前有二十八宿开路,神童骑马领队,高装、古董抬架、龙灯、狮灯、芦笙队(苗族)、锣鼓、唢呐等紧随其后,一路锣鼓喧天,鞭炮轰鸣。炮声震耳。

大坝高装的剧目内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白蛇传》、《西游记》、《昭君出塞》、《蓝桥会》、《黄鹤楼》、《打渔杀家》等剧目。



上一篇: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河鼓子秧歌

下一篇:云南省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理三月街

更多关于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坝高装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