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河南省开封尉氏县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省开封尉氏县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  浏览 7991

河南开封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曾是北宋的京城,所以开封尉氏县有很多名胜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尉氏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于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19年)置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北宋太平兴国寺塔、清末刘青霞故居被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兴国寺塔
太平兴国寺塔,又名东关塔,位于县城东关太平兴国寺内,建于宋初,历代累遭兵燹寺废而塔存。塔体为八层六棱重檐楼阁式砖塔,塔阶作盘旋式,现地表以上通高三十米,直径七米零六,塔内外均嵌有佛龛和图案、假门、假窗等造型,腰檐互饰斗拱均仿木结构,外观庄严淳厚,为我县重要古建筑。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重修上三层,(塔顶刻有碑记)。一九三八年日寇犯尉,第二层西北角和第三层东北、西北角遭炮击破坏;蒋介石扒开花园口,黄水侵蚀,下层被淤一米多,塔门坍塌。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一九五六年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一九六四年和一九八二年两次拨款由县文化馆组织民工进行了维修加固。

该塔历经近千年的风雨剥蚀,多次地震的影响,又经黄水的侵袭和战火的考验,至今仍然屹立巍峨壮观。它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技术。
兴国寺塔于二零零六年六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铜钟
紫铜钟,又名宋铜钟,原挂县城东关太平兴国寺内,与太平兴国寺塔同为该寺重要设施和组成部分。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岁次已亥十一月二十八日铸, 咸平三年四月十七日悬挂。铜钟身高五尺五寸,围一丈一尺,厚二寸五分,八齿。形式浑厚,工艺精良。相传:宋时击之声达汴,上闻其声清越,命移至汴,击之无声,仍还尉,因之涂其响眼,后移挂县署大门谯楼上,明万历十二年(公元584年),岁次甲申,邑侯阮公甫倡议就地创建钟鼓楼,第二年丙申小春落成,高悬之,警晨昏,禁行止,为王政事。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先后曾进行三次大的修整,一九五六年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铜钟列为我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铜钟铭文:顶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八个大字,每两字中有一眼,共四眼;腹上按八方排列,方方有文,除南方文字全被剥蚀外,其余各方字迹大部清晰可见。如:一方“大宋国咸平二年岁次已亥十一月二十八日铸”,一方“东京尉氏县太平兴国寺泗州钟”等。
洧川南门
尉氏县西南五十里之洧川镇,金称宋楼镇,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置县,建国后(1965年)并入尉氏。洧川镇历史悠久,古风犹存,古迹可寻。其南城门便是该镇一大景观。
洧川城墙为明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所筑,墙高二丈六尺,周长九里四十步,开五门。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知县张恭复修,在五门各建门楼。明、清之际曾十二次复修扩建,女墙,楼垛、驶道全以砖砌,整齐坚固,高大宏伟,曾有“八保洧川,固若金汤”之称。
建国前洧川城屡遭兵火,城毁门倾,仅有大南门幸存,该门东西宽7米,进深13.5米,高10米,内外壁均系大砖砌成,底部青石铺基,顶部为半圆形拱券门,建筑古朴,雄浑壮观,这座城门之所以得以保留,很可能托福于顶端的一颗奇特的古柏。

这棵古柏插在门洞顶部正中,向北倾卧,枝叶葱郁,造形奇异,树干胸围1.1米,其根系沿门洞两侧砖缝向下延伸,想必早已扎入地下,这棵古柏系自然生成(可能是鸟衔柏籽,落地而生),至今已历五百余载。因奇特、险峻,历代过往之人无不停车辍步,仰首以观。故此,洧川城向来有一百(柏)门之说。与南门相对,北城门顶部早年亦生有一株古榆,与古柏遥相呼应,颇有情趣。所以洧川城又有“南门至北门百(柏)里有余(榆)”之称。洧川南门自1982年以来多次被影视剧选为外景地。

1992年洧川镇政府在县文物部门的指导下对南门进行了维修,著名书画家王成喜亲书“镇洧门”三字嵌于南门正面门洞上方。为此门平添不少光辉,洧川南门1985年被尉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二零零六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尉氏汴绣
尉氏汴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起,不断壮大,形成开封市最大汴绣加工基地,妥善安排下岗女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000多人,年产值达4000万元。县城主要以“文萃汴绣”为中心,不断向城乡辐射,仅“文萃汴绣”一家就有近十家分厂。2006年10月,李文萃先后被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评“河南省工艺美术家”、“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6月《光明日报》又对李文萃汴绣进行了报道,其绣品畅销国内外。
尉氏籍著名人物
尉 缭 战国时期,开封尉氏人,鬼谷子的门生,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著有兵书《尉缭子》。他曾献计秦始皇“捐金反间诸侯”,助秦统一天下。

蔡 邕 东汉末年,尉氏蔡庄人,博学,好辞章,精音律,善鼓琴,通天文、数术,以焦尾琴知名于世,工书法尤擅八分书,创“飞白书”;与杨赐等审定《六经》;著有《述行赋》、《郭有道碑》、《九嶷山碑》等诗、赋碑铭,书记四百余篇。

蔡文姬 东汉末期三国初期,尉氏蔡庄人,蔡邕之女,善鼓琴,精音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五言《悲愤诗》、骚体《悲愤诗》等。

阮 瑀 东汉末年,陈留尉氏人(今尉氏小陈人),当时文学名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与陈琳齐名,擅长书檄等文体的写作,代表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等。

阮 籍 魏晋时期,陈留尉氏人(今尉氏小陈人),当时名士,字嗣宗,阮瑀之子,为当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人物之一,行为怪诞,不交当世,蔑视权贵,与嵇康齐名。其代表有散文《大人先生传》,八十二首《咏怀诗》等。

阮 咸 魏晋时期,陈留尉氏人(今尉氏小陈人),阮籍之侄,阮瑀之孙,“竹林七贤”之一,行为怪诞,不交当世,蔑视礼法,精通音律,擅长古琴制作及音律研究。至今以其姓命名的古琴“大阮”、“小阮”到今天还一直使用。

高僧神秀 唐朝武则天时期高僧,尉氏张市沙门人,我国佛教禅宗北宗创始人。他的诗作《菩提树》至今留传海内外,诗曰:“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当时,神秀很受武则天皇帝、中宗皇帝的器重。

陈 越 宋朝初期,尉氏人,他与刘筠、陈从易共同主持了《册府元龟》的纂修,一生清贫,学识渊博,为我国断代史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尉氏曲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尉氏曲艺已经走出家门。在2001年“河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艺术大赛”中尉氏曲艺就曾荣获金奖;2005年“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艺术大赛”中,尉氏曲艺表演家张天祥、郭玉荣演唱的河南坠子、张天祥的河洛大鼓、王应粉的开封二夹弦分别荣获三项金奖;吴喜恩的豫东大鼓、苏红昌的快板书、郑耀伟的河南省坠子伴奏分别荣获三项银奖。
荷花舞
荷花舞,又名盒灯,鲤鱼闹莲,灯的形状似一朵荷花而得名为荷花舞。起源于尉氏县城关镇南街村,距今有100多年历史,是一种很稀有的舞蹈形式。表演一般在夜间进行,表演者一般是10—12岁的男女儿童,身高一米左右,动作整齐划一,舞姿十分优美,尤其是晚上,在四钹一盘大鼓,一面开道大锣和两面二锣等铜器声中,一队化妆新颖的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地双手端两盏荷花灯上场,其中每四个端荷花灯者配有一鱼灯,表演时,荷花灯、鱼灯互相穿梭嬉戏、斗趣,通过不断地变换队型,完成“四门斗”队型组字,铁李困、倒卷莲等舞蹈动作和套路。队首一般根据当年农历是什么属相而定,当年是什么年就举什么动物形状的灯。
渔鼓道情
渔鼓道情是一种板腔体唱腔音乐和其他说唱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音乐和语言结合的很紧凑,道情这个曲种是很古老、很稀少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道情由一人演唱,演唱者以左臂夹道情简,手打云板,右手拍击渔鼓,简或以坠胡、二胡或三弦伴奏,唱腔音乐的高低不固定,定什么曲调则视艺人嗓音高低来定,通常多以能唱出最低音为标准,道情的唱腔共分“平板式”,“阴阳板式”“散板式”和“叹韵板式”四大板路。渔鼓道情多流传在尉氏、通许、鄢陵、长葛、许昌一带。

刘青霞故居


“刘青霞故居”是为纪念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刘青霞女士而保留。

故居原为尉氏县大地主“刘半县”庄园的一部分,位于尉氏县城正中央,跨东西两条大街是有名的“师古堂”大院。昔日大院十分雄伟,一排三座插花走兽大门,门前出平台,台前是存放轿车、拴马的广场,全师古堂约有房三百余间,占地约19亩,这里是“刘半县”家族中最集中最好的建筑群。

昔日刘氏家族的庄园大致分布在县城东大街至西大街,西大街至后新街之间,东大街和新民街路东还有其当铺、钱庄和商号,人民路南有其南花园,北门里还有其北花园,总之刘氏家族的房产占据了半个县城,古称“刘半县”。

现在保留下来的“刘青霞故居”分东西两部分,座落在西大街两侧,东院有房36间,分内外两进院落,内院堂楼面阔五间,进深丈八,通高三丈七,东西楼略低,仍面阔五间,进深丈五,水磨砖出厦天井院,檐下透雕花砖,青瓦高叠脊出兽,下层木柱出厦一周,厦下大亮窗,室内雕花木隔扇,室中有楼梯可登上层,昔日院内怪石并奇花装点,牡丹、桂花、丁香、腊梅四时芳香,目前尚存有刘青霞女士亲自栽种的腊梅一株。西院分三部分,其中:南跨院有南、北、西两层三座楼各10间共30间,东为迴廊和门,门两侧各有房3间共6间,北跨院北楼一座两层共16间,西屋一座5间,东客厅一座进深三丈面阔5间,西跨院有西楼一座10间,南北楼各一座均为6间,共12间,跨院南还有方三丈客厅一座,耳房一间,整个西院共有房88间,其建筑风格同东院。

刘青霞故居的建筑风格是清末典型的我国北方民居四合院建筑,也是我国建筑风格转化时期的典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刘青霞故居于二OO六年六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尉氏县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了解,值得驻足欣赏开封尉氏县的这些文化遗产,值得了解传承。

上一篇:2017年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铸铁茶壶制作技艺

更多关于 河南省开封尉氏县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