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香制作技艺收录于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莞香制作技艺在广东以东莞最为知名。莞香的种植、制作流程靠口耳相传,方法不当的话很难结香。从辨土到合香等30多道工序,始终坚持莞香制作技艺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完好地保护与传承莞香制作的核心技艺。
莞香别名白木香、女儿香,由国外传入,宋代时广东各地已普遍种植,尤以莞邑为盛。
明朝时莞香已闻名于世,清朝时莞香作为贡品进入宫廷。东莞一带所产的这种香料最有名,故称“莞香”
莞香制作技艺制作流程
莞香的生成,是指莞香树活体受伤后被多种益生真菌侵入寄生,在菌体内酶的作用下,使木薄壁细胞贮存的淀粉,产生一系列变化,最后形成香脂,经多年沉淀而成的固态结晶体。香脂呈黑褐色,坚实而重,入水即沉,故名沉香。
1.辨土《广东新语》之《莞香》篇中记载:“香在地而不在种,非其地则香种变”,莞香对土壤环境要求较高,其中尤以PH值为5.0-6.0的丘陵山地,红、黄带沙石质土壤最佳。
2.选种育苗
每年3月前后莞香花开,6月前后花谢成果,选择品种纯正的野生莞香树结出的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的优质种子,一星期内播种育苗。
3.移植
发芽约月余,首次移植至由表土和有机肥料混匀的营养袋中,次年2至3月苗高30厘米左右再次移植,即出圃栽种在黄土砂石相杂、坚实而瘦瘠的土壤上。再过3至5年,直径长到5厘米左右时可以进行第3次移植,以促使根系生长旺盛,提高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力,加快长势。
4.主干截断
七年树龄的香树,一般长到直径20厘米,高3.5米左右,油脂腺即非常发达,此时可以将主干拦腰斩断,保留约2米的高度,以抑制向上生长。
5.断根移植
拦腰斩断一年后的次年3月,斩断全部根系,剩下约30多厘米的根部,形成宿根,只留尺许泥土掩盖。第四次移植则用饥饿种植法,使其长期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减少根系深生,使其营养不良生命力减弱,免疫力逐渐下降,易于感染真菌。
6.开香门
一般莞香树树龄七到八年后,每年12月以凿、锯、刀等工具在树干合适部位进行人为损伤,通常使用刀砍法、凿洞法、分边法、撕皮法、平锯法、斜锯法、深埋法、虫咬法、混合法等9种技艺,这样利于益生真菌的入侵、感染和繁殖,与伤口薄壁组织细胞贮存的淀粉酵化形成香脂,结出莞香。
7.育香
通过防晒、控温、保湿等方法营造一个有利于结香的小环境,令产出的香源品质更加上乘。
8.辨香
辨香,就是莞香人凭多年的经验和阅历,根据香结的形状、色泽去判断莞香名目,以及其结香时间、油脂含量是否达到采香要求,初步评定出香结的品质等级。
9.采香
采香常在每年农历小雪正日前后,旧称“凿香贵以时”,农历十月木质尽化,精华内敛,香胎气足,其香气最为纯正,这时大范围凿下含香油的木块,形成莞香原材料。
10.理香
在采集好莞香原料后,使用传统工具剔除原材料杂质及无结香的木质部分,留下有油质部分即成为莞香。
11.拣香
据明代《广东新语》记载,沉香可分为十五个名目品种,以古法名目按形、质、色、味、蕴的不同进行分拣分类。
12.窨香
窨香,就是对莞香进行“熟化”的过程,目的是褪除木本杂味,令香气圆润、醇厚。
13.合香
《陈氏香谱》卷一“合香”条:“合香之法,贵于使众香咸为一体。麝滋而散,挠之使匀;沉实而腴,碎之使和;檀坚而燥,揉之使腻。比其性,等其物,而高下如医者,则药使气味各不相掩。”
14.传统线香制作
线香的制作,在成书于明隆庆年间的《墨娥小录》中已经提到,更为详细的叙述见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卷一四“线香”条:“今人合香之法甚多,惟线香可入疮科用,其料加减不等。以榆皮面作糊和剂,以唧筩笮成线香,成条如线也。亦或盘成物象字形,用铁铜丝悬爇者,名龙挂香。
莞香的功效作用
莞香的药用价值:莞香是一味传统名贵中药材,临床使用广泛。莞香是具有抗菌及增强免疫功能的药材,通常被配制加工成传统中成药或中药服用,具有清热祛风、凉血通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肺脏、肾脏、胃脏、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帮助治疗的功效。其强心作用疗效突出,日本“救心”牌救心药中就有莞香成分,安宫牛黄丸、十香止痛丸、奇应丸等中成药也含有莞香。
养生作用:莞香天赋香气,淡雅宜人,容易使人心平气和,进入安详状态,可用于熏香调气、舒缓精神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