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中国古建筑营造手工技艺之一,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以布局严谨周密,格局紧凑精细,风格独具匠心,文化底蕴深厚,建筑装饰丰富,营造技艺精湛,堪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典型代表。
微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历史悠久,最早追溯至秦汉时期的“穿斗式”建筑,宋朝融“穿斗式”“抬梁式”一体,明代形成内设“天井”三间五架建筑格局并传承至今,主要分布在安徽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太平、绩溪和江西婺源等地。工匠以砖、木、石、铁、窑等组成“徽州帮”,凭借锯、凿、尺、刀、板、锤、铲等工具建造,分石匠、木料、砖匠等施工程序。石匠施工由挖脚、采石、砌石基、制作安装细料等;木料施工由出山料、起工驾马、画墨接、排料、竖屋请梁、理柱等;砖匠施工由拌制灰泥、砌筑、抹灰、地面施工、屋面铺砖、盖瓦等。传统民居尤以石雕、木雕、砖雕“徽州三雕”著名,图案有亭台楼榭,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等,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的高超技艺。
微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178,安徽省黄山市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