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扇鼓是河北省十大舞种之一, 2007年“赵州扇鼓”被列入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收入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2010年赵县被河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扇鼓之乡。
赵州扇鼓起源于汉代,因所用之鼓形似团扇而得名。 赵州扇鼓的鼓面为圆形,鼓柄下端弯成云钩状,钩的左、中、右三处各吊三个铁环,共有九个铁环,铁环表面突起螺旋状棱形花纹。正如老艺人所说“扇鼓扇鼓圆又圆,上打下坠九连环”。
扇鼓的表演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即独唱和对歌形式、故事形式、说唱形式以歌舞形式。其艺术风格明快、活泼、诙谐、风趣,适合舞台表演和广场表演。既有独唱和对歌形式的《十二月》、《丢戒指》和有角色、有人物、有情节的《二姑娘骑驴王小赶脚》,还有以说唱形式出现的《吕蒙正赶斋》以及载歌载舞、舞蹈性较强的《扑蝴蝶》和《四辈上工》等等。
赵州扇鼓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它的鼓点套路以及艺术风格都很独特,是赵县民间文化的瑰宝,也是河北省优秀的民间艺术之花。1979年赵州扇鼓进京演出获三等奖,经过不断挖掘整理,多次参加省、市、全国大型文化活动的演出和比赛并获奖,受到有关知名专家的肯定和鼓励。近年来,当地已把赵州扇鼓列为打造赵县文化品牌项目,组建了专业扇鼓艺术团队,并在城区内设有三个培训基地,即石塔学校、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县文化馆少儿艺术团。
目前,赵州扇鼓老艺人相继离去,在民间已找不到一个正宗的流派队伍,面临着严重的失传危机。
非遗赵州扇鼓
来源: 浏览 2393 次
上一篇:河北非遗传统正定“八大碗”小吃
下一篇:磁州窑烧制技艺
更多关于 非遗赵州扇鼓 的信息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