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为典型的辽中期契丹贵族合葬墓,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契丹贵族墓葬。墓中出土文物千余件,其中有许多制品是用软玉、玛瑙和水晶制成,总数达300件之多。这些玉器数量较多、种类丰富、工艺精美,足以代表辽代玉器的最高水平,是辽代玉器研究极其珍贵的资料。陈国公主墓出土的古玉器类型主要是装饰玉器,玉带饰、文房用玉以及习俗用玉。
辽代玉器的质地种类较为丰富。主要为软玉(和田玉)、玛瑙和水晶等。
和田玉,主要产于今新疆和田地区。辽代玉器所用的和田玉料大多通过当时西域诸小国遣史进贡和双方通商贸易而大量流入辽地。《契丹国志·诸小国进贡物件》载:“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大食国、小食国、甘州、沙州、凉州,以上诸国三年一次遣史,约四百余人,至契丹贡献玉、珠、犀、乳香、琥珀、玛瑙器…”。尤此可见辽代和田玉料之来源。又因为契丹族有着尚白的习俗,白色在契丹文化中有特殊的意义。所以辽代贵族墓中出土的玉佩饰多为白色、青白色软玉所制。
(一)装饰用玉
古玉器图1.jpg
古玉器图2.jpg
古玉器图3.jpg
组玉佩。包括工具形组玉佩,1组7件;动物形组玉佩 1组6件;龙、凤、鱼形组玉佩 1组6件。(图1—3)圆雕肖生玉佩。包括双鱼玉佩,2组4件(图4、5);
古玉器图4,图5
交颈鸿雁形玉佩,1件(图6);交颈鸳鸯形玉佩,1件。(图7)
玉带饰。包括玉銙丝鞓蹀躞带1条38件,其中,方形白玉带銙11件,圭形青白玉铊尾、带饰分别为1件、8件,桃形白玉、青白玉带饰18件;玉銙银带1条16件,其中,方形白玉带銙14件,白玉桃形带銙1件,白玉圭形铊尾1件。另出有水晶串珠152枚、管形玛瑙饰品14件。
(二)玉器皿。包括玛瑙碗,1件;玛瑙盅,2件(图10);水晶耳杯,1件(图11);系链水晶杯,3件。(图12)


(三)文房用玉。包括“风”字形玉砚,2件(图13);玉水盂,1件。(图14)

(四)习俗用玉
马具饰。包括马形玉饰件149件,狻猊形玉饰件122件,花形玉节约8件。(图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