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清代玉器特点

清代玉器特点

来源:  浏览 2183

清代玉器无论是从玉器材质上还是玉器雕刻工艺上都达到中国古代玉器的巅峰,尤其清朝皇帝喜欢文物玉器,让中国古玉工艺在清代达到了中国玉器发展史的高峰。那么清代玉器有哪些时代特点呢。
1.清代玉器材质最好
清代玉器基本都是新疆和田玉,很多都是和田羊脂玉,因为清代新疆和田玉地区的开采和流通领域非常流畅了。清代采玉矿山不小于6处,主要是塔什库尔干县大同玉矿,叶城县密尔岱玉矿、皮山县康西瓦玉矿、于阗县阿拉玛斯玉矿、且末县塔特勒克苏玉矿、且末县塔什赛因玉矿等。这些玉矿可以看到古代的采玉坑和采玉人留下的遗迹。 古代采玉有官采和民采。首先是官采,即在官员监督下,由采玉工人捞玉,所得之玉全部归官。官采也有严格的规定。清代椿园写的《西域闻见录》中记述了当时捞玉情景。说:"河底大小石错落平铺,玉子杂生其间。采玉之法,远岸官一员守之,近岸管官一员守之,派熟练回子或三十人一行,或二十人一行截河并肩,赤脚踏石而步,遇有玉石,回子即脚踏知之,鞠躬拾起,岸上兵击锣一声,官既过朱 一点,回子出水,按点索其石子去;清代福庆在一首诗中有同样的描述:"羌肩铣足列成行,踏水而知美玉藏。一棒锣鸣朱一点,岸波分处缴公堂"可见,那时捞玉是何等的严格,官兵层层把守,河中的玉石财富,全为官府垄断攫取,当地人民所得到的是奴隶般沉重的差役。著名的挖玉地点是玉龙喀什河东岸,洛蒲县吉牙乡的古马特,过去曾被称为胡麻地。其地挖玉的最早时间不详,到清代乾隆年间已在此采贡玉。乾隆24年(1759),清政府在和阗设有辩事大臣,和阗城设三品阿奇木伯克,以加强统治,收罗贡玉。那时,和阗采玉充贡,岁有常例。此地因产羊脂玉,所以,采玉人不少。清代诗人肖雄记载,大、小骡马地"两地产枣红皮脂玉,在沙滩中掘取,当是生长其间者。"谢彬于1916年到和阗,在《新疆游记》说:"小胡麻地,前清于此采贡玉,居民迁千余户。到了晚清,汞玉列停止,采玉由民间自行开采。洛蒲县设立于清光绪28年(1902),该县主簿扬丕灼在《洛浦县乡土志》中记述了胡麻地采玉情景,那时挖玉者甚众,"小胡麻地在县北三十里,尽砂碛,因出子玉、璞","寻挖者众,沿沙阜有泉,起房屋,植树木,以便客民寓居之所","任人挖寻,不取课税"。扬丕灼还写下了《浪掏沙――玉河八景词》共八首。其中《完璞呈华》一首即描绘了在小胡麻地采玉的情景:"月出澹云遮,渺渺平沙。眼前完璞见青华。道是似萤萤又细,碧血犹差。终日听鸣鸦,夜夜灯花。水泉声里有人家。举畚朝朝趋社鼓,一路烟霞;可见,当时挖玉场面十分热闹,"夜夜灯花",所挖得之玉,"似萤""碧血犹差",多为青白玉和青玉。挖出玉也盛多。

在清代以后,这里也不复采玉了。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29年到小胡麻地考察时,已无采玉者。他写到:为当地人掘玉石之所,旁有乾河川一道。河岸高二丈许,两旁沙积迤俪继续不一,现水已干,惟有泉水南流,当地人即在河中掘起玉石。俗称羊脂玉,以言白润如脂也,现不多见,亦无开采者。
2.清代玉器工艺精湛
清代玉器作工严谨不论什么器物,均要求方圆规矩、一丝不苟。明代那种常在器物上留下铊锯痕或凹凸不平的现象不复存在、同时还吸收了各种传统和外来的琢玉、抛光技术,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使每件作品均细腻光滑,圆润逼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清代圆雕玉器较多牛、马、羊、犬、鹿等兽类,鸡、鸭、鹅、雀等禽类以及人物、神仙等,取材极为广泛。在工艺方面,大致有两种风格。
一是追求工笔画的功力,多仿宋代画院之画风,描绘细致,精益求精。就连飞禽的羽毛,草虫的长须也要用心雕琢,无一败笔。
二是强调玉的质感、美感。这种碾琢法,只注重身体各部位的起伏,除对头部五官、足、尾着意进行的琢磨外,有意识的省略了身体大部分细部的刻划,达到了简洁明快的效果。
3.清代玉作,是清代玉器的精华其造型优美、含蓄,线条柔和圆润。此时器物的形体、图文,没有急剧的转折,更没有锐利方正的线角,而是表现出一种十分连贯流畅的起伏效果。然而在细部处理上却很醒目、精致、确实起到了一派雍容典雅的风貌。
4.清代晚期的玉器雕琢,还是想繁琐、零乱发展。在造型上,刻意追求变化而缺乏条理。在细部处理上,则采取对其拼凑的方法。尤其是一些吉祥图案,完全是为了迎合某种心理而生拉硬拽的将各种花纹扭连在一起。有的甚至在一个造型内,还可以找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内容。如一件长条形玉佩,其佩面上不但饰有龙纹、螭纹、八卦纹,而且还有人物纹或其它装饰。它们互相交织在一起,满目起伏变化,无一透气之处。同时线条柔靡纤细,缺乏浑厚的气势,从而失去了早期那种简洁朴素、落落大方的仪态。有人物纹或其他纹饰。

上一篇:禹州钧瓷釉烧分为哪几个阶段

下一篇:明朝各个朝代青花瓷器釉色和青花器形纹饰特点

更多关于 清代玉器特点 的信息
  •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