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古代玉器的手工拉丝工艺

古代玉器的手工拉丝工艺

来源:  浏览 3240

中国古代是最喜欢玉器的国家,而且古代玉器雕刻都是纯手工的,都是采用拉丝工艺琢玉的,先以桯钻打一个或数个定位圆孔,再用线具穿过圆孔,抹上解玉砂,然后手工在玉器两侧来回拉动线具,把多余的玉料拉搜去掉。这可谓是最早的”拉丝工”。真正意义上的“拉丝工”盛行于明清两朝。

古玉手工拉丝工艺的过程
拉丝工艺就是用搜弓子上金属丝的一端穿入孔内后,绷紧系好。在孔口处用“解玉砂”浆,然后手动上下拉动搜弓,并适时增添“解玉砂”浆;拉丝沿纹饰边缘逐步拉割。“解玉砂”随丝线运动,在玉饰孔内处于游离状态,并对其产生研磨;先在将要镂雕剔掉的部位的轮廓上钻一个或多个小孔,线锯由此进入,反复拉动,带动解玉砂切割,拉切完此处图案一圈,回到起点。沿纹饰边缘把纹饰之间的“地子”(空白处)锯割掉。镂雕去余料后,玉饰的侧面(即孔内立面),有的会呈现出很规整的拉丝痕,因而得名拉丝工艺。

古玉拉丝工的痕迹特点

起点多为“U”形钻孔,内有深浅不一、间隔不等的旋转纹。

线锯拉切的痕迹为趋于垂直玉器表面所在平面的纵向线痕,工痕截面呈不规则的“V”形,但宋元明清也有差异。

宋元时期使用牛筋拉切,由于牛筋很有韧性,所以牛筋拉切留下的工痕与明清金属线锯不同,牛筋加上解玉砂反复拉切后,会变松弛,从而造成拉锯痕由直转曲、由窄渐宽的现象,逐渐形成扇状。拉切颇见力道,锯痕深峻。
明代的金属线锯痕比较随意,向多角度偏转,与玉器表面所在平面位置关系呈“业”字形。

清代由于使用的丝锯较细,所以工痕较前朝细密、规整,基本等距,近乎垂直于器表所在平面,呈“山”字形。明清时期有的精雕玉佩在拉切后进行修饰,以淡化“V”形锯痕,整修后的痕迹为平行于平面的磨砂状划痕。

“拉丝工”主要工具

钻具:金属桯钻 管钻 (小孔用桯钻、大孔用管钻)
搜弓:弦为金属丝锯
桯:(ting)碓等工具的杆子或短木。

 

上一篇:清康熙官窑瓷器的游丝描工艺

下一篇:德化青花瓷的发展历史

更多关于 古代玉器的手工拉丝工艺 的信息
  •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