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陵二十四乐伎石刻雕塑是迄今所见唐五代音乐舞蹈资料中最全面系统和最直观真实的一种。永陵棺床南、东、西三面刻有一组完整的宫廷乐队。其中舞伎2人,乐伎22 人,演奏的乐器有20种23件,融合了胡乐(主要是龟兹乐)和清乐(汉族传统音乐)两大系统。在我国同类文物中,乐舞场面最大,乐器种类最多,气势最为恢弘,表现出晚唐五代宫廷乐队的盛大规模及壮阔场景。
弹竖箜篌乐伎——二十三丝动紫皇
弹竖箜篌乐伎——二十三丝动紫皇:该乐伎竖抱箜篌于胸前,头部略向左倾,脸面贴近竖箜篌,双手从两面拨动琴弦。翻飞的衣袂、凝神演奏的情态栩栩如生。 竖箜篌是一种由乐弓演变而来的弓形竖琴,为现代竖琴的前身,源出古代西亚,东汉代末年由中亚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竖箜篌因下部有肘木可多安弦,故弦数可多达23根。琴身可置于地面而空出手来“双手齐奏之”。唐五代时期,竖箜篌是深受人们喜爱并广为流传的一种乐器。在敦煌壁画中,既有较多唐五代时期的竖箜篌图像。
击毛员鼓乐伎——击鼓吹箫相应和
击毛员鼓乐伎——击鼓吹箫相应和:该乐伎头略左倾,身体微侧,右手略上扬,拇指内收于掌心,作以指尖击打状。毛员鼓属以双手掌面或指尖由双面击打发声的小型细腰鼓,鼓身比和鼓略短,形似现代朝鲜族的杖鼓。此种鼓源出印度,汉魏时期经中亚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在隋唐时期主要运用于燕乐中。五代前蜀时期,毛员鼓仍与其它乐器配合使用,宋代以后则很少使用。
击答腊鼓伎——指揩声震动九方
答腊鼓乐伎——指揩声震动九方:答腊鼓一般认为源出西亚或南亚,汉魏时期经中亚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鼓体形似羯鼓,但略粗大、鼓面宽短。双面发声,演奏时以左手托鼓于胸、肩部,以右手指揩弹出声,故又称“揩鼓”。其声尖亮而急促,为唐代流行鼓乐之一。
击羯鼓乐伎(东)——羯鼓声高众乐停
击羯鼓乐伎(东)——羯鼓声高众乐停:击羯鼓乐伎为二名,棺床右侧的一位面向身体右侧的鼓体,双手持杖同时击打鼓面。羯鼓鼓筒呈圆柱形,体短小,中腰略粗,两面鼓膜以绳拉紧。演奏者以双杖由两面击打,故又称两杖鼓。演奏时鼓体下方置垫方形台座,称为“牙床”,用于支撑固定鼓体,以便用双手击鼓演奏。 “羯”是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之一,因羯鼓“出羯中,故号羯鼓”。羯鼓系一种外来乐器,东晋时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
击齐鼓乐伎——一闻齐鼓意气生
击齐鼓乐伎——一闻齐鼓意气生:该乐伎左手扶鼓腰置于盘曲的左腿上,右手执杖击打鼓面。齐鼓形状头端大尾端小,因鼓面凸若肚脐,故称齐鼓,为以单手敲打的杖鼓,故又称单杖鼓。演奏时,演奏者以左手扶鼓腰、右手执杖击打。此种鼓于汉魏时期由西域传入中原,在隋唐时期多用于燕乐中,后来传入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