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 艺术新闻 > 木雕佛像的发展历史

木雕佛像的发展历史

来源:  浏览 5897

木雕佛像是随着佛教兴起和中国木雕雕刻有机结合发展起来的,木雕佛像成为古代精美的艺术品和古代文化传承。木雕到商周,已出现施漆、镶嵌、雕花等装饰技术,到战国时期,盛行漆绘木雕枝术,存世有出土女俑可窥見当时水平。

至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此时又诞生施彩木雕新沄。标志着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随着木雕技术与工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和其他雕刻工艺一样,不可疲免地应用到佛教传播领域。

南北朝重要的特点是佛教艺术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交流传入中国,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木雕工艺的发展,据史载,南、北朝时就有檀木佛像,南朝著名雕刻家戴逵在会稽以整棵树雕成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 这应是木雕佛像的先例。

梁武帝大爱敬寺有檀木(佛)像一丈八尺, 陈武帝的先皇寺有与真人高度相等的檀木佛像十二躯(《魏书·群老志》)。檀木是名贵木材之一,整段材料难得,尤其大件佛像。所以在雕刻过程中,事先设计好几部分,如头、躯干、手足比例大小,分段雕刻,刻成拼接成整体,再行整体修正,再施以彩饰。由此形成木雕佛像的特点。

最突出的是天监年间(502-519年)梁武帝大兴佛寺,特别在江南一带耗费巨资,广建

寺院,大大地促进了建筑装饰木雕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变,佛教雕刻方面有拼木雕刻、独木雕刻,规模极大,已注重精雕细刻。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之阁中的一尊木雕观音,被称为世界最大的木雕像,佛像高22.28米、腰围15米、重110吨、有42只手印、45只慧眼。

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木雕工艺也趋于完美。许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杰作,具有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迈年来,一直被称为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宠儿”。

木雕佛像,今天能看到唐宋木雕的风采。除了海内外博物馆藏(展)品外,还有保存得较好的-些古廟,如云南剑川县白族木雕关岳庙,十分精美,自成风格。北宋真宗时有严姓雕刻家,用檀香木雕刻佛龛,及五百罗汉,受到真宗褒奖。唐代木雕佛像体量硕大,如上海博物馆珍藏的唐代迦叶菩萨头像,刻划得大气磅礴,慈祥宽厚,高鼻深目,宽额长眉,是唐代木雕珍品(如图2)。入唐后的佛像雕刻,除了艺术风格大有变异外,材质的选用亦愈益丰富,大型木雕佛像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随着木雕技术与工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在唐宋,木雕已是发展水平很高的时期。木雕工艺与建筑紧密结合,不仅出现在殿堂楼阁,庙宇民居,而且还走向日常用品。工艺技术十分完善。

隋唐时代,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国力上升,是文化和艺术的鼎盛黄金时代。当权者大肆修建宫殿和寺庙,在题材上扩大了佛教艺术的内容在宗教题材中,更渗透了现实的气息,艺术上趋向真实感,唐代佛教木雕中,力士形象塑造精湛洗炼,表现的刚柔相济,肌肉夸张得体。与这时的建筑装饰木雕华丽浑雄,雍容典雅交相辉映,显示了盛唐时期繁荣昌盛景象。

唐宋两代,木雕佛像已是发展水平很高的时期。木雕工艺与建筑紧密结合,不仅出现在殿堂楼阁,庙宇民居,而且还走向日常用品,工艺技术十分完善。

宋代的佛像雕刻,虽然在总量和规模上略逊于唐代,但木雕佛像不失其辉煌,饱满瑰丽的作风和洗练圆熟的手法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方式上,更有新的转变和发展,出现了许多直接反映现实社会中生活的人物原型,富有深刻的心理和个性特征。 此时的菩萨像造型,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贵妇形象,雍容大度,装束华贵。

宋末泉州港、枫亭港输入菲律宾的紫檀、鸡翅木等成为兴化工匠的木雕原料,红木木雕渐盛.


木雕技艺炉火纯青是在明清,这是一个辉煌的年代.

木雕工艺使用领域大为拓展,材质范围也不断扩大.郑和下西洋以后,海外红朩传入中土,逐惭广为使用。建筑装饰,家俱装饰,文房用具,而佛教造像,也在此时更加不断兴盛起来。至近現代,雕刻佛像应用的木料材质,至少有黄杨、龙眼、黄花梨、鸡刺、紫檀、沉香、檀香、果核(橄榄)等。早在明代,福建莆田地区工艺擅长圆雕佛像。宋末泉州港、枫亭港输入菲律宾的紫檀、鸡翅木等成为兴化工匠的木雕原料,红木木雕渐盛。  早在宋末的泉州港、枫亭港输入菲律宾的紫檀、鸡翅木等成为兴化工匠的木雕原料,红木木雕渐盛。

在明清,全国木雕工艺分布地域广阔,如浙江东阳、福建莆田、福州,木雕工艺使用材质范围也不断扩大,郑和下西洋以后,海外红朩传入中土,逐惭广为使用。至少还出现有白木雕、红木雕、龙眼木雕、黄杨木雕、金漆雕等诸多木雕门类,在雕工技艺上也出现分宗立派。直至近現代,雕刻佛像应用的木料材质,至少还有黄杨、龙眼、黄花梨、鸡刺、紫檀、沉香、檀香、果核(橄榄)等。

其中以浙江东阳木雕、浙江乐清的黄杨木雕、福建的龙眼木雕、广东潮州的金漆木雕最为著名,被称之为“中国的四大名雕”。

此外尚有曲阜楷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苏州红木雕、剑川云木雕、上海白木雕、永陵桦木雕、泉州彩木雕,宁波朱金朩雕等,这些木雕都是因产地、选材或工艺特色而得名,有的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传统特色,能工巧匠,树帜各地;有的虽是后起之秀,但木雕技艺十分精湛,造型日臻完美,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从几个主要地区看,在明代,福建莆田地区工艺就擅长圆雕佛像。现存于莆田市秀屿嵩山陈靖姑祖庙的一尊陈靖姑像,背面镌刻“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字样;莆田市博物馆收藏的南宋妈祖神像工艺亦甚精细。明代妈祖像、匾额、围屏、祭器等木雕工艺品至今仍在莆田、台湾和日本长崎、鹿耳岛等地天后宫保存;

中国古代精美的木雕佛像,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博物馆和藏家的珍视。近20年来,国际拍卖市场也非常看好古代木雕佛像,如1990年11月29日,佳士得在纽约一次中国瓷器玉器、木雕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座宋代木雕观音像,以44万美元拍出。该观音侼高116.9厘米,面相祥和,雕工精细,保存完好。2006年9月20日,同一家拍卖公司在纽约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上,一尊栩栩如生的面容庄严、慈祥,造型与神态都十分生动传神,雕刻衣纹流畅、逼真的金代木雕观音立像,以74.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15.2万元)拍出,近年,国家博物馆也化重金,从国外拍购世所罕见的宋木雕菩萨(图  )。

木雕佛像的价值,主要根据佛像朩质,佛像的年代,更重要的是木雕工艺的水准高低。其他,还有佛像体量大小、完残程度和存世量多寡因素等。

                                                             水月观音木雕佛像

上一篇:西汉彩绘木轺[yáo]车

下一篇:安阳灵泉寺摩崖塔林雕塑

更多关于 木雕佛像的发展历史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