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下午,中国美术馆5号厅内人声鼎沸,众多参观者挤在一个个小小的泥人跟前,端详那些百看不厌的泥人彩塑艺术品。这是“雕形塑意汇心语——‘泥人张’(北京支)彩塑艺术展”开幕的第一天。
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雕形塑意汇心语——‘泥人张’(北京支)彩塑艺术展”将于2015年7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将集中展示“泥人张”北京支创始人张景祜先生、其子张錩先生、其孙张宏岳以及多年来他们培养的众多学生的优秀作品共计150余件。
清末天津民间艺人张明山,擅长用泥塑造人物,形象逼真,堪称一绝。民众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1950年“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应周恩来总理之邀从天津调入北京,在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为他设置的“泥人张艺术研究室”从亊其艺术传承、创作、研究工作。
张景祜先生在教学工作中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泥人张”彩塑的北京支。其子张錩先生任职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方面从事泥彩塑教学,一方面发展“泥人张”北京支艺术。北京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流派,传承方式更具有社会性。北京支使“泥人张”彩塑艺术成为当代中国高等艺术院校雕塑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培养了众多雕塑艺术家。
此次展览是对“泥人张”(北京支)彩塑艺术的全面回顾,同时又呈现了其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坚持民族性、时代性,在艺术实践中自觉拓宽题材、拓展材料、延伸空间的艺术探索与创新追求,使社会各界能够集中观赏到“泥人张”北京支的取得的艺术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