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支独特的文化, 玉文化有着中华民族悠久而深厚的文化积淀,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 是人神心灵沟通的产物,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早在良渚文化时期,中华民族就有使用带子的传统了,人们用带子将兽皮等固定在身上遮体,使之成为最早的服装,并随之确立了上衣下裳的制度。人们在衣服上使用了大带和革带。逐渐地,带子成为历代礼服及常服上必要的组成部分和装饰,也由此促成与之相配套的带扣和玉带钩的出现。随着各朝代的更迭及政治文化和习俗的发展变化,带有不同历史文化元素的玉带钩也在发展,并深深地打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风格烙印。 古代的玉是十分珍贵的,往往只是贵族才能拥有和使用。所以宋代以前各地出土的玉带钩数量有限,所以介绍一下从宋代到晚清时期玉带钩的发展情况。
一、宋代玉带钩
在宋代,玉器商品的出现刺激了民间琢玉业的发展,也因此促进了玉器市场的繁荣。玉不再是皇家专用,而进入流通市场,民间琢玉主要的消费对象已不完全是宫廷高官贵族,宋代出现了平民化的世俗题材玉器。
宋代,玉质带钩又开始使用。这时的带钩基本上使用的是以透闪石或阳起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和田玉,材质硬度与现代和田玉相同,硬度达到摩氏6.5 ~ 7 度。带钩的形制也与后来各代的带钩相差不多了。虽然出土或传世数量不多,但所表现的时代风格依然可辨。就造型来看,基本延续了以前各朝代的造型,大多数为龙首、螭首或个性兽首,既继承了前朝的基本造型和风格,又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以龙首带钩(俗称龙钩)为例:龙首面额平,身体各部位雕刻无起伏,雕刻刀法为减地阳文刻法;龙的双眼梢向上作白云状,且对称;鼻梁两侧雕臣字眼,如意鼻翼较宽,但不凸起,双耳耳翼向后下方耷落,沿翼边刻平行线,用以象征茸毛;腮根部刻成白云纹凸起,龙嘴正面刻上下两排牙齿,嘴部侧面有孔,代表龙的口腔;龙的双角平行排列,并刻有"丰"字纹。龙钩的整体器型敦实,呈"S"形曲线。龙钩背面纵向做三折凹弧面。尾部形态如同琵琶,钩身下有椭圆形的钩钮,钮柱较高,且靠钩身的中后部分。
鉴定宋代带钩应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雕刻是减地阳文雕刻方法;
2.龙眉十分醒目,并呈向上对称的卷云纹;
3.宋代以前龙口内一般不刻牙,往往用阴刻线表示,仅有极少数刻牙;
4.早期钩钮钮柱较高,并较靠尾部;
5.这一时期使用的玉料质量一般都不是很好,上好的白玉带钩很少见到。
二、元代玉带钩
元代,蒙族人喜穿袍服,必须要在袍外束带,即用红、紫色帛捻成线绳束于腰间。除了用束绳系结以外,尊贵者好用扣具,致使大量的带钩出现,不仅传世品多,出土的也不在少数。鉴别元代玉带钩,除了主体造型多为琵琶形之外,还要分三个时期来看。
元代玉带钩
早期带钩传世品比较常见,并且基本保留了宋代遗风,钩头以龙头或螭头为饰,形体厚实,多数在钩背后刻有纹饰。钩首面额平坦,阴刻线的眉向上对称弯转,双耳耳翼向后下方耷落,腮上有一排短毛,根部雕刻卷云纹样式;双角平行后展,上刻"丰"字辫结,唇部上下两排牙齿,侧有一孔以示口腔。带钩整体为琵琶形,钮柱较高,方便于使用皮质带绳拴系。钩背上的螭纹或灵芝纹样也与元早期其它类型器物风格一样。
元代中期,带钩的基本形态与早期相同,但微有变化。龙首面额不像早期那样平坦,而是加大了起伏。眉下有龙眼,但给人以重眉轻眼的感觉;此时龙首的鼻子增高,腮部有块状肌肉出现,从而使龙首有了更为厚重的感觉。耳由早期的向后下方变为向后方耸立起来;双角也由早期的平行后展变为单角向后再分杈,角根部的"丰"字纹也改为"二"字纹。钩背上的螭首纹由以前的相背改为相对。钩钮由原来的蘑菇形简化为长方孔形,并且一直流行到晚期。
另外,在元代与带钩组合使用的还有一个环,一种是素环,另一种是带托的环,这种环上有镂雕的"春水和秋山"纹样,两端有孔,一端扣带钩,另一端系带所用,这种多见于北方。
元代晚期的带钩又有了一些变化。钩首与钩背上的螭龙距离较大,钩钮也矮了许多,这与元人更多地穿丝、棉类薄质衣物有关,另外,内地的汉人也大量使用带钩,致使钩柱变矮。
总体上来看,到了元代,玉带钩的制作开始回升,出土和传世的数量很多,并且都造型优美、技艺高超、玲珑奇巧、颇有神韵。这表明玉带钩这时可能已由实用性逐步转向了玩赏性。此时期玉带钩一般都有花草、动物的浮雕和立雕,钩首多为龙头形,以龙螭纹相组合的龙带钩最为精美。
鉴定元代玉带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龙首的鼻子增高,腮部有块状肌肉出现;
2.角根部的"丰"字纹也改为"二"字纹;
3.钩背上的螭首纹由以前的相背改为相对;
4.带钩整体身形为琵琶形,钮柱较高。
三、明代玉带钩
明代玉器制作在新疆大量玉材运往关内的有利条件下得到很大发展。总体工艺风格简练、鲜明、豪放、不拘小节,直接承袭了元代北方玉工的碾琢风格。明代玉器在工艺上是粗犷与精细并存。民间用玉大多粗犷浑厚,不拘小节,精工者较少。由于民间用玉的数量较大,传世较多,导致后世一提明代玉器就称其为"粗大明",其实明代玉器不乏精品。
明代玉带钩
在古代,玉带钩除了具有实用价值外,更重要的还具有身份地位的象征、文人雅玩的功用,这一点在明代表现更为突出。明代文人文震亨所著《长物志》中谈到带钩时认为,带钩是文房用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带钩成为文人眼中的雅器之后,民间拥有的数量大增,因此我们至今还比较容易见到。明代历时270 多年,带钩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分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期的带钩,龙头平坦,上刻三条弧线表示额纹,面额由元代的宽额变得略窄;尾毛向上扬,末端向两边分成对称的两个卷云纹;龙眼圆凸,分布于蒜形鼻两侧,鼻下有唇,龙口微张,口内刻上下两排牙齿,嘴部钻一孔表合页形耳,从中期开始至明代晚期都很流行。龙首的眉毛由传统的上扬变成对称的阴刻线卷云纹。龙口较大,由原来的钻一孔变为延伸至嘴角线的大嘴,以后一直流行至明晚期,另外,螭背上的冰纹消失。带钩的整体造型变矮,钩身呈片状。
明代中晚期的玉带钩依然有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于:龙口不再钻孔,而是用嘴角线表示;钩背上的高浮雕蟠螭纹作匍匐状,螭首面部的各器官集中在脸的前端,给人以小脸的感觉;钩身呈厚片状,龙首与螭首间的距离很近,但明代的整体雕刻工艺变得粗糙简陋。这时还出现了嵌宝石的带钩。总体来说,龙带钩的个性化越来越小,无论从尺寸到造型,表现出格式化风格,那种高雅精美的神韵已经衰没下去。
明代玉带钩的鉴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代龙带钩钩首比元代稍大,头形稍短,龙头微昂,前额稍隆起;
2.从侧面看,龙颈稍狭窄,龙嘴都张口露齿;
3.蟠螭开始站立于钩面,呈腾空之势。钩首龙头与钩面蟠螭的距离稍近;
4.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花钮的现象。
四、清代玉带钩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玉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顶峰。清代玉器的品种和数量繁多,以陈设品和佩饰最多,也最为精美。
清代玉带钩
清代玉龙的用料较之以前的年代更加优良。其原因很简单,这与清代统治阶级崇玉、迷玉,帝王自喻真龙天子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康乾年代,政权稳定,版图辽阔,全国各地的玉料得以源源不断地提供需要,中国最好的玉料产地新疆和田和叶尔羌地区的玉矿,都得到了充分的开采和利用。其品种有色质俱佳的青玉、白玉、黄玉、墨玉等,尤其是滋润洁白的羊脂白玉的比例,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代。
清代带钩以龙形为主,故至今仍被称为龙钩。清代因为距今较近,所以传世龙钩的数量最多。在造型上,龙钩依然以龙首、背上浮雕雕塑的蟠螭纹为主流。随着人们服饰的变化,其功用基本上以把玩为目的,而不具有实用性了。这时的龙钩作为财富的象征、持有者品味的象征、拥有荣誉的象征(皇上赏赐)等,所具有的是制作龙钩材质的价值以及器物所承载的精神价值。为了使把玩者不落俗套,也为了当时习俗的需要,龙钩的制作在基本保持主题的前提下,又增加了一些细节的变化,体现了清代形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时代特色,也使得清代的带钩比较容易与前代区分。
清代龙钩的龙头由明代的平坦改为头额呈块状隆起,龙眼形同虾米眼前凸。明代的合页状耳改为棒状耳,并连成一线,如同一短棍。鼻尖上翘,鼻翼舒张,露角形鼻孔;口微张,口腔内刻龙舌,舌尖外露,腮上刻三条块状肌肉;额头出短双角,角间已无披发。钩背腾起一螭,螭首头额如板块形状隆起,眉、眼、鼻、须在脸部前边,额下出鬓三撮,前鬓下垂,左右两鬓交于肩膀,并均与钩体相连。螭耳作圆窝状高高突起,耳间生鬓,鬓顺身向后,以阴刻线表示。钩身以一大块薄厚均匀的条状板块做成,钩身下的钮柱更短。
清代带钩不拘泥于传统风格,新的寓意内容被加了进去,出现了许多非龙首的带钩,如:凤首带钩、羊首带钩、马首带钩、如意首带钩等。带钩的材质也更加丰富,除了和田青玉、白玉之外,所见较多的是翡翠制作的,其中又有绿色翠或红色翡,或红绿巧色的带钩,还有少量用其他材料制成的,这与清代其他形制的艺术品一样,一种材料多种题材或多种材料一种题材的时代风格,也反映在带钩上面,使带钩更具有收藏和赏玩性。
鉴定清代玉带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龙带钩钩首龙头昂起更加明显,有种凶猛感,龙嘴的口部上下微倾斜;
2.钩面腾空的蟠螭纹饰较图案化;
3.清代晚期,蟠螭整个形象似乎很笨拙,无神韵;
4.清代晚期所用玉料大不如清中早期。
中国玉器经过几千年的持续发展,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经过历代统治者和鉴赏家的使用赏玩,经过礼学家的诠释美化,最后成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物品,玉成了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
在当今玉文化广泛深入发展的时候,人们对古代带钩的鉴赏,特别是玉带钩的鉴赏也是继承发展我国玉文化的一部分,学习鉴赏古代玉带钩,也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享受以及精神品位的不断提升。每一个朝代风格的元素也清晰地表现在带钩上。因此根据时代风格元素,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辨别玉带钩的年代。对了解和研究古董文物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