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机构 > 博物馆 >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来源:  浏览 2821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六千多年。
半坡遗址于1953年发现,1954年~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所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发掘,195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同志亲自视察发掘工作并批示拨款30万元建立博物馆,1958年博物馆建成并开放。在发掘中共清理出房屋遗迹40多座、地窖遗迹200多座、灶坑80多个、柱洞400多个,以及陶窑6座和墓葬170多座。出土了近万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以及数量可观的彩陶、雕塑等艺术品和各类装饰品。这些考古资料,较全面地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组织形式,是黄河中游地区史前社会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

1961年3月,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首批百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西安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2006年,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担任西安半坡博物馆文化代言人。2008年月,西安半坡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景区。 一代文豪、国学大师郭沫若亲笔题写了西安半坡博物馆馆名。这些都彰显了西安半坡博物馆的自身魅力和社会、文化价值。

2010年西安半坡博物馆新的基本陈列隆重揭幕。曲径通幽的展陈线路一改直线、平面、对称、均衡的传统设计思路,大量采用曲线、弧面、分散、不均的元素,使人耳目一新。动静兼顾的展示手段既有静态的文物展品,又使用了较多的动态展示手段,如幻影成像、电子翻书、动感地面、旋转展台等,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虚实结合的半景画展厅对外开放,300多平方米的半景画展厅,以面积400平方米的油画(半景画)与面积225平方米的实景相结合,全面展示“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景。虚实结合、景画互映。配以音乐,日月星辰和天气变化,运用高科技声光电技术营造出冲击力很强的视觉效果。

今天的半坡博物馆环境优雅,古韵悠扬,是游客探幽访古的最佳去处。这里,不仅蕴含了古老灿烂的远古文明,这里,更印记着人类进步的丝丝足迹。6000年前,半坡人披荆斩棘,勤劳勇敢,在遍地洪荒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远古文明,6000年后,半坡儿女百折不挠,开拓创新,正朝着建设国际一流博物馆的目标迈进。

      走进半坡博物馆,圆形的水池中央是一个半坡姑娘的雕塑,她高耸发髻,恬静俊美,身着麻布衣,手持尖底瓶,半蹲身子,微笑着凝视水面,生动的再现了6000年前母系社会健美的劳动妇女形象。

半坡博物馆位于西安东郊浐河岸边,距西安市区大约8公里,占地123亩,它是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的。半坡遗址是一座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遗留的村落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于1953年发现,1954年~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所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发掘,揭露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在发掘中共清理出房屋遗迹40多座、地窖遗迹200多座、灶坑80多个、柱洞400多个,以及陶窑6座和墓葬170多座。出土了近万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以及数量可观的彩陶、雕塑等艺术品和各类装饰品。这些考古资料,较全面地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组织形式,是黄河中游地区史前社会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1958年半坡博物馆建成并开放,它是我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博物馆。

这里将主要景区做个介绍:

【半坡遗址】介绍

走进半坡遗址保护大厅,即将看到的是半坡人在六千年前居住生活过的地方。

1953年春,在西北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半坡遗址被发现了。1954年秋至1957年夏季,由石兴邦先生主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这里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这是中国考古学历史上,第一次对一处大型原始聚落遗址进行的田野发掘,揭露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1956年3月份,陈毅副总理途经西安,考察了正在发掘的半坡遗址,他感慨万千,连声赞叹,回到住所后仍难抑激动的心情,即兴赋诗四首。第二天,就向国务院发了电报,建议拨款三十万元建立半坡博物馆。中央很快有了批复,1956年9月20日,半坡博物馆正式破土动工,1958年4月28日建成开放。

第一主题展厅:

半坡村落呈不规则圆形,以一条大围沟为界分为三个部分:围沟以内是居住区,沟外北边是墓葬区,东边是制陶区,村落中心有一条小沟穿过,将村落分成两部分。总共发现房屋遗迹46座,储藏东西的地窖200多座,饲养家畜的圈栏2座,各种墓葬250座,陶窑6座,各类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达万件之多。丰富的遗存证实这是一座距今6700年——5600年间的黄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它揭示了一段没有文字记载的辉煌历史。

半坡村落布局严谨,建筑井然有序:村落中心是一座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它的周围,密布着氏族成员居住的小房子,面积一般在十几到二十多平方米,小房子的门朝向中心大房子,体现了当时的氏族是一个团结向心的整体。小房子是氏族内成年女子的住所,她们晚上在这里接待外氏族前来走婚的男子,并与之结成对偶夫妻,开始一段时间的偶居生活,因此,半坡人的婚姻形态是对偶婚。大房子则是老人、儿童居住的地方,也是氏族举行集体聚会、商讨事务、举行氏族议事会以及进行各种祭祀仪式的场所,相当于六千年前的“大会堂”。从村落的整体规划布局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着严密的社会组织,有着一定的制度规范,按照一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生活着的高度发达的母系氏族聚落群体,她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在一个女性氏族首领的带领下,过着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尊老爱幼,人人平等,产品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制生活。

遗址前区西南部:

半坡遗址是经过发掘后的村庄原貌,六千年前,半坡人在这里生活了千年之久。这是一座地面圆型房屋的遗迹,门朝南开,有一个门道,柱洞呈圆形排列,形状是扁长形,可知支撑房屋的木柱为扁长木板。这种房屋在建筑学上称穹芦状房屋,复原后外表形态类似北方的蒙古包。请大家继续往前走。

这是一座半坡半地穴式方型房屋的遗迹,门向南开,有一个斜坡状门道,门道两侧有两组对称的柱洞,是防雨门篷的支柱留下的遗迹,门道里侧有一道门坎,为防止雨水流入室内而设。房屋中心有一个灶坑,供房屋主人取暖照明和烧烤食物所用。居住面用泥抹得很平整,因为人们坐、卧、休息、活动全在这里。半坡早期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因为当时还不会筑墙,所以一半伸入地下以增加房屋空间。这类房屋的特点是从地面向下挖一个方形土坑,以坑壁作墙壁,从四壁将木椽斜伸向房中间悬壁交接,构成四面坡状的屋顶。屋内有2根立柱支撑顶部,木椽上以藤条、植物茎叶等缠绕作面层,外敷草泥土,复原以后,是一个带有防雨门篷的四面坡状的半地穴式方型房屋。防雨门篷的出现,使房屋初具后世“前堂后室”的建筑雏型。这是同类房屋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小孩瓮棺葬:

在这座房子后边,有一座埋葬小孩的瓮棺。半坡人时代,对成年人和小孩采用不同的埋葬方式,成人死后埋在村庄的共同墓地,小孩死后,一般采用瓮棺葬。可能大家会奇怪,为什么对小孩采用这种特殊方式?这是因为他们受另一种信念的支配,其一,因为当时氏族制度的制约,未成年小孩不能进入成人墓地;其二,是因为人类自然感情的影响,当时已产生了灵魂概念,他们认为小孩太小,不会走路,期望灵魂能常和亲人在一起,因此不能丢弃在外。另外,小孩死后母亲也不忍舍弃,于是埋在亲人身边,便于照料,体现了母爱的关怀。这座瓮棺发掘时,里面有一具2-3岁的小孩骨骼。

新发掘遗址区:

2002-2004年,为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扩建工程,半坡博物馆考古队对施工地点进行随工考古清理,获得了重要的考古发现,经多次修改施工方案,终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归入遗址保护大厅之内,供保护参观研究。

祭祀遗址: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曾用非常虔诚的方式祭祀地神和天神,他们曾把劳动的收获和成果以燃烧的方式献给天神,以埋于地下的方式敬献给地神、谷神。祭祀天地后来成为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古老的祭祀制度的主要内容。在这个祭祀坑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南侧有两组陶器呈圆形堆在一起,一组有49个,多为鸡蛋大小的陶罐;另一组为数量更多更小的陶器。从他们的堆放方式和器形来看,既不是实用的生活器皿,也不是存放或陪葬,在它们的南边约两米处,立着一个约80公分高,直径约20厘米经过加工的石柱,这显然也不是生产工具或其它实用器,以前在半坡或同类遗址中均未见过。祭祀坑所处的位置正好在村庄的中心区,是大房子旁的中心广场,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后我们初步认为,这里是半坡人礼拜天地的特殊地点——祭祀区,这种祭祀形式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还是首次发现,具有重大的考古学价值,为研究原始宗教活动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

二层台墓葬:

在居住区中心区发现墓葬极为少见,它似乎与当时的墓葬制度是相违背的。而这种二层台式的墓葬在仰韶文化遗址中也是首次发现。墓主人是谁?为什么给他的埋葬规格要远远高于一般人?为什么埋在这里?这是很难解开的谜!

1.灰坑葬:

这是一座灰坑遗迹,灰坑即原始人的垃圾坑。但在这个灰坑里却意外的发现了一具儿童尸骨,呈俯身状,双手似向后背着,这种形式在半坡首次发现,是惩罚?是祭祀?还是其它什么原因?这又是一个难解之谜!

2.遗址前区东段:

文化堆积层:这里是发掘遗址时留下的一段地层剖面,在考古学上称文化堆积层,其中包含了古人类长期生活留下的各类文化遗存。半坡的文化堆积层最厚处达两米,最浅处距地面仅50公分,分四层两期,早期为下两层,距今约6700多年;晚期为上两层,距今约5600多年。

3.分界小沟:

这条小沟正好穿过居住区中心,把村庄分成两部分,小沟宽和深各1.8米,沟内没有发现排水的痕迹,推测为半坡人的分界沟,相当于今天的界墙。反映了半坡村落当时可能由两个大的母系家族组成,也可能是一个胞族由两个女儿氏族组成,他们以沟为界,和睦共存。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地窖是遗址中最大的地窖,口径2米,底径2.7米,高1.8米,为圆形袋状窖穴,是半坡人集体储存粮食和采集来的其它食物的公共仓库。这个地窖底部和内壁涂有草泥土,并用火烧烤过,干燥平整,是储藏食物的理想场所。这种地窖在遗址中共发现200多个,均在房屋外面,可见当时尚处于集体共有制时期,没有私有财产,人们共同拥有一切财产,物品平均分配,过着原始共产制生活。

4.遗址中部:

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房屋遗迹相互叠压的情况:最下面的一圈柱洞是最早建立的房屋留下的痕迹;后来房屋倒塌了,若干年后,人们又在其上再次建造房屋;最上面一层是最晚期的半坡人在前两次房屋的废墟上建起来的。在史前遗址中,如果未经过扰动或人为破坏,地层序列是按古人类生活年代的早晚自下而上排列的,越早期越深,年代越晚地层越靠近地面,每一层都有不同时期的遗存物,传递出不同时期的文化信息,这就是文化堆积层,它主要的形成原因是生活垃圾的堆积和房屋建筑的相互叠压。从这三层房屋的重叠情况我们可知,从早期至晚期,半坡村落是延续不断发展的。

5.硬土圈柱洞:

硬土圈柱洞是对支撑房屋的木柱的一种加固方法。即先在地下挖一个比柱子直径大一倍的深而圆的大坑,在坑底部垫杂草硬土或碎陶片,加以夯实,上面再铺些陶片和石片,使柱子不易潮湿和腐朽,将柱子立在上面中间,有的在柱子下放一块大而平的卵石,以防下陷。然后在周围一层层地填土夯实,高出地面再堆一个约十几公分的草拌泥圈,烧烤使它坚硬,这样可以起到稳固柱子的目的。这种硬土圈柱洞可以称最早的柱础。

6.遗址后区南部:

这里三座房屋都属半坡晚期。方形半地穴式房屋有防雨门蓬,屋内西部有一个十几公分高的土台,用火烧烤过,光洁平整坚硬,可能是当时人睡觉的土炕;东部的居住面有灶坑,是日常活动场所。清理这座房屋时,发现有二十多根炭化的木椽由四周倒向中心,由此推测此房仍为四面坡状,且由于失火而倒塌了。

圆形房屋半地穴已很浅了,进门后有两道隔墙,墙后形成“隐奥空间”,中心有灶坑,旁有四根立柱支撑顶部,房内墙壁和地面均经火烧烤,用以防潮。墙体和屋顶已经分离,出现了屋檐。这种房屋格局已有了后来房屋“一明两暗”的原始雏形。

这座房屋出现于半坡晚期,是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房屋由十二根木柱构成基本框架,分为整齐的三排,每排四根,柱子深入地下1.3米,非常坚固,由两旁向中行搭设椽木,形成人字形两面坡式的屋顶。整个房屋呈一个非常规则的矩形,且已由地下走上地面,代表了当时房屋建筑的最高水平。这种建筑形式还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墙倒屋不塌”式的古典木构框架结构体系已趋形成,在中国建筑史上首开先河。

7.陶窑:

半坡遗址的陶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陶窑之一,那些精美的彩陶就出自这里。半坡人的制陶区共发现六座陶窑,其中横穴窑4座,竖穴窑2座。这是一座横穴窑,它由火膛、火道、窑箅、火眼和窑室几部分组成。横穴窑是半坡人早期使用的,晚期出现了竖穴窑,构造更先进一些。这种陶窑虽然较小、较简单,但它结构合理,制作巧妙,温度已可达800-1050℃左右,为后来的大型先进的陶瓷窑奠定了基础。

半坡遗址出土完整或能够复原的陶器近1000件,陶片50多万片,陶器的使用量非常大,可见制造陶器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繁重的生产活动。

8.大围沟:

观众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深沟是保护村庄的大围沟的一部分。大围沟围绕村庄一周,呈不规则圆形,长约300多米,宽6-8米,深5-7米,底径1-3米,内沿高出外沿1米多。它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水排水,二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和敌对氏族的骚扰。大围沟出土量约11000立方米,很难想像当时的半坡人用简单的石铲如何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它是半坡人有效的防御设施。

9.墓葬区:

在半坡村落居住区的北面,是半坡人的墓葬区,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有成人墓葬174座,墓葬排列整齐有序,很有规律,死者的头一律向西或西北,表现出了灵魂观念。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人死以后有灵魂,并且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西方就是鬼魂世界,死者头向西,便可以进入鬼魂世界。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对死者大多都有陪葬品,主要为日常生活用品,如打水的瓶子、炊煮的罐、盛物的盆、钵、碗等,数量一般为三四件,差别不大,看来死者生前地位相当,人人平等,死后也平等相待。

仰身直肢葬是对正常死亡的人的一种葬式,一般都有陪葬品。

合葬墓有两座,一座为两个男性,年龄约30-40岁,可能是俩兄弟;一座为四个女性合葬,年龄约15-25岁,可能是四姐妹。在半坡没有发现成年男女即夫妻合葬墓,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形态及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半坡人时期实行对偶婚,夫妻双方分属不同氏族,本氏族人禁止通婚,实行男到女家走婚,男子的生产、生活、死后埋葬等都是自己氏族的事,他与通婚的女子只有婚姻关系而无经济关系,因婚姻关系不稳定,所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缘关系按女方计算,财产也按母系继承。这是母系社会的一大特征。

二次葬是半坡氏族部落时代主要的葬俗之一。其葬法是人死后将尸体先停放或埋在一个地方,待其腐烂后,将骨骼堆积在一起进行第二次埋葬。当时的人们可能认为血肉是人世间的,肉体腐烂后骨骼进行正式埋葬,死者才能进入鬼魂世界。一些处于原始时代的民族,举行二次葬时往往还举行一定的仪式。

俯身葬死者面朝下爬伏状埋葬,商周后这种葬俗还有流行。屈肢葬发现较少,这种葬式一直延续到汉代以后。这两种葬式均为对非正常死亡者的特殊葬俗。

10.女孩墓:

这是一座埋在居住区的特殊墓葬,墓主人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它反常地按成人葬俗埋葬,且有木板作棺椁,随葬品有陶器、石球、石珠、耳坠、一钵粮食等共69件,远远超过成年人。对小女孩如此的厚葬反映了她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也是母系氏族妇女享有特权的一种体现。

11.瓮棺群:

这是一组埋葬小孩的瓮棺,共有九座,处在不同的地层。居住区共发现瓮棺葬79座,反映了儿童的死亡率较高。瓮棺的盖上或底部多有一个孔,为人们有意识的钻孔,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具体表现,他们认为小孩肉体虽死,但灵魂未灭,小孔是供灵魂出入的孔道。

遗址前区北部:

圈栏遗迹是饲养家畜的圈栏遗迹,遗址中共发现两座,为不规则长方形。半坡人饲养的五种家畜中,猪和狗的骨骼最多,猪主要供食用,发现猪的骨骼多为半岁至一岁左右的幼猪;狗主要因其机敏的特性,大多被驯养后看家护园,帮助主人狩猎。此外半坡人还驯养有牛、羊、鸡等动物。

双连灶是一座露天的大灶坑,它由两部分组成,西边是一个圆形,东边是椭圆形,中间有火道相通,两边深约1米,底部和侧壁都有很厚的红烧土层,说明曾被长期使用过。它显然不是属于某个家庭,而应是集体使用的,它除了保存火种的作用外,很可能是半坡人吃“大锅饭”的地方。还有可能是聚落举行庆祝活动或宗教祭祀活动的场所。

【遗址出土文物展】

虽然,岁月的风尘湮没了诸多人类走过的重要遗迹,但它不可能永远尘封,全部消失。1953年春,考古工作者在西安东郊浐河畔的半坡村的一次偶然发现,洞开了公元前4800—4300年间的一处关中地区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聚落遗址——半坡遗址。从此,半坡遗址上的人类印记重见天日。

半坡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半坡先民在这里生活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创造了斑斓多彩的史前文明,展现了半坡先民的聪明才智。1961年国务院确定该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半坡遗址,展示出土文物的文化魅力,1958年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开馆后,我国几代领导人以及很多国家的元首前来参观,给予高度评价。1997年,中宣部公布为“培育爱国之情,激发报国之志”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要深入了解生活在半坡遗址上的远古先民。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怎样生活?如何劳作?创造了哪些文明?制作了哪些物品?留下了多少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参观,那一件件、一串串的精美物品;那一点点、一片片的史前印迹;那一粒粒、一罐罐炭化了的粟壳等等,就会是您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漫步在人类童年的半坡遗址上,沐浴着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文明的曙光,带着敬仰,带着敬慕,带着敬佩,带着无垠的想象,您一定会走向文明的远方……

第一展厅

第一单元  青青河畔——半坡人与生态环境

距今约1 万年左右,中国广大地区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的大量涌现、陶器的制造以及农牧业的产生,是这个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识。半坡先民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在这片沃野平川上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史前文明。

半坡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至5000年,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遍及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现在我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陕西省最多,共计2040处,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的主要成就: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的主要成就,半坡遗址中没有发现铜器,治玉工艺也还没有兴起,代表其它成就的遗迹、遗物都有发现。

第一组  半坡人:

观众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半坡人长的是什么样子?他们有多高?

这就是根据出土的头骨复原出来的半坡人。

他们从体质人类学分析,半坡人属于蒙古人种,在形象、身高、智力等方面,都与现代人没有大的差别。由于当时的生存条件相对恶劣,半坡人的寿命大都仅在三四十岁之间。

第二组  生态环境:

半坡村落依山傍水,土壤肥沃,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半坡人利用这种天时地利,占得了文明发展的先机。

通过孢粉分析我们知道,六千多年前这里就生长着铁杉、松树、云杉、竹、栎树、柳树、胡桃、榆树、栗等,这些植物多喜爱温和湿润的气候。动物标本有竹鼠、獐、斑鹿、鸡、鱼等。通过这些动植物标本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半坡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应属亚热带气候。

半坡聚落选址特征:

古代文明发源地大多选在河流两岸,这些地方土壤肥沃,适宜耕种,距水源近,生活便利,地势较高,又无水灾之害,半坡人也不例外。

半坡遗址平面布局图:

半坡遗址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半坡聚落由一条大壕沟分为三部分,壕沟内是居住区,壕沟东边为陶窑区,北边是墓葬区。在已发掘的遗址范围内,共发现防御设施2套、房屋基址40多座、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祭祀遗迹1组、各类墓葬25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上万件。2002年,在居住区的中心地带发现了重要的祭祀遗迹。

第二单元  生命之诗——半坡人的劳动生产

渭河平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开垦区之一,6000多年前,半坡人就在这里种植“粟”这种农作物。由于农业经济尚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所以半坡人仍要从事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这一时期,家庭饲养业也开始出现。

第一组 工具制作

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生产工具占了很大比重。半坡人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巧妙而娴熟地利用石、骨、木、竹等各种天然材料制作工具。这些简单的材料被制作出器物,打磨出刃口,刮削出尖峰,刻制出倒钩,安装上把柄,成为人们生产的利器与生活的用具。

(一)石类工具:

石器从“打制”演进为“磨制”,是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划分的重要标志。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磨制细腻,锋刃锐利,种类繁多,功能齐备,体现出专门化与多样化的特点。其中,精心磨制的石斧、石锛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工具。

石器加工:

首先是石料的切割。石料的切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竹、木片加沙切割法,就是用竹子、木条加沙锯磨,切开石料;另一种是砂石片切割法,就是用砂石片反复切磨,切开石料。这件锯痕石片就是半坡人切割石料的实证。

接下来是石器的磨砺。半坡人将切割好的石料放在砥磨器上,磨成需要的形状。我们看到的石凿、石箭头就是半坡人精心磨制而成的。

最后是石器的穿孔。现将石器的穿孔方法归为:1.锥琢穿孔法:用尖锐的工具反复冲击石料,直至琢穿石料;2.管钻穿孔法:用木头、竹子、骨管,加沙,旋转钻穿石料;3.锥钻钻孔法:用石钻从一面或两面钻透石料;4.琢钻并施钻孔法:用尖锐工具反复冲击石料,形成一个凹坑,然后用骨管筒钻孔法或锥钻钻孔法钻透石料。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几件石斧、石纺轮,上面都有一个制作规则的小孔。在遥远的六千年前,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帮助下,半坡人却掌握了娴熟的穿孔方法,其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手法,令我们现代人无比惊叹!

骨角类工具:

因为动物的骨、角、牙、壳等质地坚硬,而且易于保存,原始先民往往把动物骨骼作成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半坡遗址出土了许多骨质工具,有骨刀、骨锥、骨鱼叉、骨鱼钩等,还有用兽角制成的角锥和蚌壳制成的蚌刀等。

骨针的出现是原始人类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从最需要的生计出发,发明的一种用于御寒防晒,缀合或缝制衣服的工具。

骨针这种生活工具具体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还得从人类生活的最基本需要来讲,衣、食、住、行属最基本的人类生活需要。衣服的出现,最初主要是为了御寒和防晒,人类最早做衣服的原料无非是一些树皮、树叶和兽皮之类,这些原材料如何能缀合在一起,成为遮体的衣服呢?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还比较落后,那时原始人类的主要劳动工具就是石器,石器无法缀合衣服。在生产生活的长期实践中,原始人类发现用来充饥的动物的有些骨头比较尖锐,可用于缀合衣服。于是,骨锥便成为骨针的前身。然而,骨锥只可起穿针作用,而不具备引线功能。所以,原始人类经过不知多少年、多少次的摸索,骨针便应运而生了。

1930年,在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就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枚骨针。针身长达82毫米,最粗部分的直径为3.1至3.3毫米,针身相当圆滑,针尖比较尖锐,针孔(残)直径约1毫米。这说明当时已有了缝制衣服的技术。使用骨针缝制兽皮,做成御寒防晒的衣服,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并不鲜见,不仅东亚如此,欧洲亦然。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骨针得到了普遍使用,而且还发明了纺织的纺轮。随着布类织物的出现,衣服的缝制逐渐精细,且样式多种多样。在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竟多达281枚,针身长短不一,最长的超过160毫米,最细的直径不到2毫米,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光滑圆润,制作精巧,针孔约0.5毫米,能缝制出质地较为粗糙的衣服。然而,骨针毕竟较粗,刚度与韧性也都较差,缝制出的针脚也较大。但这不影响,也无可质疑半坡人当时已穿上质地粗糙的衣服,并非赤身裸体。

骨针的出现和发明,开启了人类美化自己,美化生活的新开端,吹响了向蒙昧洪荒开战的进军号,打响了纺织革命的第一枪,拉开了纺织革命前夜的序幕。它的显身,给人类走向文明的时代注射了一支强心剂,使人类有条件谱写出无数可歌可泣的纺织文明的交响乐章。它的精灵,针针见血的叙述着几千年人们不易走来的心路历程。展开翱翔的翅膀,照耀文明的光芒。

陶类工具:

半坡人还利用陶片来制作工具,有陶刀、刮削器和陶锉等。陶刀可以用绳子绑在手上,折断谷穗。刮削器是常用的生活工具。陶锉是用来打磨兽皮的特殊工具。

幻影成像与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就是经打制成形和琢磨加工而成的石器。多以质地较软、便于研磨的火成岩、沉淀岩和变质岩为原料。类型有斧、锛、凿、铲、锄、镰、刀、镞、矛等。磨制石器工具的制作过程大致分为选料、打制、钻孔、磨制、装柄、捆绑等几个阶段。为了便于装柄,常常加工成带肩、有段和穿孔等形式。用途一般是木作、农耕或渔猎。磨制石器工具的出现,减轻了原始人类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劳动工具史上的一次划时代性的革命。

踩鱼:观众朋友我们来看这一尾尾活灵活现的小鱼,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轻轻踩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呢?

第二组 农耕:

这里我们看到的两个小陶罐是半坡人用来保存种子的,一个里面装的菜籽,一个里面装着粮食种子,经鉴定后得知,粮食为粟,去壳后叫小米,它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久藏不坏,便于保存,是一种理想的农作物,也是北方最早出现的农作物,现在仍是北方居民主要的食粮之一。菜籽是白菜或芥菜类的种子,证明半坡人在种粮食之外还种植蔬菜。

锄是掘土挖坑的工具。铲扁薄而宽,刃口锋利,是翻土、松土及点种的主要工具。半坡人尚处于锄耕农业时期。当时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一步是砍倒烧光,即在一片荒地上用石斧和砍砸器,把树木和杂草砍倒,待其干枯后放火烧掉,同时将草木灰翻入地下,然后用石铲、石锄翻地,疏松土壤,再用尖木棒等挖出一个个小坑,把种子撒播下去,叫点穴下种。庄稼成熟后,用石刀或陶刀收割谷穗,后来出现了石镰,收割谷子更加方便,也提高了劳动效率。

农作物的种植是农业产生的主要标志,半坡遗址出土了很多粟壳,这是当时已有粮食生产的实证;而大量出土文物也从另一角度证明半坡时代,人们已经发明了从伐木、除草、平整土地,到松土、点种及收获的整套农业工具。

就是在这座窖穴遗迹中发现了厚达18厘米炭化的谷子朽壳。

第三组 渔猎

狩猎是人类获取食物的古老的方法,也是半坡人补充农产品不足的重要生产活动。这种危险性强、体力付出大的艰巨任务往往落在男子身上。他们身背弓箭、手持长矛、腰系石飞索,成群结伴,穿梭于草木旺盛的丛林和水草茂密的沼泽间,齐心协力地追捕猎物。

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狩猎工具。矛,既可刺击,亦可投掷,是狩猎的利器。

弓箭发明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此时,仍是半坡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它用树枝做弓,兽筋做弦,用石头或兽骨磨成锋利的箭头,在当时可以说是威力无比。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精辟地指出:“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器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石球可用于投掷砸击猎物,某些情况下也配合绳套使用。石飞索也叫飞球索,以兽筋、绳索或藤条两端系球组成,使用时手执一端举过头顶用力旋转,对准野兽掷出,由于离心力和惯性作用,飞球索在空中继续旋转,遇到障碍物后则自然缠绕,由此捕到逃跑的野兽。

半坡人选择在浐河岸边定居生活,浐河为人们的吃水和捕鱼生产提供了绝佳场所。捕鱼工具中石网坠最多,也有少量鱼钩和鱼叉。尽管没发现鱼网实物,但我们还是有理由认为鱼网捕鱼是最主要的方法,叉鱼和钓鱼为辅。骨鱼叉薄口利刃,两侧倒刺如同张开的一对翅膀,既实用又美观。值得注意的是,这枚鱼钩制作得非常精巧,它用骨头角料磨制而成,上面带一个倒刺,这样钓上鱼很难逃脱。它看似简单,却是一个极富才智的创造,从此以后几千年鱼钩的形状再未改变过,虽然它是骨制的,但大小、形状、作用以至精美程度完全可与今天的钢制鱼钩相媲美!

第四组 饲养与采集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类逐渐认识到一些野生动物可以驯化和饲养,半坡人是最早饲养家畜的先民之一。半坡发现的类似现在家畜的动物骨骼有猪、狗的,这也是最原始的家畜。半坡人通过饲养家畜,获得乳汁、肉食和皮毛,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需要。

采集活动仍是半坡人生活所需的一部分。老人和儿童从事采集生产,他们组织起来到森林草原上去采集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到河边沼泽地带去拣拾螺蛳、河蚌、鸟卵等来弥补食物的不足。这些榛子、栗子、松子和朴树子以及螺蛳壳、蚌壳,都是遗址中出土的。

第三单元 半坡人的日常生活

在远古时代,农业的出现是破天荒的大事,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而且要求人们在一块或几块固定的土地上进行耕种,这样人们必须得定居下来,从而结束了数百万年以来游荡不定的生活,人们从此开始建筑房屋,营造村落,制造陶器等。

第一组 居所

半坡遗址已发现房屋遗迹46座,分为圆形与方形两种。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大都为半地穴式,也有少量的地面建筑。房屋修建时,一般先选址、筑地基,设立木柱,然后架屋顶,涂抹草拌泥,最后烘烤地面进行干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木骨泥墙式的房屋。观众朋友,您现在看到的这两座房屋模型就是根据遗迹进行科学复原而成的。

围绕半坡人的居住区有一条壕沟,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具体内容我们到遗址上再讲。

第二组 饮食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了解了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以后,我们再来看看半坡人吃什么?怎么吃?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半坡人种植的主要作物是粟,他们用磨棒在磨盘上反复碾磨粟米,使粟去壳或磨碎、磨细,便于后面的加工。这件磨盘有明显的使用痕迹。磨盘、磨棒也是后来农村碾和磨的前身。

澄滤器接近底部的四周有数个小圆孔,是用于过滤捣碎的汁液,还是一种酿酒的器具?耐人寻味。

半坡人使用的饮食用具有盆、碗、钵、罐、盘、杯、壶等,器型多与现在我们使用的用具相似。

甑是古代的一种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放在罐类陶器上蒸食物。陶甑就是用陶器做成的甑。在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8件残陶甑。陶甑是半坡人用来加工食物的炊具,它的底部有方形或圆形的若干规则小孔,孔眼的作用如同当今的笼箅。陶甑与陶盖、陶罐配套使用,形成三连套,缺一不可。在加工食物时,将陶甑配装在盛有水的陶罐上,盖上陶盖,然后在陶罐底部烧火加热,当水沸腾时,蒸汽便通过小孔进入陶甑,使陶甑中的食物变熟。

甑的发明是远古先民聪明智慧的杰作,虽然远古先民当时不知蒸汽的原理,但他们无意识地却使用了蒸汽的原理蒸饭,它使生食变成了熟食,使流食变成了干饭,不仅改善了饮食结构,而且还增强了体质,这是饮食结构上的一次革命性的质的飞跃。

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也是半坡人最常用的一种水器。这种瓶的造型美观,而且使用极为方便。关于它的奇特之处后面还会为大家做详细讲解。

第三组 编织

半坡人是否穿上了衣服?穿着什么衣服?从出土文物推测,半坡人除了用兽皮制作衣服外,已经开始织布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陶纺轮、石纺轮、骨梭、骨针都是遗址中出土的纺织工具,这个陶钵底部的布纹则是半坡人织的麻布印上去的。当时的人们可能割取了大麻、萱麻或葛麻的纤维,用纺轮捻成线或细绳,把线理成很多条经线,然后用骨梭把纬线织上去,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大约各有10根。尽管今天看来这样的布还很粗糙,但在当时人们如获至宝,他们用骨针和线把布片缝在一起,穿在身上,就是最原始的衣服。骨针长短粗细不一,大多数都有针孔,与现代钢针形制基本相同。

能够织布,编席子、编篮筐自然不在话下。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席纹陶片,席纹总共有十一种,其中人字形最多,也一直沿习至今。布纹陶碗和席纹陶钵底部的织物印迹,就是陶器放在纺织物或编织物上晾晒时留下的。

这组塑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编织的场景。这名男子手持骨梭,用捻好的麻线织布,而他身旁的女子,手指灵活地闪动着,薄而长的竹篾片欢快地跳动,您看她脚下就是已经编织过半的竹席。真挚的眼神,淡淡的笑容,点点滴滴中都透露出半坡人的勤劳与纯朴。他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史前文明!

观众朋友们,在这里您只需轻轻挥动手臂,就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虚拟翻书,再次体会半坡人创造的辉煌成就!

下面,请大家随我进入半景画展厅。

第二展厅

第四单元 心灵神韵——半坡人的审美意识

爱美之心,不仅人皆有之,而且自古皆有。装饰品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已经懂得用石珠、海蚶壳、兽牙、鱼骨装饰自己。装饰的目的除供人观赏、愉悦自己外,有的也是为了吸引异性或炫耀自己所取得的胜利。

第一组  装饰品与工艺品

半坡人佩戴装饰品以美化自己,她们崇尚美,热爱美,追求美,把对美的理解发挥得淋漓尽致。半坡遗址出土的装饰品有发笄、环饰、珠饰、坠饰、管状饰、石佩饰等共1900多件,几乎全身各个部位都有装饰品。装饰品的材料也相当广泛,有陶质、玉质和石质的,也有用贝壳和动物的骨、角制成的。这些装饰品制作精美,工艺考究,富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一)装饰品

发笄是用来束发的,相当于后世的簪子。也是随身携带,用于钻、刺的多用途工具。从彩陶纹饰看,那时已有束发的习惯,人们不再披头散发,插上发笄,不仅便于劳作,而且起到极好的装饰作用。发笄发现的数量很多,无论是骨质、石质或陶质的发笄,均光滑细腻、润泽美观。

蚌壳饰品在半坡遗址中共发现15件。蚌肉食用后,蚌壳被穿孔,串成饰品。形状规则,光滑洁白,薄厚均匀,是悬挂在身上的一种装饰品。

装饰品中值得一提的是兽牙。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几乎全为猛兽的犬牙。这些动物异常凶猛,一旦捕获到它,既为人除害,又为人们带来肉食与皮毛。狩猎中立了大功的人,被授以动物的犬齿以示褒奖,挂在胸前如同耀眼的勋章,受到全村人的尊敬与爱戴。

陶环造型多变,数量最多,大的陶环戴在上臂和手腕上,小的陶环可以作为耳饰、颈饰、胸饰。环饰外缘大多是平光的,也有装饰着各种花纹,如螺旋状和钮丝状花纹富有旋转律动变化的节奏感;雕刻成阴阳线条的花纹凹凸有致,新颖大方;齿轮状陶环造型别致、制作精美,是环饰中的精品。

珠饰以骨珠居多,还有陶珠、石珠,一般几十颗甚至上百颗串在一起,挂在颈上当项链或围在腰间作装饰。骨珠表面光滑,制作考究,从锯材、钻孔、切片、磨光,每一道工序都极不容易。半坡遗址小女孩墓出土的63颗石珠,制作精致,分布在小女孩的腰间及手腕上。姜寨遗址少女厚葬墓中,在少女胸、腰部随葬骨珠8577颗。可见,在遥远的6000年前,“珠玑盛装”的少女并不少见。

我们眼前这位健美而淳朴的半坡姑娘,身穿华丽的兽皮衣服,款式简洁。她头顶的发束上插着发笄,耳朵上戴着玉耳坠,脖子上还戴有整串的骨珠项链,胸前佩挂着用兽牙、蚌壳、坠子串起的五颜六色的串饰,上臂和手腕上戴着陶环和镯子,腰间系着珠链腰带。这些造型别致、绚丽夺目的装饰品更加衬托出这位半坡姑娘的靓丽动人。观众朋友,大家可以和这位可爱的半坡姑娘合影留念。

(二)雕塑品

半坡人不仅会制作造型别致的装饰品,还制作出造型优美,神态逼真的雕塑品。这些艺术性极强的雕塑作品,不论从其技法、章法以及观察描摹对象的方式,都有着相当高的造诣。器物多以陶器的盖、钮、把手的立体雕塑形式出现。半坡遗址发现的陶塑艺术品有鸟形雕塑、兽形雕塑、人头形雕塑。雕塑品虽然数量不多,但种类既涉及所接触的自然界中的飞禽和走兽,还有表现人类自身的人头像,其简洁明快,生动传神,古朴大方的特点不能不被后世所赞叹。

人头形陶塑用泥块捏塑而成,细泥灰黑陶,扁头方脸,大耳高鼻,眼睛深凹,耳根上还有耳孔,口、鼻、耳均用泥片附加贴和制成。由头至颈部贯穿一个孔,专家推测可能是插在器物上的装饰或小孩的玩具。

鸟形雕塑在半坡遗址共发现5件,这3件为鸟首状,轮廓清晰,头颈俱全,眼睛用剔刺纹表示,周身饰满锥刺纹,活灵活现;还有两件仅留鸟类的尾部,作翘尾状。

兽形雕塑为细泥灰陶,头似兽类,尾似鸟类,作正视伫立状,耳眼均用锥刺手法表现,口部则划一道浅横线表示,面孔似狗又似羊。

史前雕塑艺术品有的简单纯朴,有的天真稚拙,有的生动传神,有的极度夸张,在实用与审美结合的同时,往往还被注入了人们的祈求和愿望。

半坡遗址出有两枚橄榄形陶埙,一枚在埙顶端开有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吹孔,下端有一个直径0.3厘米的音孔;另一枚仅有一个吹孔,而无音孔。史前乐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陶埙由半坡的一音孔陶埙、姜寨的二音孔陶埙,发展到距今5000年大墩子遗址的鸭形6音孔陶埙,李家沟出土的造型别致、彩绘精美的陶摇响器,足见史前人们对乐器的喜爱与重视。半坡、姜寨等地的陶埙、贾湖的骨笛都能吹出旋律优美的乐音,而且构成四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这足以说明我国早在几千年前已经步入文明的门槛,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史前时期已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

陶葫芦瓶形如葫芦,平底,粗细陶制作的均有,器形大小不一,红色或土黄色。葫芦瓶在半坡遗址出土有3件,为墓葬中随葬品。

指甲纹陶罐质地较粗,橙黄色,表面以指甲纹作为纹饰,像是信手而作,却富有规律,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陶坯成型后,表面经醮水抹平,修整光滑,显得莹润光泽。为了使陶器更为美观耐用,人们对成型的器物加以装饰和修整。还有陶器表面饰有弦纹、几何纹、锥刺纹、戳印点状纹、指甲纹等。

锥刺纹陶罐,排列有续,简洁美观。(那件文物?)

第二组  彩陶

步入半坡人的彩陶世界,您一定会被那色彩雅致、造型优美的彩陶器所吸引。彩陶图案中游动的鱼、奔跑的鹿、伫立的鸟、潜浮的蛙、盛开的花、神秘的人面鱼纹……个个构图巧妙、笔触流畅,生动精美,令人百看不厌。

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制造工艺的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人类对于艺术的无比热情,并不断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装饰艺术上追求完美。早期的彩陶纹饰内容,离不开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人们将大自然中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风雷雨电、日月山河等都作为描摹的对象,这显然来源于人们对于生活的认识,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无数次感知与体验的结果。

半坡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图案,多数为黑彩,还有少数为红彩,半坡人根据需要选用赤铁矿、赭石作为绘画颜料。在遗址中出土有石砚及磨棒,是当时绘画用的工具,半坡人将颜料加水研磨,然后绘彩,经窑烧后,其图案可以经久保存而不易褪色。

这片蚌壳上留下了明显的颜料痕迹,可能是六千年多前某位画工的调色盘。

鹿纹彩陶盆卷唇、圜底、浅腹,宽口沿上饰以黑彩,四组斜线纹和四个箭头形纹饰相互间隔,两两对称,均匀地将圆周八等分,显得富于变化又整齐一律。盆内的四只小鹿又各具情趣,有的头部高抬、凝神倾听、四腿直立,如临大敌;有的全身放松,腹部下垂,像在悠闲漫步……简洁疏朗、柔婉流畅的线条,准确而形象地概括了鹿的神态个性。这正是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的生动体现,生动地反映出六千年前这位画家瞬间的艺术感受。

波折纹壶器型小巧,环绕陶器外壁的各种曲折条带纹图案,技法看似简单,却使人产生无限遐想,它既像水面泛起的层层涟漪,又像人们对远处山峦起伏的联想。假如俯视细颈壶上的图案,一朵盛开的莲花便呈现在我们面前,陶壶口沿绘有九条呈辐射状的条纹,恰好位于花的中央。构思如此精巧,图案如此美妙,使我们不得不被远古先民非凡的创造才能所折服!

网纹彩陶盆(那件文物?)中布满了网纹,大网恢恢,疏而不漏,捕鱼生产,丰收在即。在半坡遗址虽然没有发现渔网实物,但彩陶器的网纹和遗址中出土的石网坠正是半坡人用渔网捕鱼最好的佐证。

斜线三角纹陶钵(那件文物?)器形精巧,半坡人在陶钵外口沿饰以均匀对称的彩陶图案。大三角形正、倒交错相置,中间以六条斜置的平行直线相隔,清新明快,节奏鲜明,大三角形中留有倒置的空心三角形,虚实相间,意趣盎然。这可能就不仅仅是追求彩绘的纹饰美,还包含着对数与形的复杂观念和潜在意识。

这组陶器上的彩绘图案布局合理匀称,线条流畅规整,技法纯熟精湛,体现出画工的高超技艺。人们在长期绘制陶器图案花纹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够娴熟地运用一些美学中的对称、对比、反复、共用,关联、配合等表现手法,将常见的平行线、弧线、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圆点等图案进行多种变化组合,使得彩绘图案造型规整,结构缜密,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从这些残破的彩陶片上,我们依然能窥见到原始绘画艺术的魅力。丰富多变的绘画表达了人们的希望、祈求、寄托和喜好。这些残缺的艺术品,让我们对它肃然起敬。

陶窑发明后,人们能够熟练地掌握烧陶的火候,制造出质地细腻、表面光滑的细泥陶,彩绘陶器逐渐丰富起来。这座陶窑由火塘和窑室两部分构成,难以想象的是精美的彩陶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窑中烧制的。

第三组  人面鱼纹

神奇而诡秘的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最典型和精美的装饰纹样,正是半坡人精神生活的抽象反映。

人面鱼纹盆是半坡彩陶中的珍宝。这件彩陶作品令无数人在它面前驻足侧目,痴迷陶醉,思绪驰骋,魂牵梦萦。整个图案将人面与鱼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圆圆的脸上有一对笑眯眯的眼睛,鼻子像倒写的英文字母“T”,嘴巴大张着,像在哈哈大笑,嘴的两边、双耳和高耸的发髻分别用鱼纹装饰。大胆夸张、构思新奇,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显得神秘莫测,令人浮想联翩。

鱼纹彩陶盆器形规整、折肩、圜底、口沿有一圈黑彩带,上腹外侧有三条顺时针循环游动的鱼,好像在追逐嬉戏,情趣盎然。鱼张口露齿,睁大眼睛,鼻尖翘起,形象逼真。这些早期的鱼纹选择了表现力极强的正侧面角度,经过选形、选视点、选角度的艺术处理,依靠写实的手法描绘出鱼的头(包括嘴巴、眼睛、牙齿)、腮、身、鳍、尾各个部分,简约而整体地描绘出鱼的形象,在单纯质朴中流露出天真、稚拙的情趣,表现一种和谐而独特的美。

半坡人将鱼作为绘画对象,他们将写实的鱼与抽象的鱼活灵活现地描绘在他们所使用的陶器上面,表达了人们对鱼的厚爱与渴望。人们不仅熟悉鱼、喜爱鱼,也崇拜鱼、信奉鱼。鱼多子多产,正符合原始人企盼人丁兴旺,繁衍不息的朴素愿望。鱼自古就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与鱼相关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鲤鱼跃龙门”、“富贵有余(鱼)”、“年年有余(鱼)”、“鱼生贵子”等等,这些有关鱼的种种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从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鱼纹,二里头文化的石刻鱼纹,西周青铜器上的鱼纹族徽、鱼尊、鱼洗、鱼纹铜镜、鱼纹瓦当、鱼瓶等,到后世的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器物上鱼纹一直是经典图案,被精雕细绘,奉为至宝。

半坡人对于艺术的理解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摹仿,他们成功地运用再现和表现的手法,把创作者对鱼的理解和情感的抒发不断提炼和升华。

几何鱼纹陶盆,图案简练抽象,完全达到了写意的境地。史前艺术家抓住了鱼的形体特征,用不同色彩的三角形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便有了尾部相连而头部相对的并列的复合鱼,鱼身也由几何图形拼凑而成,抽象概括地表现了鱼的形象。尤其是在两个相对的三角形中间各画上一个圆点,这鱼头上的点睛之笔,可谓是精妙绝伦,使这一图案化的鱼达到了神似的境地。

彩陶艺术中鱼纹的演变,体现了艺术由再现到表现的飞跃,是史前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艺术概括能力日臻成熟的标志,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绘画艺术传统中追求意境格调的基础。

第六单元  隐秘玄机——半坡人的远古之谜

半坡遗址从1953年发现至今虽然已经过去了50多年,但对于半坡文化以及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研究仅仅是刚刚开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破译。

第一组  刻划符号之谜

这是半坡人留给现代人又一个难解之谜。在半坡钵类器外口缘的黑带纹上,发现了22种刻划符号,共113个标本,多数笔画简单,但有少数笔画较规整。它究竟是什么?是不是文字?学者们对此看法不一。近些年随着考古新发现的研究,尤其是关中地区十多处史前遗址的发掘,又发现了同类符号,目前标本已达数百件,种类已达五十多种,多数学者认为,刻划符号是半坡人用来记事或记数的符号,是甲骨文的前身,处于中国文字的萌芽阶段。

第二组  人面鱼纹之谜

关于人面鱼纹的含义,国内外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解释林林总总。目前已有二十多种说法,“图腾说”最为常见,半坡人可能将鱼奉为自己的图腾祖先,人面鱼纹就作为氏族图腾崇拜的徽号或标志,显然代表一定的图腾含义;有人认为人面鱼纹是新石器时代人们喜欢“黥面纹身”习俗的反映,或是一幅“原始的婴儿出生图”,祈求子孙后代像鱼一样繁衍不息;也有人认为这是“太阳神崇拜”或是“月亮神崇拜”;还有的认为人面鱼纹是巫师作法时戴的面具,可能与某种神话或巫术仪式有关。面具具有魔法,巫师戴上面具就能起到沟通人间和神灵的作用。通过头戴面具的巫师强大的巫术法力,族人的愿望和祈求即可上达,得到被信奉者的庇佑。人们也希望捕鱼顺利,期盼得到更多的鱼,戴面具的巫师施法术以求鱼赎罪。此外,鱼多子多产,繁殖力极强,当人类支配自然能力受到限制时,就把氏族兴旺看作是极其重要的事,人们敬重鱼、崇拜鱼。人鱼合一,反映了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观念,人们对具有生殖能力而感到无比骄傲,艺术地再现了先民们对生命之源的渴望,似乎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延续的精神追求,希望子子孙孙能像鱼那样繁衍。这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让我们在耳目一新的同时,能进一步感受到其神秘魅力。

第三组  尖底瓶之谜

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也是半坡人最常用的一种水器。它小口、短颈、鼓腹、尖底,腹中部有一对半环状耳穿,可以系上绳子,用手提着去打水。这种瓶的造型奇特而优美,在自然界中难以见到。它不仅美观,而且使用极为方便:当它汲水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瓶的重心上移,瓶身向水面自动倾倒;水灌到一定程度时,瓶的重心下移,恢复原位,瓶身扶正,提出水面,水不倾洒。经专家研究,这种自动汲水的现象,恰是物理学中重心原理和倾定中心法则的最早运用形式。

能够自动汲水且提起不倒的尖底瓶只占极少数,为什么要如此造型,有何象征意义,装满水后如何放置,至今仍是难解之谜。

【半景画】

半景画解说词
人类的出现,特别是人类文明的出现,是宇宙间的一大奇迹。六千多年前,在人们今天叫做半坡的这个地方,居住着一支远古先民,考古学家把他称为半坡人。半坡人在半坡这片土壤膏腴,草木繁茂,鸟兽翔集,气候温润,濒临浐河,便利生活的地方,以母系氏族为纽带繁衍、生息,创造了还另今人叹为观止的史前文明。人面鱼纹造型的绘画艺术就是史前文明的代表之作,今天的人们仍然无法定论它的确切含义,奇迹就这样发生了。我们为有这样创造奇迹的半坡先民而骄傲、自豪。

生活在那个遥远年代的半坡人,他们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生活,氏族成员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男女老幼之别,男性以狩猎、捕鱼、制陶、建筑房屋为主,女性以采摘、纺织、农桑维持氏族成员生计。氏族内部每遇重大问题,在女首领的主持下,全体氏族成员聚集在村落中央的那座大房子广场前,平等地讨论问题,决定由女酋长定夺,这就是母系氏族社会里的法则。

处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里的半坡远古先民,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不管风吹日晒,电闪雷鸣,疾病与灾害、胜似闲庭信步。他们用自己聪明智慧的头脑和灵巧勤劳的双手,构建了五彩缤纷的活动舞台,浓墨重彩地上演了一幕幕鲜活的史前文明剧。我们赞美半坡人,歌颂文明,编织幸福,放飞梦想,创造未来。


上一篇:青海省博物馆

下一篇:河南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更多关于 西安半坡博物馆 的信息